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资讯 / 正文

代县旅游景点大全(代县一日游最佳去处)

发布时间:2025-10-30 浏览量:2 次 作者:admin

代县,位于中国山西省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这里不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有独特的自然风光。今天,就让我带你走进代县,一起领略这座古城的魅力。

一、代县概况

代县,古称雁门,是山西省忻州市下辖的一个县。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代县地处晋北高原,地势平坦,气候宜人,是山西的北大门。

二、代县旅游景点大全

1. 雁门关

雁门关,位于代县西部,是长城的重要关口之一,被誉为“天下九塞,雁门为首”。这里山势险峻,关隘雄伟,是古代军事防御的重要阵地。在雁门关,你可以欣赏到壮丽的山川景色,感受古代战场的氛围。

景点名称 简介
雁门关 古代军事防御的重要阵地,被誉为“天下九塞,雁门为首”
雁门关博物馆 展示雁门关的历史文化、军事防御等方面的资料
雁门关长城 体验长城的雄伟壮观,感受古代战场的氛围

2. 代县古城墙

代县古城墙,始建于北魏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城墙保存完好,是山西省内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在古城墙内,你可以漫步在青石板路上,感受古城的历史韵味。

景点名称 简介
代县古城墙 山西省内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
古城博物馆 展示代县古城的历史文化、建筑风格等方面的资料
古城内街道 感受古城的历史韵味

3. 文庙

文庙,位于代县古城内,始建于北宋时期,是古代科举考试的考场。文庙内建筑宏伟,气势磅礴,是代县的重要文化遗址。在文庙,你可以领略古代科举文化的魅力。

景点名称 简介
文庙 古代科举考试的考场
孔子庙 展示孔子及其弟子的生平事迹
拜师堂 体验古代拜师仪式

4. 白文塔

白文塔,位于代县古城内,建于北宋时期,是代县的重要佛教文化遗址。白文塔造型独特,气势雄伟,是代县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在白文塔,你可以领略佛教文化的魅力。

景点名称 简介
白文塔 代县古城的标志性建筑
白文寺 展示佛教文化的艺术作品
白文塔公园 欣赏美丽的园林风光

5. 代县博物馆

代县博物馆,位于代县古城内,是展示代县历史文化的窗口。博物馆内收藏了大量的文物,包括陶瓷、铜器、书画等,是了解代县历史的重要场所。

景点名称 简介
代县博物馆 展示代县历史文化的窗口
文物展览馆 展示代县出土的文物
临时展览馆 举办各种主题展览

代县,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古代战场的雄伟,感受古城的历史韵味,体验佛教文化的魅力。如果你喜欢历史文化,那么代县绝对是你不容错过的旅游胜地。

代县十大旅游景点大全

代县十大旅游景点为:雁门关、代县阳明堡机场战斗遗址、代县阿育王塔、长城雁门关段、元明楼、西陉关、代县极乐寺、赵杲观、杨忠武祠、洪济寺。

1、雁门关

雁门关又名西陉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2001年,雁门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2、代县阳明堡机场战斗遗址

代县阳明堡,坐落于雁门关下、滹沱河畔。这里原是一片将近万亩的盐碱荒滩,抗日战争前,阎锡山曾在此建了一个简易飞机场。

3、代县阿育王塔

阿育王塔阿育王塔(第五批国保)时代:元地址:代县县人民政府院内原为圆果寺中建筑,又称圆果寺塔,寺已毁,塔独存。阿育王塔为圆锥形,通高40米。

4、长城雁门关段

雁门关关城,周长1公里余,由关城、瓮城、围城三大部分组成。墙高10米,石座砖身,内为夯土,开门三重,即东门、西门、小北门。

5、元明楼

元明楼,位于代县枣林镇鹿蹄涧村东。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代风格。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99平方米。三层重檐楼阁式建筑,高约14米。转砌台基,基宽21.5米、深9.9米、高0.55米。底层砖砌,中设券洞,南北贯通。

6、西陉关

又称西陉关,雄踞代县西北隅,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三关。在代县北境,内长城蜿蜒起伏,犹如一条苍龙,将雁门山、馒头山、草垛出连成一体,北拒塞外高原,南屏忻定盆地。

7、代县极乐寺

极乐寺,位于代县峨口镇上木角村南约2000米的狮子山中。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代风格。依山而建,坐北向南,占地面积2923平方米。现仅存大殿基址和东西僧舍,余皆为新建。僧舍为石券窑洞结构。

8、赵杲观

赵杲观,位于代县新高乡洪寺村北约3000米的天台山沟。相传春秋末,赵襄子灭代,代君夫人自杀,其余姬妾由丞相赵杲引护外逃,隐居天台山,后人纪念其功德,建祠祀奉,称此为赵杲观。

9、杨忠武祠

位于代县东北20公里处的鹿蹄涧村、是宋代名将杨业后代为祭把杨业夫妇及其后代名人而建的祠堂。杨忠武祠创建于元代至元16年(公元1279年),祠分为前后两院,前院东、西、北各建堂宇三楹,奉祀杨业及其后裔。

10、洪济寺

洪济寺,位于代县峨口镇下木角村东。创建年代不详。据寺内碑载,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道光四年(1824)重修。坐北向南,占地面积3118平方米。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依次建有过殿(前为官老爷、后为地藏王)、大雄宝殿,两侧为东耳殿和东配殿。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代县

代县的哪些旅游景点不需要门票

代县位于山西省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县城。虽然代县没有像太原、大同等城市那样著名的旅游景点,但是仍然有一些值得一游的免费景点。

首先,代县古城是代县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也是免费的。这座古城建于明代,保存完好,有着浓厚的历史氛围。游客可以在古城内漫步,欣赏古老的建筑和独特的街道风貌。古城内还有一些传统的手工艺品店和小吃摊位,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山西美食。

其次,代县博物馆也是一个免费的景点。这座博物馆展示了代县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包括古代文物、民俗艺术品和地质标本等。游客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了解代县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

此外,代县还有一些自然景观也是免费的。比如,代县的石门山风景区是一个以山水风光为主题的景区,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壮丽的山峦和清澈的溪流。虽然没有门票,但是游客需要支付一定的交通费用才能到达景区。

最后,代县还有一些传统的庙宇和古建筑也是免费的。比如,代县的文庙是一座供奉孔子的庙宇,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另外,代县还有一些古建筑如古戏台、古宅等,游客可以免费参观。

山西代县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1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代县古城。古为代国,春秋属晋,战国称广武邑。西汉时为广武县,隋、唐、五代、宋、金俱称雁门县,并多为雁门郡、代州的治所。元废县入代州,民国元年(1912)改为代县至今。

2边靖楼(楼悬“声闻四达”巨匾为亚洲第一匾)。代县城中央,始建于明洪武七年(一三七四年),明成化7年(公元1471年)火焚,后成化十二年(一四七六年)重建,清康熙、雍正、嘉庆、道光年间均加修葺。一九五八年定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边靖楼外观雄伟、大方、古朴,楼基高耸,梁架精巧,结构严密、合理、历经数百年风雨侵蚀和多次地震冲击,至今完好无损。

3中国长城文化瑰宝——长城第一古关——雁门关,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2001年,雁门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4杨家祠堂,代县县城东20公里的鹿蹄涧村,是为纪念宋代爱国将领杨业父子而修,杨业,北宋名将,初为北汉军官,官至建雄军节度使,因为屡立战功,人称“杨无敌”。后投宋,宋太宗因他熟悉边事,任命他为代州刺史,长驻代州(今代县)抵抗辽兵。杨业与其子能征善战,威震中原,杨家将的故事,一直被后人传颂。杨家将电视剧根据此历史拍摄的。

5国家级森林公园——赵杲观森林公园,包括三晋第一观——赵杲观及附属景点和天台山自然景观。赵杲观国家森林公园是于1992年经中国国家业部林造字(1992)200号文件批准建立的小型森林公园。地处五台山支脉的天台山,植被茂密,山老谷深,山山峰迂回曲折,高低错落,山势挺拔雄伟、磅礴壮丽,峭崖险峻无比、奇秀越空。岩洞,悬于陡壁、建有寺观。位于代县城南20公里处,是一处以深山古刹赵杲观为中心建设的融人文景观和自然情趣为一体的森林公园。其地形南北狭长,基本为两山夹一沟的小型森林公园。

6净土祖庭东晋佛学大师释慧远说法之第一道场——白仁岩禅寺。白人岩亦称“白仁岩”,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山西省代县古城西北,东邻雁门关西陉口,北倚恒山,海拔2228米。距代县县城15公里,距大运高速代县出口3公里。因有白谷仙人坐化成峰,峰顶巨石为颅,飘然独立而得名,建寺时间约为公元354—365年。白人岩分上下两寺,上寺环抱山中,即白人岩主景区。下寺在山脚入口处,俗称小寺,因由净土始祖慧远创建,故白人岩禅寺也称净土祖庭,开中国净土宗先河之源头,是东晋慧远大师修身说法的第一道场,在中国佛教文化史上占据重要位置。

7山西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文庙——代州文庙。代县文庙位于山西省代县城内,创建于唐代,1367年(元至正二十七年)重修。1983年至1986国家又拨款进行维修。庙南向,分前、中、后三院。后院为崇圣祠。中院正北为主要建筑大成殿,单檐歇山顶,面宽七间,进深五间,殿及各坊以绿色琉璃瓦覆顶。是一座金碧辉煌、宏丽巍峨的古典建筑。前院正北为戟门,戟门两侧有东西二便门以通中院。泮池位于戟门前,池前有唐槐两株。唐槐前是六柱五楼棂星门。门前有“万仞”坊,两侧有“仰圣”、“育贤”二坊,东西对峙,中凿“星聚池”,广约数亩。文庙内东有忠义祠、文昌阁;西有明伦堂、节孝祠。忠义祠左右,清代设有学正、训导二署,形成一组庞大的儒学建筑群,宏敞伟峻。而且珍藏了 2000多件珍贵文物,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古代州光辉灿烂的文明历史。代县文庙是代县已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华北已存最大的州文庙。

8中国19座舍利塔之一——阿育王塔山西代县阿育王塔,坐落在代县城内古城圆果寺内,俗称白塔。与边靖楼遥相对峙,竞相争高。始建于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原为木结构,称“龙兴”,唐会昌二年(公元842年)灭佛塔大中元年(公元847年)重建,改“龙兴”为“圆果”。北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被焚,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又建,南宋嘉定十一年(公元1079年)元兵南下再毁,自建600多年中历遭三劫,于元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改建为砖塔。塔为圆锥体、佛教藏式造型。塔基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50米,东西30米,高1.5米,塔建于塔基正中央。塔平面为圆形,砖砌,周长60米,高40米。作覆仰莲瓣及重涩混肚与方涩的须弥座式,雕刻着各种花饰、荷瓣和印度的“陀罗尼经”。塔身上施曲尺形弥座,座上承刹杆。原有砖作相轮十三层,两层已毁,上覆盖盘,中装金顶宝珠。造型秀美,雄健挺拔,雕艺高超,为我国藏式塔中之佳作。

9佛国五台山北衢——峨口白云寺。在当地又称做东西寺。之所以在当地被称做东西寺,是因为它是峨口镇东村和西村的交界共有。原属峨口佛光庄的庄园,与佛光寺有不解之缘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风俗人文网

原文链接:https://www.aimoidc.com:443/lvyouzixun/16618.html

标签:
关于我们
扫码关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36842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