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半岛,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这片土地被誉为“自然天堂”和“绿色奇迹”,其自然环境令人陶醉。本文将从马来西亚的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生态保护等方面展开论述,以展示这片神奇土地的独特魅力。
一、马来西亚的自然景观
1. 壮丽的山河
马来西亚拥有壮丽的山河风光,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槟城的山脉、马六甲的丘陵和沙巴的高山。槟城山脉中的丹绒鲁山海拔1,852米,是马来西亚最高的山峰之一。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云海、日出和日落等自然奇观。而沙巴的高山,如京那巴鲁山、基纳巴卢山等,则以独特的热带雨林景观著称。
2. 独特的热带雨林
马来西亚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之一,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沙巴的丹绒鲁国家公园和沙巴州内的一些自然保护区。这些热带雨林生态环境复杂,生物种类繁多,被誉为“地球之肺”。在这里,游客可以观赏到独特的热带雨林景观,如巨树、藤本植物、鸟类和昆虫等。
3. 河流与湖泊
马来西亚的河流与湖泊景观同样引人入胜。最著名的河流有:柔佛河、马六甲河和沙巴的京那巴鲁河等。这些河流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渔业资源。而湖泊景观方面,马来西亚拥有多个著名的湖泊,如马六甲的武吉布朗湖、柔佛的甘榜武吉丁宜湖等,这些湖泊成为了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二、马来西亚的生物多样性
马来西亚的生物多样性丰富,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数据显示,马来西亚拥有超过4万种植物、2000种鸟类、300种哺乳动物和500种爬行动物。以下列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物种:
1. 巨型蝴蝶
马来西亚是世界上巨型蝴蝶最多的国家之一,如帝王蝶、凤凰蝶等。这些蝴蝶拥有美丽的色彩和独特的花纹,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前来捕捉它们的身影。
2. 巨型蜥蜴
马来西亚的巨型蜥蜴种类繁多,如巨蜥、树蜥等。其中,巨蜥的体长可达2米,体重可达5公斤,是世界上最大的蜥蜴之一。
3. 巨型蚂蚁
马来西亚的巨型蚂蚁种类繁多,如红蚁、白蚁等。这些蚂蚁具有强大的生存能力,对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马来西亚的生态保护
马来西亚政府高度重视生态保护,通过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保护这片神奇的绿色土地。以下列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生态保护项目:
1. 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区
马来西亚建立了多个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如沙巴的京那巴鲁国家公园、柔佛的武吉布朗国家公园等。这些保护区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
2. 环境友好型旅游业
马来西亚积极发展环境友好型旅游业,如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等。这些旅游项目旨在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为当地居民带来经济效益。
3. 绿色能源
马来西亚政府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这些绿色能源有助于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
马来西亚的自然环境令人陶醉,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这片土地被誉为“自然天堂”和“绿色奇迹”,其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优势,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让我们共同保护这片神奇的绿色土地,让自然之美得以传承。
马来西亚地处北纬1度至7度的赤道地带,属热带国家。提起赤道,人们一定会认为那里热得不得了,其实不然。马来西亚虽然地处赤道,但由于是低纬度的海洋国家,其气候深受海洋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热带雨林气候特点,无四季之分,全年高温多雨,温差极小,相对湿度大。马来西亚全年气温变化极小,夜间平均气温在21℃以上,白天平均气温则在32℃左右,日温差大约是7℃,年温差也只在1℃左右,这种气候为当地居民带来了不少好处,使衣着较为简便,只要有夏装即可,无需购置繁琐的四季服装,这也极大地方便了到马来西亚旅游的人,使他们的行装可以大为减少。此外,马来西亚湿度大,平均湿度为80%。
马来西亚虽然四季如夏,但在山岭高峰处,气温较低,甚至有的山区月平均气温在15℃左右,形成了不少凉爽宜人的避暑之处。其中位于吉保山脉中段、距离首都吉隆坡东北方50公里处的云顶高原,就是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海拔2,000米,远看山中云雾飘渺,山顶常在云雾的包围、笼罩下,时隐时现,似蓬莱仙境,又如海市蜃楼。称这里为”云顶”,真是名不虚传。
沿着平坦而弯曲的盘山公路,两旁则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苍翠茂密的森林,驱车来到山顶,大团大团的云雾会不时从你眼前、头顶上飘过,似有腾云驾雾的感觉。在晴朗的时候,从云顶上极目远眺,视野开阔极了,向西可以看到灯火辉煌的吉隆坡夜景,向东则可以观望到晨曦云海,山峦重叠,林海茫茫。空气格外清新凉爽,山上建有大型的现代化娱乐餐饮设施,吃喝玩乐样样俱全,是避暑休闲的好去处。此外,彭亨州的金马仑高原是马来半岛最大的森林度假区。这里气候清凉爽洁,特别适宜种植各种蔬菜和鲜花。这里蔬菜种类很多,像甘蓝菜、蕃茄、青椒、莴苣、芋头、萝卜等。马来半岛及新加坡所需要的蔬菜,主要是靠这里供应。这里盛产各种鲜花,全马有名。
马来西亚全境,全年降雨充沛,年平均降雨量,西马为2,000~3,000毫米,东马则更多,在3,000毫米以上。雨量的多少主要是受季风的影响。每年5~9月,由于受从印度洋及爪哇海吹来的`暖湿的西南季风的影响,降雨较少,有时会一个星期不下一次雨,气温较高。其中6~7月是降雨最少的月份。在每年10月至次年二三月份的一段季节里,受来自亚洲大陆东部吹来的寒冷东北季风的影响,形成雨季,降雨量大,其中10~12月降雨最多。
马来西亚的雨季也颇有特色,几乎天天都会下一场雨,而且几乎都是下午下雨,就仿佛天地之间早已安放了定时器。这里的雨可称得上是暴雨,来势快,下得猛,结束也干脆利索,极少有连绵细雨。伴随着大雨的往往是惊天动地的雷声,这又是马来西亚特有的自然景观,极亮的闪电一道接着一道,轰响的炸雷一个接着一个,有时能连续有几十个之多,每当打雷时仿佛天在动,地在颤。雨季的到来使天气凉爽了不少。
早期马来西亚人的住房与海、河密切相关。为了捕鱼、喝水、运输的方便,就在海边河畔搭屋成家,渔村建在水上,所谓街道就是一些连接起来的小桥。
在首都吉隆坡,到处是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和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建筑群,但在乡村或城郊,马来西亚人却喜欢住在传统的浮脚楼里。
这里所谓的马来民居,主要是指马来民族(也包括沙巴和沙捞越原住民)的传统民居,而不是指华人、印度人,或殖民而来的欧亚裔人的住宅样式。
早期的马来人为了适应环境,满足生存的需要,逐步创建出多种不同样式并具有独特传统风格的马来屋宇,整个建筑大都就地取材,使用木材、竹藤与树叶编制而成。传统的马来民居,或置身于幽静的树林中,建造独体的单层木屋,或集建形成村落;或就近在海边或河畔搭屋成家,有的渔村就建在水上,所谓街道就是一些连接起来的小桥;在马来西亚北部的原住民族,在河源地带放木排的人们常常生活在宽宽的木筏上,搭建一种竹制的茅屋;在马来西亚的港口城市,有许多船上人家,终生居住在船上。
马来西亚民居的最大特点,是建造者十分重视民居的通风性和耐热性,窗户开的特别大,有的采用屋顶与墙身稍稍离开,以保持房间的凉爽通风。为了防潮以及防范热带蛇虫,房子的全部结构都建在离开地面的支柱上,屋前搭出一个长方形的凉台,一个可随时取下的梯子就是上楼进门的唯一通道。
首先马来西亚常年温度在21–33度之间,没有自然灾害,空气质量好,森林覆盖率高达70%,其中有接近60%都是原始森林,常年蓝天白云,空气质量非常好,可以让您远离雾霾,放心呼吸。可以真正的逃离雾霾,享有新鲜的空气。和各位分享一件私事:去马来西亚之前我的喉咙发炎严重,在服用消炎药,医生也警告注意饮食。到了马来西亚之后大约第三天我的喉咙炎症就基本消除(在国内起码需要再被折磨两个星期)。
教育也是我们家长关注的重中之重。马来西亚的国际学校大部分都是英式教育,毕业后是可被各国优秀的大学所认可的,对于孩子未来升学的选择方向也更加丰富。马来西亚是个一个多元化的国家,拥有来自世界各国旅居工作在此的家庭,所以在拥有这样一个环境背景的学校里,从小接受英文教育,比起在中国的孩子,学习英文有了更多的优势和环境,在幼儿时期,我就已经能为我们的孩子减少一门未来升学的负担和障碍,英文是不会有问题了。同时,能接触的人群更多,能更全面的认识到世界各地的人文地理,更真实的认识了解不同的文化。
孩子在学校里无论成绩好坏,都会得到老师相同的关注和尊重;也不会因为雾霾原因孩子得不到充分的体育活动;并且和大多数发达国家一样学习任务轻松,让孩子放学后,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发展个性;而且马来西亚的学校更像在做服务业老师愿意放下身段,平等地对待孩子,引导孩子自己寻找答案,即便这种方法比直接传授慢好多也不介意。
最后分享一下我个人比较看重的另一点:马来西亚的医疗。因为在国内经常去医院,对国内的医生傲慢的态度高昂的费用感觉就算牙被打落也只能吞进自己的肚子。而马来西亚的医院水平在亚洲数一数二,拥有超过350家医院,其中150家是公立医院。而大马的许多学科在国际上均有较好成就,更提供高性价比的医疗服务,同一检查项目的价格仅为新加坡的1/2,欧美的1/3-1/4!吸引了越来越多新加坡和欧美的公民长途跋涉到大马看病。马来的医生护士也秉承着全心为病人着想,治好病的同时尽量减轻病人身体和心理的负担。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风俗人文网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