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资讯 / 正文

乌镇在哪个城市哪个省(乌镇在哪里个省哪个市)

发布时间:2025-09-02 浏览量:12 次 作者:admin

乌镇,一个如诗如画的名字,一个承载着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乌镇被誉为“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是中国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乌镇就是文人墨客、达官显贵向往之地,也是众多影视作品的取景地。本文将带您走进乌镇,领略这座江南水乡的灵魂。

一、乌镇的历史沿革

乌镇历史悠久,据《吴越春秋》记载,乌镇始建于公元前588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乌镇曾历经吴、越、楚、秦、汉、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变迁,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乌镇在唐代成为江南水乡的重要商埠,商业繁荣,人口众多。宋代,乌镇成为盐业重镇,盐商云集,财富聚集。明清时期,乌镇成为丝绸、棉布、茶叶等商品交易的集散地,经济更加发达。

二、乌镇的独特风貌

1. 水乡特色

乌镇地处江南水乡,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河流蜿蜒,桥梁相连,古建筑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乌镇的主要河流有京杭大运河、乌溪、西溪等,形成了“水巷通幽、桥连古韵”的景象。

2. 古建筑群

乌镇的古建筑群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其中,东栅、西栅、南栅、北栅四大古街区,集中展现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这些古建筑群有民居、商铺、寺庙、祠堂等,独具特色。

3. 文物古迹

乌镇拥有丰富的文物古迹,如茅盾故居、木心美术馆、江南百床馆等。这些文物古迹见证了乌镇的历史变迁,成为研究江南水乡的重要资料。

三、乌镇的文化底蕴

乌镇文化底蕴深厚,是江南文化的重要代表。以下是乌镇文化的几个特点:

1. 民俗文化

乌镇的传统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如元宵灯会、端午节赛龙舟、中秋赏月等。这些民俗活动体现了乌镇人民的勤劳、智慧和淳朴。

2. 艺术文化

乌镇的艺术文化独具特色,如木雕、竹编、丝绸、刺绣等传统工艺。这些艺术作品展现了乌镇人民的审美情趣和技艺水平。

3. 文学文化

乌镇孕育了众多文学家,如茅盾、郁达夫、陆文夫等。他们的作品描绘了乌镇的风土人情,为乌镇的文化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乌镇的现代发展

近年来,乌镇积极融入现代化建设,不断提升自身的发展水平。以下是乌镇现代化发展的几个方面:

1. 旅游产业

乌镇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乌镇依托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打造了一批精品旅游线路,成为江南水乡的旅游胜地。

2. 文化产业

乌镇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如影视制作、文化创意产业等。这些产业为乌镇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3. 基础设施建设

乌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新建道路、绿化、供水、供电等设施,使乌镇更加宜居。

乌镇,这座江南水乡的灵魂,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浙江省嘉兴市的怀抱中,乌镇将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为推动我国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让我们共同期待乌镇的明天更加美好!

乌镇在哪个省哪个市哪个县

乌镇隶属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西临湖州市,北界江苏苏州市吴江区,地处江南水乡。位于东经120°54′,北纬30°64′。地处桐乡市北端,京杭大运河东侧,西临湖州市,北界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为两省三市交界之处。

陆上交通有县级公路姚震线贯穿镇区,经姚震公路可与省道盐湖公路、国道320公路、318公路、沪杭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乍嘉苏高速公路相衔接。乌镇距桐乡市区13公里,距周围嘉兴、湖州、吴江三地分别为27公里、45公里和60公里。镇域面积71.19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2.5平方公里。

扩展资料

风俗民情

1、贺岁拜年,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旧称“过年”,是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前一日名除夕,俗称“大年夜”,合家团聚吃“年夜饭”。新妇盛服向尊长献鞋履,名“辞岁”,尊长给钱与新妇及孩童,名“压岁钱”。当晚并有拜利事、接灶神等活动。

初一晨起,开门放鞭炮,焚香拜天神,名“接天”,次拜祖宗,再拜高堂,长幼循拜,然后会亲朋、贺新岁,统称“拜年”。近代已逐渐简化,不再跪拜。初一都不会客,出门走“喜神方”,初二起亲友互访,至元宵乃罢。

2、元宵走桥,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俗称“正月半”,乌镇人有走桥的习俗,入夜三五结伴出游,途中要走十座桥,路线不可重复,此俗源于旧时普遍流行的一种以妇女为主体的避灾禳解活动,称“走十桥”或“去百病”。

当时妇女们梳妆后各带一只平时煎药的瓦罐结队而行,过桥时将瓦罐丢入河中,认为这样可保在新的一年里无病无灾。

3、清明踏青,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唐代以后与寒食节合而为一。祭祖扫墓、洗头插花、踏青赏春,各地皆然。而乌镇更有许多与养蚕相关的习俗,前一夕“清明夜”,做青团、裹粽子、设祭“禳白虎”,门前用石灰画弓矢,以祈蚕,煮螺蛳,以针挑食螺肉,名“挑青”。清明四乡蚕农齐赴普静寺烧香祈蚕,名“香市”。

4、端午吃粽,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亦称“天中节”,家家裹粽子,亲友互相馈赠,相传此俗源于对屈原的纪念,古人以“重五”为“毒气横溢,鬼魅活跃”的“恶日”。

于是挂钟馗图、贴天师符,门前悬艾蒿、菖蒲、桃枝、大蒜以避邪,食黄鱼、饮雄黄酒,乃至啖蛇虫以毒攻毒,孩童穿戴虎形服饰,妇女剖缯为囊贮雄黄佩之以示强健。正午用苍术、白芷、鳖甲、芸香“打蚊烟”,墙边屋角喷雄黄酒、撒生石灰水以驱虫豸,凡此种种都带有禳解的性质。

5、分龙彩雨,农历五月二十五为“分龙日”,亦称“分龙节”。传说司雨的龙王们于此日分赴各自管辖的区域降雨,故又名分龙,是日各公益性消防组织—水龙会照例举行消防大演习,届时各坊水龙会整装集队,带上全副救火器具,会聚于镇中旷地河畔。

6、天贶晒虫,农历六月初六,时值盛夏烈日,乌镇有谚称“六月六,晒得鸭蛋熟”。是曝虫晒霉的好时光,宋代曾定为“天贶的时节”,其原由是真宗皇帝赵桓的一个精心编造的梦话,

后人觉得乏味,便把传统的七月初七“曝书日”移了上来,读书人家晒书籍,寺庙僧尼晒经卷,普通百姓晒衣物,是日牵猫狗浴于河的习俗,据说可避虱蛀,镇人晒热水为孩童洗澡,妇女于是日洗发,而家家户户吃馄饨的习俗则是由混浴引申而来。

气候

乌镇地处东南沿海,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水丰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1842.3小时,具有春长秋短,冬冷夏热,春暖秋凉,四季分明的特点。一年中春季为78天,夏季为90天,秋季为64天,冬季长达133天。年平均气温16.1℃。

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3.6℃;7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28.1℃;年平均降水量1233.9毫米,全年有3个明显降水时段即4-5月(春雨),6-7月(梅雨),8-9月(秋雨),冬季会下雪。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乌镇

乌镇是在哪个城市

浙江省乌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国家5A级旅游区。有著名的旅游景点,如扎西、茅盾故居、穆欣美术馆等。是典型的中国江南古镇。乌镇被誉为“中国最后的枕水之乡”、“鱼米之乡、丝绸之乡”。乌镇位于东南沿海,具有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春长秋短,冬冷夏热,春暖秋凉,四季分明。乌镇旅游景点1.东栅景区东栅风景区位于南北城河以东。河上有六座桥,北岸的古木屋连在一起,形成东栅。东栅水镇景观完整,比较原始。手工作坊和传统店铺各有特色。东栅的游览路线主要是穿过一条古老的小街。主要景点有:汇源典当行、翰林第、秀珍寺、古戏台、茅盾故居、余留良钱币博物馆、木雕博物馆、蓝印花布染坊、乌镇民俗博物馆、江南百床博物馆、三九酒坊、拳船秀、丰源双桥等。还有一些住在东栅的人,大多是老人,到处都是烟火气。保留了当地原有的生活习俗,人文情怀在这里展现的淋漓尽致。2.扎西风景区扎西位于乌镇西街,毗邻古老的京杭大运河,由十二个岛屿组成,四周碧水环绕。几十座小桥将这些岛屿串联起来,水道蜿蜒纵横,完美呈现了中国南方水乡古镇的风貌。扎西的主体是扎西老街,横贯景区东西长1.8公里。主要景点有:大剧院、草木老弧、树柴骷髅。夜晚的西门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每当夜幕降临,平静的河水倒映着河边建筑的灯光,像画中的风景一样耀眼美丽。走在水上市场的古桥上,依然能感受到这里古代的繁华与热闹。

乌镇在哪个城市哪个省

乌镇在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

乌镇镇,隶属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地处江浙沪“金三角”之地、杭嘉湖平原腹地。乌镇境内水系属太湖流域,河流纵横交织,京杭大运河依镇而过。

乌镇原以市河为界,分为乌青二镇,河西为乌镇,属湖州府乌程县;河东为青镇,属嘉兴府桐乡县。解放后,市河以西的乌镇镇划归桐乡县,才统称乌镇镇。

乌镇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5A级旅游景区,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誉。

拥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1300年建镇史,是典型的中国江南水乡古镇,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有六千年历史,是全国二十个黄金周预报景点及江南六大古镇之一。

镇名由来:

1、因地理因素而得名

春秋时期,乌镇是吴越边境,吴国驻兵于此设防越国,“乌戍”就由此而来。唐朝时,乌镇隶属苏州府。唐咸通十三年(872)的《索靖明王庙碑》(朱洪撰并书,吴晔篆额)首次出现“乌镇”的称呼,此前无据。

这一时期的另一块碑《光福教寺碑》中则有“乌青镇”的称呼。乌镇称“镇”的历史可能从此开始,当时,镇地置有镇遏使的官职。

2、因历史而得名

乌镇是河流冲积平原,沼多淤积土,故地脉隆起高于四旷,色深而肥沃,遂有乌墩之名。其实,这类地名在当地并不鲜见。

距乌镇数公里处有一村叫红墩,镇志上说:“红墩在镇西,地脉坟起,厥土赤壤,村以是名。”旁又有一村名紫墩,就是因为多紫色土的缘故。红墩、紫墩的命名为乌墩名称的传神写照说提供了现实的佐证。

3、因传说典故而得名

不过在乌镇民间,人们更喜欢更带感情色彩的镇名由来传说。唐宪宗元和年间,将军乌赞为平定叛乱,牺牲在乌镇,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使百姓免遭战乱之苦的将军,在乌镇建造了一座乌将军庙,镇也以其名命之。

宋元丰初年(1078),已有分乌墩镇、青墩镇的记载,南宋宋光宗登基,他的名字是“惇(音同敦)”,为避光宗讳,天下念“敦”的字全不能用,自此之后乌墩就定称为乌镇。乌墩镇、青墩镇也改称为乌镇、青镇。1950年,乌、青两镇合并后称乌镇至今。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乌镇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风俗人文网

原文链接:https://www.aimoidc.com:443/lvyouzixun/1051.html

标签:
关于我们
扫码关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36842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