首页 / 旅游资讯 / 正文

西藏景点介绍

发布时间:2025-10-28 浏览量:1 次 作者:admin

西藏,这片神秘而美丽的土地,被誉为“世界屋脊”,拥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文化底蕴。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壮丽的雪山、湛蓝的湖泊、神秘的寺庙和热情的藏族人民。下面,就让我带你一起走进西藏,感受这片高原的绝美风光。

一、拉萨:西藏的心脏

拉萨,作为西藏的首府,是游客们必到之地。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宗教氛围和独特的藏族文化。

* 布达拉宫:作为西藏最著名的景点,布达拉宫是一座雄伟的宫殿,是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登上布达拉宫,可以俯瞰整个拉萨市区,感受这座城市的韵味。

* 大昭寺:位于布达拉宫西南侧,是西藏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寺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吸引了无数信徒前来朝拜。

* 八廓街:八廓街是拉萨最繁华的商业街,街道两旁布满了各种商铺,售卖着藏族特色的手工艺品、服饰和美食。

二、纳木错:天湖之畔的宁静

纳木错,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是青藏高原最大的湖泊,被誉为“天湖”。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 纳木错湖面:湖水清澈见底,湖岸线蜿蜒曲折,湖畔的草原上散落着成群的牛羊,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 圣象天门:位于纳木错西北侧,是一座天然形成的石门,传说这里是通往天堂的入口。

三、珠穆朗玛峰:地球之巅的挑战

珠穆朗玛峰,又称珠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攀登珠峰,是许多登山爱好者的梦想。

* 珠峰大本营:位于珠峰脚下,是攀登珠峰的起点。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珠峰的雄伟壮观,同时也能体验到高原的寒冷与缺氧。

* 珠峰观景台:位于珠峰大本营附近,可以近距离观赏珠峰的雄姿。

四、林芝:西藏的江南

林芝,位于西藏东南部,被誉为“西藏的江南”。这里气候宜人,风景秀丽,是西藏著名的旅游胜地。

* 巴松措:位于林芝市巴宜区,是西藏最大的淡水湖。湖水清澈,湖畔的森林郁郁葱葱,风景如画。

* 鲁朗林海:位于林芝市墨脱县,是一片原始森林,被誉为“西藏的香格里拉”。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壮丽的雪山、瀑布和原始森林。

五、日喀则:西藏的历史

日喀则,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是西藏的历史文化名城。

* 扎什伦布寺:位于日喀则市区,是西藏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寺内供奉着历代班禅喇嘛的灵塔,吸引了无数信徒前来朝拜。

* 江孜古堡:位于日喀则市江孜县,是一座古老的城堡,见证了西藏的历史变迁。

六、旅游小贴士

* 高原反应:西藏地处高原,海拔较高,游客可能会出现高原反应。建议提前做好高原适应性训练,并携带一些高原反应药物。

* 防晒:西藏阳光强烈,紫外线辐射较强,建议游客做好防晒措施。

* 尊重当地风俗习惯:西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要尊重当地风俗习惯,遵守景区规定。

总结

西藏,这片神秘而美丽的土地,等待着你的探索。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宗教的神秘和人文的厚重。快来西藏,开启一段难忘的旅程吧!

西藏主要景点有哪些西藏有哪些必去的景点

说起西藏,除了蓝蓝的天和白云之外,还会让人想到藏族人民的淳朴,以及西藏之行的必去之地—布达拉宫、大昭寺,那里是藏族人民奉为圣地的地方。

布达拉宫坐落在拉萨市中心海拔3700米的红山上,“布达拉”实际为梵语“普陀”的音译,指观世音菩萨所居之岛。

在导游的提示下,我们仔细看了边玛墙才发现,原来我们认为只是起装饰作用的赭红色墙沿,并非只是涂成了赭红色,墙体材料是如筷子一般粗细的当地特殊的灌木——边玛草,经过特殊处理捆扎垒砌而成,还能起到减轻墙体顶部重量的作用。

布达拉宫外观看是13层,在佛教中13被认为是吉祥的数字。佛教传入中国分化为密宗、禅宗等13个宗派,佛塔也是13层,13在佛教中代表功德圆满,正好与西方基督教文化观念相反,是不是有点意思?

下边4层是由岩石向上砌筑起支撑作用的地垅墙,实际只有9层。整体建筑为木石结构,外墙呈现红、白、黄、黑四种颜色,红色象征权威,白色象征和平,黑色象征庄严,黄色象征繁荣。

白色的主体建筑称为白宫,红色的称为红宫。白宫是历代达赖喇嘛居住和从事政治活动的地方,红宫在布达拉宫最高最中央的位置,是历代达赖的灵塔殿和各类佛堂。

每年雨季过后,藏历9月22日“神降节”之前,僧侣和群众就会把布达拉宫的外墙粉刷一新,所以布达拉宫外观看上去一点没有历经四百多年的历史沧桑感,而是十分的簇新整齐,雅洁庄重。

而走进,厚重的沧桑感扑面而来,原木的两人多高的大厚门,留下了过客经年累月把扶的印记:门上这块明显明亮干净许多,门框这段已经磨没了方体的棱角变得圆润。除了手的抚摸,我想不出其它的因素,水滴石穿,水是有冲击力的,而仅仅是走过路过不经意地温柔一摸竟会有这么大的“功力”?

看着这有年代没维护整修的宫顶廊柱,想到他们每年都要粉刷外墙,好生奇怪,为什么这里不养护呢?

猜猜看这是什么地方?有什么感觉?

这就是我们远看布达拉宫白墙上面的一个个黑框小窗。布达拉宫墙体厚达2至5米,部分墙体夹层内还灌注铁汁,墙内侧也是有窗框栅栏的,我是齐着栅栏拍的。墙体有这厚实度,头一次见,也因此,外面阳光刺眼,走路冒汗,而殿内既阴凉又阴暗。

布达拉宫参观实行预约限量限时制度,取到票的游客按票面指定的时间段参观游览1小时。这是日光殿,拉萨有日光城之称,而日光殿在白宫的最顶部,是阳光最充沛的地方。

进日光殿后就是神圣庄严的宫殿、佛堂、灵塔,就都不能拍照,不能戴帽子,不能戴墨镜了。

进殿后,光线一下子暗了下来,我们的导游是个很有责任心经验丰富认真精干的女导游,为了我们能最大限度地观看了解布达拉宫的历史和藏品,在车上就给我们做了讲解,进殿后又不遗余力地带我们到每一个开放的地方,详细讲解,几次被护殿的僧侣催促,而一被催,导游也很顾忌地马上答应并引我们离开,她解释道:耽搁时间长不听引导的,他们直接上来收导游证。

除了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还有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对于其它的历史人物就知之甚少了。即便仅开放的这几个地方我们也见识到了许多的文物以及让人瞠目的奇珍异宝。

红宫灵塔殿中有8座灵塔,灵塔是得道高僧或德高望重的人死后的葬身之所,五世达赖喇嘛洛桑嘉措因为对西藏的贡献最大,他的灵塔也最大、最考究。

五世达赖灵塔殿塔身高14.85米,造型完全按照菩提塔而造。塔身用金_包裹.塔面金_耗费黄金3721公斤(在导游的提示下我们都记住了这个数字),塔上镶有上万颗天竺、玛瑙、绿松石、红珊瑚等珠宝玉石,虽然殿内只有走廊点着长明的酥油灯的光亮,也能看到它闪闪的金光,富丽堂皇。

导游介绍说这些金银珠宝都是虔诚的信徒敬献的,他们把家里的钱财换做金银珠宝,从西藏各地,甚至从甘肃、青海、四川等地,不远千里,不辞劳苦,磕着等身长头,翻山越岭,风餐露宿,历时数月甚至数年,只为到拉萨佛祖面前敬献诚意,为族人,为家人,为自己祈求来世之福。

殿堂内采光不是很好,缺少光照通风,呆久了颇感凉意。及至走出殿堂,又看到天地间碧空如洗,白云如雪似龙舞,宫墙上野花开得正娇艳,我的心情随之畅快起来,我还是更偏爱大自然自由自在鲜活的模样。

藏族人民有一个“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的说法,大昭寺在藏族人民心中的地位不亚于布达拉宫。大昭寺离布达拉宫很近,约1.4公里,步行二十分钟。站在布达拉宫上往东南方向看金灿灿的一片,那就是大昭寺。

相对来说,布达拉宫游客偏多,而大昭寺转经的信徒就多了。

拉萨有四条转经道。其中内圈即在大昭寺内转,叫“朗廓”;中圈绕大昭寺的八廓街(八角街)转,称为“八廓”;外圈围绕整个拉萨城转,称为“林廓”。还有一条是围绕布达拉宫转,叫“孜廓”。

绕大昭寺磕等身长头

大昭寺傍晚磕头的信徒非常多

出布达拉宫时,突然被脚边窜过的一个小孩子吓了一跳,在惊诧之际,小孩已经站了起来,顺着他走的方向,看到烈日下一位围绕布达拉宫磕拜的信徒,左移三步,默诵,双手合十,高举过头,移至胸前,再从胸前移开,与地面平行前伸,全身匍匐着地,额头轻叩地面,双手合十举起……这小孩儿看上去四五岁,与他应该是祖孙俩,小孩子玩儿一样,站在长者边,作揖后一刺溜滑到墙根,我看着心里很不是滋味……

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对于我来说,是欣赏它们的雄伟壮丽,金璧辉煌,神圣庄严,抑或还有点一探它的神秘。而对于信徒,它们就是神一般的存在,是他们的希望所在,是他们现世面对再大艰难险阻也要勇往直前来献上自己虔诚之心的地方。

从林芝返回拉萨,中午在小饭店吃饭,瞥见一位乞丐在隔壁桌讨钱,及至他转到我们桌前,才发现他与乞丐的不同——衣衫破旧,但也还算是干净,板寸,紧致黝黑的皮肤也很精神,脚穿一双半新的旅游鞋,背一瘪瘪的双肩包,看到他胸前挂着一块灰迹斑斑已经看不出质地下摆还有一处扯破的“围裙”,手套一双“木屐”,双手合十对我们念念有词,我恍然大悟:这是一位“磕长头”的朝圣者!

真的还是假的?当我再细看他的脸,虽然被西藏这个离太阳最近的地方的紫外线晒成古铜色,额头中央依然清晰可见一块更暗一些一元硬币大小不规则的象胎记一般的印记!

他略带腼腆地收下我们给的盘缠,又一次为我们念上祝福,那骨瓷一般洁白的牙齿,还有在黑黑的脸庞上特别醒目黑白特别分明特别纯正的眼睛,使我不再怀疑,他,确实就是一位真正的朝圣者!

隔壁桌的大姐想起早餐未吃的鸡蛋和馒头,回车里拿了送给他,他又低下头双手作揖默颂经文后接过,转身消失在我的视线外。

吃罢饭,我们接着返回拉萨的行程。本是午睡的时间,闭上眼睛,却怎么也眯不着。想起了这位朝圣者,精_黝黑的脸,尤显明亮精神的眼睛,想到他要三步一磕用额头丈量大地,想到他不知从哪里来,已经磕过了多少路,想到离拉萨还有几百公里,他不知道还要磕上多少天,想到这一路的艰辛,又想到他们的坚定和平和,眼泪不由自主地顺着眼角流了下来。

当我们笑话他们愚昧时,我们的信念远没有他们坚定;当我们认为他们傻时,我们的灵魂远没有他们富有;当我们怜悯他们时,我们的心灵远没有他们纯净。当我们为他们的虔诚和坚定而动容时,我们才发现,或许我们自己才是愚蠢的、可怜的。他们比我们活得幸福,比我们活得充实安宁,他们在精神上已经得到了永生。

西藏主要景点有哪些

说起西藏,除了蓝蓝的天和白云之外,还会让人想到藏族人民的淳朴,以及西藏之行的必去之地—布达拉宫、大昭寺,那里是藏族人民奉为圣地的地方。

布达拉宫坐落在拉萨市中心海拔3700米的红山上,“布达拉”实际为梵语“普陀”的音译,指观世音菩萨所居之岛。

在导游的提示下,我们仔细看了边玛墙才发现,原来我们认为只是起装饰作用的赭红色墙沿,并非只是涂成了赭红色,墙体材料是如筷子一般粗细的当地特殊的灌木——边玛草,经过特殊处理捆扎垒砌而成,还能起到减轻墙体顶部重量的作用。

布达拉宫外观看是13层,在佛教中13被认为是吉祥的数字。佛教传入中国分化为密宗、禅宗等13个宗派,佛塔也是13层,13在佛教中代表功德圆满,正好与西方基督教文化观念相反,是不是有点意思?

下边4层是由岩石向上砌筑起支撑作用的地垅墙,实际只有9层。整体建筑为木石结构,外墙呈现红、白、黄、黑四种颜色,红色象征权威,白色象征和平,黑色象征庄严,黄色象征繁荣。

白色的主体建筑称为白宫,红色的称为红宫。白宫是历代达赖喇嘛居住和从事政治活动的地方,红宫在布达拉宫最高最中央的位置,是历代达赖的灵塔殿和各类佛堂。

每年雨季过后,藏历9月22日“神降节”之前,僧侣和群众就会把布达拉宫的外墙粉刷一新,所以布达拉宫外观看上去一点没有历经四百多年的历史沧桑感,而是十分的簇新整齐,雅洁庄重。

而走进,厚重的沧桑感扑面而来,原木的两人多高的大厚门,留下了过客经年累月把扶的印记:门上这块明显明亮干净许多,门框这段已经磨没了方体的棱角变得圆润。除了手的抚摸,我想不出其它的因素,水滴石穿,水是有冲击力的,而仅仅是走过路过不经意地温柔一摸竟会有这么大的“功力”?

看着这有年代没维护整修的宫顶廊柱,想到他们每年都要粉刷外墙,好生奇怪,为什么这里不养护呢?

猜猜看这是什么地方?有什么感觉?

这就是我们远看布达拉宫白墙上面的一个个黑框小窗。布达拉宫墙体厚达2至5米,部分墙体夹层内还灌注铁汁,墙内侧也是有窗框栅栏的,我是齐着栅栏拍的。墙体有这厚实度,头一次见,也因此,外面阳光刺眼,走路冒汗,而殿内既阴凉又阴暗。

布达拉宫参观实行预约限量限时制度,取到票的游客按票面指定的时间段参观游览1小时。这是日光殿,拉萨有日光城之称,而日光殿在白宫的最顶部,是阳光最充沛的地方。

进日光殿后就是神圣庄严的宫殿、佛堂、灵塔,就都不能拍照,不能戴帽子,不能戴墨镜了。

进殿后,光线一下子暗了下来,我们的导游是个很有责任心经验丰富认真精干的女导游,为了我们能最大限度地观看了解布达拉宫的历史和藏品,在车上就给我们做了讲解,进殿后又不遗余力地带我们到每一个开放的地方,详细讲解,几次被护殿的僧侣催促,而一被催,导游也很顾忌地马上答应并引我们离开,她解释道:耽搁时间长不听引导的,他们直接上来收导游证。

除了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还有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对于其它的历史人物就知之甚少了。即便仅开放的这几个地方我们也见识到了许多的文物以及让人瞠目的奇珍异宝。

红宫灵塔殿中有8座灵塔,灵塔是得道高僧或德高望重的人死后的葬身之所,五世达赖喇嘛洛桑嘉措因为对西藏的贡献最大,他的灵塔也最大、最考究。

五世达赖灵塔殿塔身高14.85米,造型完全按照菩提塔而造。塔身用金萡包裹.塔面金萡耗费黄金3721公斤(在导游的提示下我们都记住了这个数字),塔上镶有上万颗天竺、玛瑙、绿松石、红珊瑚等珠宝玉石,虽然殿内只有走廊点着长明的酥油灯的光亮,也能看到它闪闪的金光,富丽堂皇。

导游介绍说这些金银珠宝都是虔诚的信徒敬献的,他们把家里的钱财换做金银珠宝,从西藏各地,甚至从甘肃、青海、四川等地,不远千里,不辞劳苦,磕着等身长头,翻山越岭,风餐露宿,历时数月甚至数年,只为到拉萨佛祖面前敬献诚意,为族人,为家人,为自己祈求来世之福。

殿堂内采光不是很好,缺少光照通风,呆久了颇感凉意。及至走出殿堂,又看到天地间碧空如洗,白云如雪似龙舞,宫墙上野花开得正娇艳,我的心情随之畅快起来,我还是更偏爱大自然自由自在鲜活的模样。

藏族人民有一个“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的说法,大昭寺在藏族人民心中的地位不亚于布达拉宫。大昭寺离布达拉宫很近,约1.4公里,步行二十分钟。站在布达拉宫上往东南方向看金灿灿的一片,那就是大昭寺。

相对来说,布达拉宫游客偏多,而大昭寺转经的信徒就多了。

拉萨有四条转经道。其中内圈即在大昭寺内转,叫“朗廓”;中圈绕大昭寺的八廓街(八角街)转,称为“八廓”;外圈围绕整个拉萨城转,称为“林廓”。还有一条是围绕布达拉宫转,叫“孜廓”。

绕大昭寺磕等身长头

大昭寺傍晚磕头的信徒非常多

出布达拉宫时,突然被脚边窜过的一个小孩子吓了一跳,在惊诧之际,小孩已经站了起来,顺着他走的方向,看到烈日下一位围绕布达拉宫磕拜的信徒,左移三步,默诵,双手合十,高举过头,移至胸前,再从胸前移开,与地面平行前伸,全身匍匐着地,额头轻叩地面,双手合十举起……这小孩儿看上去四五岁,与他应该是祖孙俩,小孩子玩儿一样,站在长者边,作揖后一刺溜滑到墙根,我看着心里很不是滋味……

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对于我来说,是欣赏它们的雄伟壮丽,金璧辉煌,神圣庄严,抑或还有点一探它的神秘。而对于信徒,它们就是神一般的存在,是他们的希望所在,是他们现世面对再大艰难险阻也要勇往直前来献上自己虔诚之心的地方。

从林芝返回拉萨,中午在小饭店吃饭,瞥见一位乞丐在隔壁桌讨钱,及至他转到我们桌前,才发现他与乞丐的不同——衣衫破旧,但也还算是干净,板寸,紧致黝黑的皮肤也很精神,脚穿一双半新的旅游鞋,背一瘪瘪的双肩包,看到他胸前挂着一块灰迹斑斑已经看不出质地下摆还有一处扯破的“围裙”,手套一双“木屐”,双手合十对我们念念有词,我恍然大悟:这是一位“磕长头”的朝圣者!

真的还是假的?当我再细看他的脸,虽然被西藏这个离太阳最近的地方的紫外线晒成古铜色,额头中央依然清晰可见一块更暗一些一元硬币大小不规则的象胎记一般的印记!

他略带腼腆地收下我们给的盘缠,又一次为我们念上祝福,那骨瓷一般洁白的牙齿,还有在黑黑的脸庞上特别醒目黑白特别分明特别纯正的眼睛,使我不再怀疑,他,确实就是一位真正的朝圣者!

隔壁桌的大姐想起早餐未吃的鸡蛋和馒头,回车里拿了送给他,他又低下头双手作揖默颂经文后接过,转身消失在我的视线外。

吃罢饭,我们接着返回拉萨的行程。本是午睡的时间,闭上眼睛,却怎么也眯不着。想起了这位朝圣者,精廋黝黑的脸,尤显明亮精神的眼睛,想到他要三步一磕用额头丈量大地,想到他不知从哪里来,已经磕过了多少路,想到离拉萨还有几百公里,他不知道还要磕上多少天,想到这一路的艰辛,又想到他们的坚定和平和,眼泪不由自主地顺着眼角流了下来。

当我们笑话他们愚昧时,我们的信念远没有他们坚定;当我们认为他们傻时,我们的灵魂远没有他们富有;当我们怜悯他们时,我们的心灵远没有他们纯净。当我们为他们的虔诚和坚定而动容时,我们才发现,或许我们自己才是愚蠢的、可怜的。他们比我们活得幸福,比我们活得充实安宁,他们在精神上已经得到了永生。

西藏有哪些主要景点西藏有哪些必去的景点

说起西藏,除了蓝天白云,人们还会想到藏族人民的淳朴,以及去西藏必去的地方——布达拉宫、大昭寺,这些都是藏族人民的圣地。

布达拉宫位于拉萨市中心海拔3700米的红山上。“布达拉”其实是梵文“普陀”的音译,指的是观世音菩萨居住的岛屿。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仔细看了看边马墙,才发现原来以为只是装饰性的赭色墙边,而不仅仅是漆成赭色。墙体材料是当地特有的灌木——扁马草筷子般粗,经过特殊处理捆扎而成,还能减轻墙顶重量。

布达拉宫外,有13层。在佛教中,13被认为是一个吉祥的数字。佛教传入中国,分为密宗、禅宗等13个教派。宝塔也是13层。13在佛教中代表功德圆满,与西方基督教文化观念正好相反。是不是很有意思?

下面四层是岩石支撑的土墙,但实际上只有九层。整个建筑由木头和石头构成,外墙为红白黄黑四色。红色象征权威,白色象征和平,黑色象征庄严,黄色象征繁荣。

白色的主楼叫白宫,红色的叫红宫。白宫是达赖喇嘛生活和从事政治活动的地方。红宫是布达拉宫最高、最中心的位置,是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和各种佛寺。

每年雨季过后,藏历9月22日“神节”前,僧人和群众都会粉刷布达拉宫的外墙。因此,布达拉宫的外部看起来焕然一新,整洁、典雅、庄严,没有400多年历史的沧桑。

走进去,一股沉甸甸的沧桑感扑面而来。两人高的原木大厚门留下了多年来路人帮忙的痕迹:门的这一部分明显光洁,已经磨破的门框棱角变得圆润。除了手感,我想不出其他因素。水滴穿破,水有影响。只是擦肩而过,不经意的轻轻触碰,就能有这么大的“力量”?

看着宫殿屋顶多年未维护翻新的柱子,想到他们每年都要粉刷外墙,就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不在这里维护?

猜猜这是什么地方?你感觉如何?

这些是布达拉宫白墙上远远望去的黑框小窗户。布达拉宫的城墙有2到5米厚,城墙的部分夹层里灌满了铁汁。墙的内侧也有窗框栅栏。我用栅栏拍的。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墙的厚度。所以,外面的阳光刺眼,我走着走着就冒汗,而寺庙里面又凉又暗。

参观布达拉宫实行预约限时制。拿到门票的游客按照门票规定的时间段参观一个小时。这是阳光大厅。拉萨被称为阳光之城,阳光大厅在白宫的顶层,这里阳光最充足。

进入日光寺后,有神圣庄严的宫殿、佛寺、灵塔,不能拍照,不能戴帽子、墨镜。

进入寺庙后,光线突然暗了下来。我们的导游是一位负责、有经验、认真、能干的女导游。为了让我们能最大限度地看到和了解布达拉宫的历史和藏品,她在车上给我们讲解。进寺后,她不遗余力地把我们带到每一个开阔的地方,详细讲解。她被守寺的和尚催了好几次,一催,导游立马答应了,很顾忌的领着我们走了。她解释说,这是浪费时间。

除了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还有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其他历史人物鲜为人知。即使在这些开阔的地方,我们也看到了许多文物和令人惊叹的宝藏。

红塔大殿里有八座灵塔。灵塔是埋葬的地方

五世达赖喇嘛灵塔的寺塔高14.85米,外形完全按照菩提塔建造。这座塔被包裹在金锅里。塔面的金炒锅要用3721公斤黄金(在导游的提示下我们都记住了这个数字)。塔上镶嵌着数以万计的珠宝玉石,如天珠、玛瑙、绿松石、红珊瑚等。虽然只有大厅里的走廊被明亮的酥油灯照亮,但也可以看到它闪闪的金光和辉煌。

导游说,这些金银首饰是虔诚的信徒献上的。他们用家里的钱换金银珠宝。他们从西藏各地,甚至从甘肃、青海、四川等地跋涉千里,不辞辛苦,撞破脑袋,翻山越岭,在风中露宿数月甚至数年,只为向拉萨的佛祖献上真心,为自己的族人、家人和自己祈求来世。

大厅采光不太好,采光通风不足,呆久了很凉。走出宫殿,看到天地间蓝天,白云如雪似龙起舞,宫墙上野花盛开,心情豁然开朗。我还是比较喜欢大自然自由清新的样子。

藏族人民有一句话叫“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大昭寺在藏族人民心中的重要性不亚于布达拉宫。大昭寺离布达拉宫很近,大约1.4公里,步行需要20分钟。站在布达拉宫东南方看,金色的是大昭寺。

相对来说,布达拉宫的游客更多,而大昭寺的信众更多。

拉萨有四条转弯车道。其中内圆转于大昭寺,称为“朗阔”;绕大昭寺八廓街(八角街)一圈,称“八廓街”;外圈围绕拉萨全城,称为“林阔”。还有一个在布达拉宫周围,叫“子阔”。

绕着大昭寺走一圈,只要是你就敲你的头。

晚上在大昭寺磕头的信众很多。

离开布达拉宫的时候,突然被一个从我脚边走过的小孩吓了一跳。惊魂未定的孩子已经站了起来,顺着他的方向看去,看到一个信徒正在烈日下绕着布达拉宫磕头。他向左移动三步,默念,双手合十,高昂着头,移到胸前,再从胸前移开。他平行于地面向前伸展,俯卧在地上,额头轻叩地面,双手合十。

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对我来说,是为了欣赏它们的雄伟、壮丽和庄严,还是为了探寻它们的神秘。对于信徒来说,他们是神一样的存在,他们希望在那里,在这个世界上面临巨大的困难和障碍时,他们必须向前奉献他们虔诚的心。

从林芝回拉萨,在一家小饭馆吃午饭,瞥见邻桌一个乞丐讨钱。当他转向我们的桌子时,他发现他和那个乞丐不一样。他的三三五四的衣服破了,但还算干净。寸板,皮肤紧致黝黑,也很有活力。他穿着一双半新的运动鞋,背上背着一个松松垮垮的背包,看见一条满是灰尘的围裙挂在胸前,下摆破了。

真的还是假的?当我再仔细看他的脸时,虽然是在离太阳最近的地方西藏被紫外线晒成古铜色,但在他的额头中央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块颜色较深、大小不规则、像胎记一样的一元硬币!

他略带羞涩的收下了我们给他的钱,又一次对我们说了他的祝福。他洁白如骨瓷的牙齿,黑白分明的眼睛,在他黝黑的脸上格外醒目,让我不再怀疑他确实是一个真正的朝圣者!

邻桌的大姐想起早餐没吃的鸡蛋和馒头,拿回车上给他。他低下头,伸出手,然后握住它们,然后转身消失在我的视线之外。

晚饭后,我们继续返回拉萨。午睡时间到了。闭上眼睛,却得不到。想到这个朝圣者,他黝黑的脸庞,明亮的眼睛,想到他三步就要用额头丈量大地,想到他不知从哪里来,已经走过了多少路,想到离拉萨还有几百公里,不知道还要穿越多少天,想到这一路的艰辛,想到他们坚定的和平,泪水忍不住顺着眼角流下。

当我们嘲笑他们的无知时,我们的信念远不如他们坚定;当我们认为他们愚蠢的时候,我们的灵魂远不如他们丰富;当我们怜悯他们的时候,我们的心远没有他们的纯洁。当我们被他们的虔诚和坚定所感动的时候,我们发现也许我们自己也是愚蠢和可悲的。他们过着比我们更幸福、更和平的生活,他们在精神上获得了永生。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风俗人文网

原文链接:https://www.aimoidc.com:443/lvyouzixun/14795.html

标签:
关于我们
扫码关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36842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