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拉斯堡,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心生向往。它位于法国与德国的边界,是欧洲的心脏地带。这里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还有独特的文化,是欧洲最迷人的城市之一。接下来,就让我带你走进斯特拉斯堡,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
一、历史沿革
斯特拉斯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2世纪,当时这里只是一个名叫“Rote”的小村庄。公元8世纪,法兰克王国在此建立了要塞,并将其命名为“斯特拉斯堡”。此后,这座城市逐渐发展壮大,成为欧洲重要的商业和文化中心。
表格:斯特拉斯堡历史沿革
时间 | 事件 |
---|---|
公元前12世纪 | 斯特拉斯堡建城 |
公元8世纪 | 法兰克王国在此建立要塞,命名为“斯特拉斯堡” |
12世纪 | 建立斯特拉斯堡大教堂 |
16世纪 | 建立斯特拉斯堡大学 |
17世纪 | 建立斯特拉斯堡市政厅 |
19世纪 | 建立斯特拉斯堡歌剧院 |
20世纪 | 成为欧洲议会所在地,成为法国与德国的交汇点 |
二、建筑风格
斯特拉斯堡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法国和德国的建筑特色。这里既有哥特式建筑,也有巴洛克建筑,更有现代建筑。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建筑:
1. 斯特拉斯堡大教堂:这座大教堂是斯特拉斯堡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欧洲最大的哥特式教堂之一。它始建于12世纪,历时200多年才完工。教堂内部装饰华丽,有精美的玻璃窗和雕塑。
2. 斯特拉斯堡市政厅:这座市政厅建于17世纪,是巴洛克风格的代表。市政厅的外观典雅,内部装饰精美,是斯特拉斯堡的行政中心。
3. 斯特拉斯堡歌剧院:这座歌剧院建于19世纪,是欧洲最著名的歌剧院之一。歌剧院的建筑风格独特,内部装饰豪华,是斯特拉斯堡的文化象征。
三、文化特色
斯特拉斯堡的文化特色丰富多样,既有法国的浪漫,又有德国的严谨。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特色:
1. 欧洲议会:斯特拉斯堡是欧洲议会的所在地,每年在这里举行多次会议。欧洲议会大厦的建筑风格独特,是斯特拉斯堡的一大亮点。
2. 斯特拉斯堡大学:这座大学建于16世纪,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大学内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建筑,是斯特拉斯堡的文化瑰宝。
3. 斯特拉斯堡美食:斯特拉斯堡的美食以法国和德国菜为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菜肴有斯特拉斯堡香肠、斯特拉斯堡炖肉等。
四、旅游攻略
如果你打算前往斯特拉斯堡旅游,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攻略:
1. 交通:斯特拉斯堡交通便利,可以通过飞机、火车、汽车等多种方式到达。市区内有多条公交线路,可以方便地游览各个景点。
2. 住宿:斯特拉斯堡的住宿条件良好,有各种类型的酒店和旅馆可供选择。根据个人预算和喜好,可以选择合适的住宿地点。
3. 美食:斯特拉斯堡的美食丰富多样,可以品尝到各种地道的法国和德国菜肴。还可以品尝到当地的特色小吃,如斯特拉斯堡香肠、斯特拉斯堡炖肉等。
4. 购物:斯特拉斯堡的购物场所众多,有各种商店和购物中心。你可以在这里购买到各种纪念品和特产。
斯特拉斯堡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它融合了法国和德国的文化,展现了欧洲的魅力。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也可以体验到现代的活力。如果你有机会,不妨来斯特拉斯堡走一走,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法国。
斯特拉斯堡(法语:Strasbourg;德语:Straßburg,意为“街道城堡”),也译作史特拉斯堡,位于法国国土的东端,与德国隔莱茵河相望,是法国阿尔萨斯大区和下莱茵省的首府。斯特拉斯堡市人口约27万,城市圈人口超过64万,是法国东北部人口最多的城市,按2010年人口也是法国人口第九多的城市。
斯特拉斯堡目前属于法国领土。但是在历史上,德国和法国曾多次交替拥有对斯特拉斯堡的主权,因而该市在语言和文化上兼有法国和德国的特点,是这两种不同文化的交汇之地。谷登堡、加尔文、歌德、莫扎特、巴斯德等德意志法兰西文化名人都曾在斯特拉斯堡居留。
历史背景
斯特拉斯堡属于法国领土。但是在历史上,德国和法国曾多次交替拥有对斯特拉斯堡的主权,因而该市在语言和文化上兼有法国和德国的特点,是这两种不同文化的交汇之地。谷登堡、加尔文、歌德、莫扎特、巴斯德等德法两国名人都曾在斯特拉斯堡居留。
白学家把斯特拉斯堡又被叫做白堡。
《白色相簿2》的最终章把斯特拉斯堡变成圣地(圣地巡礼:根据自己喜欢的作品,造访故事背景区域,该场所则被称为圣地)的一作就是最终章。
一开始,由玩家扮演的男主圣诞前夕去斯特拉斯堡出差,然后就在这里遇到了之前分开但却一直没有放下的女主冬马和纱,接着另一个女主小木曾雪菜也跑到了斯特拉斯堡,一出纠结的故事便拉开序幕。
斯特拉斯堡:
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法国东北部城市,大东部大区(Région Grand Est)首府和下莱茵省(Bas-Rhin,67省)省会,也是法国第七大城市和最大边境城市。
市区位于莱茵河西岸,东侧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隔河相望,西侧则为孚日山区。斯特拉斯堡远离海岸线,但仍然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属于非典型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历史上,斯特拉斯堡处于多个民族活动范围的重合地带。从最初的凯尔特,再到高卢、日耳曼以及后来的法兰克、查理曼,这些民族都在斯特拉斯堡留下了足迹。
19世纪中期开始逐渐成为了德法长期争夺的焦点。二战后,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欧洲委员会、欧洲人权法院、欧洲反贪局及欧洲议会等多个欧盟合作组织均在斯特拉斯堡设立总部。
斯特拉斯堡属于法国领土。但是在历史上,德国和法国曾多次交替拥有对斯特拉斯堡的主权,因而该市在语言和文化上兼有法国和德国的特点,是这两种不同文化的交汇之地。谷登堡、加尔文、歌德、莫扎特、巴斯德等德法两国名人都曾在斯特拉斯堡居留。斯特拉斯堡历史悠久。罗马帝国曾在斯特拉斯堡所在的地方建立了一个军事哨所,名为阿让托拉通,属于上日尔曼行省。这个地名在前12年首次被提及。自从4世纪起,该市就成为斯特拉斯堡总主教的驻地。357年,阿拉曼人在斯特拉斯堡战役中与罗马作战,被后来的罗马皇帝尤利安击败,他们的国王也被俘。366年1月2日,大批阿拉曼人穿过封冻的莱茵河,入侵罗马帝国。5世纪初,阿拉曼人已经穿过莱茵河,征服并定居在今天阿尔萨斯和瑞士大部分地区。在5世纪,该市接连被阿拉曼人、匈奴人和法兰克人占领。842年,包括三种文本(拉丁文、德文和一种古法文)的斯特拉斯堡誓言在此签署。923年,洛林公爵将斯特拉斯堡交给德国国王亨利一世,神圣罗马帝国控制了这个重要的商业中心。在斯特拉斯堡的早期历史中,总主教与市民之间发生过长期的冲突。1262年,市民一方获得胜利,国王士瓦本的腓力普恩准斯特拉斯堡获得帝国自由城市的地位。1332年革命后,同业公会广泛参与城市管理,斯特拉斯堡宣布成立共和国。1348年的黑死病后,1349年2月14日,发生了可怕的大屠杀,近三千名犹太人被公开烧死,其余人被驱逐出该市。在必须离开城市的时刻,传令官吹响了法国号。直到18世纪末,还不准许犹太人在晚上10点以后留在市内。斯特拉斯堡主教座堂始建于12世纪,到1439年才基本完成(南塔楼尚未完工),是当时世界最高的建筑,超过了吉萨大金字塔。1520年代宗教改革期间,该市接受了马丁·路德的教导,他的追随者在下一个世纪创建了斯特拉斯堡大学,新教清除偶像的主张导致许多天主教堂和修道院被毁。斯特拉斯堡是人文主义学术中心和神圣罗马帝国早期的印刷中心,它在知识与政治方面,对新教在德国西南部确立其地位产生了重大影响。1530年,在帝国奥格斯堡会议上,斯特拉斯堡和另外4个自由城市一起呈递了一份表明他们新教信仰的信条,不过与他们呈交给查理五世的奥格斯堡信纲略有不同。16世纪初,神圣罗马帝国宪法改革以后,成立了帝国循环(Reichskreis),斯特拉斯堡成为帝国西南部的上莱茵循环的一部分,主要负责供养军队监督造币、确保公共安全。
斯特拉斯堡自由市在三十年战争期间保持中立。1681年9月,斯特拉斯堡被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夺取,这次吞并得到了1697年里斯维克和约的承认。1685年,法国公布枫丹白露法令,宣布废除1598年的南特敕令,官方的宗教不宽容政策导致许多新教徒被逐出斯特拉斯堡和阿尔萨斯。斯特拉斯堡主教座堂也从路德会手中交给罗马天主教。德语的路德会大学一直坚持到法国革命,其中著名的学生有歌德和赫尔德。
法国革命期间,在1792年4月25日,德利斯勒(Claude-Joseph Rouget de L'Isle)在斯特拉斯堡市长德特里希家中进晚餐时,谱写了莱茵守军战曲(Chant de guerre de l'Armée du Rhin),即后来的法国国歌《马赛曲》(La Marseillaise)。不过,法国革命也废除了斯特拉斯堡的自由市地位。激进的雅各宾俱乐部用铁腕手段统治该市,直到罗伯斯庇尔倒台后才被推翻。这段时期内许多教堂和修道院不是被摧毁就是被严重损坏。主教座堂损失了数百雕像(19世纪时又加以复制),并且提议要拆除教堂尖顶,因为它损害了平等原则。教堂尖顶保住了,不过市民们给它戴了一顶弗里吉亚无边便帽(现在早已丢失)。随着工商业的增长,该市人口在19世纪增长了三倍,达到15万人。在普法战争和斯特拉斯堡包围战期间,该市受到普鲁士军队的猛烈炮击。1870年8月24日,美术博物馆和市立图书馆被大火烧毁,市立图书馆位于哥特式的前多明我会教堂内,独家收藏中世纪手稿(包括著名的快乐花园,Hortus deliciarum)、罕见的文艺复兴时代书籍和古罗马文物。1871年战争结束后,根据《法兰克福条约》的规定,该市并入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国,成为阿尔萨斯-洛林的一部分。德国统治时期,斯特拉斯堡得到了重建,并新建了一个豪华的新城(Neue Stadt),包括一个新的博物馆和新的图书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被击败,根据《凡尔赛条约》,斯特拉斯堡被重新划入法国。
由于曾归属德国47年,斯特拉斯堡有浓重的德语口音。纳粹党据此极力促使德国夺回这座城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法国沦陷以后,该市再次被并入德国。新统治者采取的第一项行动就是将大犹太会堂烧毁并夷为平地,该犹太会堂完成于1890年代末,曾是欧洲最大的犹太会堂之一,也是该市的标志建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斯特拉斯堡未受到严重破坏,但在1944年受到了英美轰炸,大片地区被摧毁。1945年,法国军队再次开进斯特拉斯堡,这座城市又重新成为法国领土。今天,一条主要街道以解放日命名。1920年,一个早期的跨国机构,莱茵河航运中央执委会从曼海姆迁到斯特拉斯堡。1949年,该市被选为欧洲理事会的所在地,1979年,斯特拉斯堡又成为欧洲议会的所在地,尽管每个月只在斯特拉斯堡举行四天会议,其他事务则在布鲁塞尔处理。议会大厦建于1998年,是世界上最大的议会建筑。此前会议在欧洲宫举行,其不凡的内部结构已经为欧洲的电视观众所熟悉。1992年,德法合作的Arte影视机构在斯特拉斯堡成立。
2000年,极端穆斯林恐怖分子曾密谋在斯特拉斯堡主教座堂进行爆炸,被德国警察阻止。2001年7月6日,在一次露天音乐会上,突然有一棵大树倒地,造成13人身亡,近百人受伤。斯特拉斯堡虽然只是法国第七大城市,但是它与日内瓦、纽约以及蒙特利尔一样,是少数几个并非一国首都,却是国际组织总部所在地的城市。斯特拉斯堡地处德法边界,处于欧洲大陆的腹地,与各个方向联系都较为方便。
和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一样,驻有欧洲联盟许多重要的机构,被称为“欧洲第二首都”。其主要机构如下:欧洲议会欧洲委员会欧洲人权法院欧盟反贪局欧洲军团(Eurocorps)欧洲视听观察欧洲药典委员会德法Arte影视机构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风俗人文网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