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习俗 / 正文

湖北地图全省(湖北省行政区划地图高清版大图)

发布时间:2025-07-04 浏览量:7 次 作者:admin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长江中游,东邻江西、安徽,南接湖南,西靠重庆,北与陕西、河南接壤。这片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土地,以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和学者前来探访。

一、地理奇观:山水湖北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多样的地形地貌。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省,形成了“九曲回肠”的壮丽景观。湖北的山川湖泊,既有雄伟壮观的山脉,又有秀丽多姿的江河。

1. 黄鹤楼

黄鹤楼位于武汉市长江南岸的蛇山顶上,是武汉的标志性建筑。相传古代仙人黄鹤在此修炼成仙,留下黄鹤楼。黄鹤楼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天下江山第一楼”。

2. 武当山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道教圣地,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武当山山势险峻,风景秀丽,拥有许多著名的古建筑和文物,如金殿、紫霄宫等。

3. 恩施大峡谷

恩施大峡谷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是世界上最长的峡谷之一。峡谷两岸悬崖峭壁,奇峰异石,景色壮观。恩施大峡谷不仅风景优美,还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二、人文底蕴:楚文化发源地

湖北是楚文化的发源地,楚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楚文化以楚辞、楚乐、楚舞为代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1. 楚辞

楚辞是楚文化的瑰宝,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楚辞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 楚乐

楚乐是楚文化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以《楚辞》中的《九歌》为代表。楚乐旋律优美,节奏欢快,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3. 楚舞

楚舞是楚文化的舞蹈艺术,以《楚辞》中的《招魂》为代表。楚舞姿态优美,动作灵活,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

三、经济发展:中部崛起的引擎

近年来,湖北省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中部崛起的引擎。湖北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1. 产业优势

湖北省拥有钢铁、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其中,汽车产业尤为突出,武汉、十堰等地汽车产业基地规模庞大。

2. 交通优势

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拥有长江、汉江等众多河流,水路交通便利。湖北省高速公路、铁路网络发达,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3. 人才优势

湖北省教育资源丰富,拥有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湖北省人才辈出,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湖北省以其独特的地理风貌、丰富的人文底蕴和飞速发展的经济实力,成为我国中部地区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这里,山水与人文交相辉映,历史与现代相互融合,为人们展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湖北行政区域划分地图

湖北省全省12个地级市和1个自治州。

湖北省,简称“鄂”,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武汉。湖北省地处中国中部地区,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最东端是黄梅县,最西端是利川市,最南端是来凤县,最北端是郧西县,总面积约18.57万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底,全省有12个地级行政区,即武汉市、黄石市、襄阳市、荆州市、宜昌市、十堰市、孝感市、荆门市、鄂州市、黄冈市、咸宁市、随州市,以及1个自治州,即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管辖着103个县级行政区,即39个市辖区、26个县级市、35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其中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和神农架林区由省直管。

湖北景点介绍:

1、恩施大峡谷:有万丈瀑布、原始森林、古老的村落,是夏日的绝佳去处。在那里可以下到百米深的裂缝,也可以在300多米的高空中,感受到一种别样的刺激。开放的七星寨和云龙地缝两大核心景区被誉为堪比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旅游胜地。

2、东湖:是中国第二大的城中湖,也是国家首批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东湖风景区占地88平方公里,分为了六大景区, 分别是 听涛、磨山、落雁、吹笛、白马和珞洪,目前已对外开放的有听涛、磨山、吹笛、落雁四大景区,景观景点100多处。

3、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由木兰山、木兰天池、木兰草原、木兰云雾山等四大景区组成。木兰山因女将军木兰而得名,承载着黄坡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在这里有着广袤的草原和浓浓的民族风情。

4、武当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的显赫地位闻名于世,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武当山古建筑群规模宏大,气势雄伟。

5、神农架:神农架内重峦叠嶂,山高谷深,其中的主峰大神农架,即神农顶,海拔3105米,是华中地区最高峰,有华中屋脊之称。神龙架是以秀绿的亚高山自然风光、多样的动植物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主题的森林生态旅游区。

湖北交界有哪些省

如图所示,湖北与安徽省、江西省、湖南省、重庆市、陕西省、河南省相邻。

湖北省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部,长江中游,地跨东经108°21′42″~116°07′50″、北纬29°01′53″~33°6′47″。东邻安徽,南接江西、湖南,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北与河南毗邻。东西长约740公里,南北宽约470公里。全省国土总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4%。

湖北旁边是什么省

湖北省旁边是5省1市,分别是:东部安徽省,西北部陕西省,南部江西省、湖南省,北部河南省,西部重庆市。

湖北省与安徽省界山:大别山。

湖北省与陕西省界山:秦岭。

湖北省与江西省界山:幕阜山。

湖北省与湖南省界山:壶瓶山。

湖北省与河南省界山:桐柏山。

湖北省与重庆市界山:巫山。

扩展资料:

1、湖北省(鄂)

宋代自洞庭湖以北至荆山,西包沅澧二水流域设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湖北一名产生。元明两代设湖北道。清代设置湖北省。

清代湖北的行政中心武昌,为隋以后鄂州的治所,故湖北简称“鄂”。

2、安徽省(皖)

1667年,取当时的政治中心安庆(今安庆市)和经济都会徽州(今歙县)二府首字组成安徽省。

安庆府是春秋时皖国故地,别称为皖,故安徽简称“皖”。一说认为因境内最早的名山天柱山古称皖公山,故简称“皖”。

3、陕西省(陕或秦)

陕西一名,源于周代周、召二公“分陕而治”,今陕县张汴塬一带古称陕塬,当时的陕西就是陕塬以西的泾渭平原。唐安史之乱后设陕西节度使,陕西始转化为政区名称。宋设陕西路。元设陕西行省。清设陕西省。

取全称中的“陕”字作为简称。又因辖区春秋时为秦国地,故又简称“秦”。

4、江西省(赣)

唐代设江南西道,简称江西道,江西由此得名。宋设江南西路。元设江西行省。后皆设江西省。

因赣江纵贯全省,故简称“赣”。

5、湖南省(湘)

唐代在洞庭湖以南,包括湘姿二水流域设湖南节度使,始出现湖南一名。宋置荆湖南路,简称湖南路。元明两代设湖南道。清代设置湖南省。

因湘江纵贯全省,故简称“湘”。

6、河南省(豫)

古称黄河以南地区为河南。汉设豫州部。唐置河南道。宋置河南路。元置河南江北行省。明初设河南省。

辖区相当于《禹贡》中的豫州,故简称“豫”。

7、重庆(渝)

重庆古称“巴”。秦时称江州。隋称渝州。北宋称恭州。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

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湖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省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别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幕阜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壶瓶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桐柏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巫山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风俗人文网

原文链接:https://www.aimoidc.com:443/renwenxisu/393.html

标签:
关于我们
扫码关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36842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