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这座充满传奇色彩的古都,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欧洲大陆的心脏地带。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罗马见证了无数辉煌与沧桑。漫步在这座城市,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历史的厚重与魅力。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罗马,探寻这座千年古都的神秘魅力。
一、罗马市概览
罗马位于意大利中部,台伯河北岸,是一座拥有2800多年历史的古城。全市面积约为1500平方公里,人口约280万。罗马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永恒之城”。
二、罗马市主要景点
1. 斗兽场(Colosseum)
斗兽场是罗马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也是古罗马文明的象征。这座庞大的建筑建于公元72-80年,曾是古罗马帝国时期举行角斗士比赛的场所。如今,斗兽场已成为游客们探寻古罗马历史的必到之地。
斗兽场基本信息 |
---|
建立时间:公元72-80年 |
建筑面积:约188,000平方米 |
容纳人数:约55000人 |
现状:部分损毁,但仍保存完好 |
2. 梵蒂冈城(Vatican City)
梵蒂冈城是世界上最小的独立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国家。这里拥有世界著名的圣彼得大教堂、西斯廷教堂和梵蒂冈博物馆等众多宗教文化遗址。
梵蒂冈城基本信息 |
---|
面积:0.44平方公里 |
人口:约800人 |
语言:意大利语、拉丁语、梵蒂冈城国语 |
宗教:天主教会 |
3. 罗马斗兽场遗址(Roman Forum)
罗马斗兽场遗址是古罗马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这里曾是古罗马帝国时期的重要场所,如今已成为游客们了解古罗马历史的窗口。
罗马斗兽场遗址基本信息 |
---|
建立时间:公元前6世纪 |
现状:部分损毁,但仍保存完好 |
4. 万神殿(Pantheon)
万神殿是古罗马时期最重要的宗教建筑之一,供奉着罗马神话中的众神。这座建筑建于公元前27年,是古罗马时期建筑艺术的杰作。
万神殿基本信息 |
---|
建立时间:公元前27年 |
现状:保存完好,内部装饰华丽 |
5. 特拉斯提弗雷广场(Piazza del Popolo)
特拉斯提弗雷广场是罗马最著名的广场之一,广场中心是一座精美的喷泉。广场周围有著名的特拉斯提弗雷教堂和纳沃纳广场等建筑。
特拉斯提弗雷广场基本信息 |
---|
建立时间:公元前1世纪 |
现状:保存完好,是游客们聚集的场所 |
6. 西班牙阶梯(Scalae Spanish)
西班牙阶梯是罗马最著名的阶梯之一,连接着特拉斯提弗雷广场和西班牙广场。这里曾是古罗马时期的重要通道,如今已成为游客们拍照留念的热门地点。
西班牙阶梯基本信息 |
---|
建立时间:公元前18年 |
现状:保存完好,是游客们聚集的场所 |
罗马,这座充满历史魅力的古都,犹如一本厚重的史书,等待着游客们去翻阅。漫步在这座城市,感受历史的沧桑与辉煌,你一定会被它的魅力所折服。快来罗马,开启一段难忘的旅程吧!
罗马斗兽场(义大利语:Colosseo、英语:Colosseum),原名弗拉维圆形剧场(Amphitheatrum Flavium),又译为罗马角斗场、科洛西姆竞技场。是古罗马帝国专供奴隶主、贵族和自由民观看斗兽或奴隶角斗的地方。
建于72-80年间,是古罗马文明的象征。遗址位于义大利首都罗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广场的南面,古罗马市场附近。
从外观上看,它呈正圆形;俯瞰时,它是椭圆形的。它的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长轴长约为188米,短轴长约为156米,圆周长约527米,围墙高约57米,这座庞大的建筑可以容纳近九万人数的观众。
基本介绍中文名:罗马斗兽场外文名:Colosseo别名:科洛西姆,罗马大角斗场原名:弗拉维圆形剧场地理位置:义大利首都罗马建造时间:公元72-80年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墙高五十七米。称号:世界新七大奇迹建造者:韦斯巴芗、提图斯建议游玩时长:1小时开放时间:8:30–日落前1小时门票价格:12欧元(含帕拉蒂尼山)行前必读,景区介绍,关键信息,如何到达,景点美图,建造背景,建筑特点,建筑特征,总体风格,兽场情况,现代兽场,现存兽场,维护保护,罗马生活,建造背景斗兽场由韦斯帕芗(Vespasian)皇帝下令修建,是古罗马当时为取悦凯旋的将领士兵和赞美伟大的古罗马帝国而建造的。在其儿子提图斯在位期间建成,是古罗马帝国标志性的建筑物之一。斗兽场建在另一个罗马皇帝尼禄的“金宫”(Domus Aurea)原址之上,这个宫殿在64年发生的罗马大火中被烧毁。斗兽场是古罗马举行***表演的地方,参加的角斗士要与一只野兽搏斗直到一方死亡为止,也有人与人之间的搏斗。根据罗马史学家狄奥·卡西乌斯(Dio Cassius)的记载,斗兽场建成时罗马人举行了为期100天的庆祝活动,宰杀了9000只牲畜。斗兽场这种建筑形态起源于古希腊时期的剧场,当时的剧场都傍山而建,呈半圆形,观众席就在山坡上层层升起。但是到了古罗马时期,例如埃庇道努剧场(Epidauros Theater,约公元前330年,设计师:皮力克雷托斯Polykleitos the Younger).人们开始利用拱券结构将观众席架起来,并将两个半圆形的剧场对接起来,因此形成了所谓的圆形剧场(amphitheatrum),并且不再需要靠山而建了。而罗马斗兽场就是罗马帝国内规模最大的一个椭圆形角斗场,它长轴187米,短轴155米,周长527米,中央为表演区,长轴86米,短轴54米,地面铺上地板,外面围着层层看台。看台约有60排,分为五个区,最下面前排是贵宾(如元老、长官、祭司等)区,第二层供贵族使用,第三区是给富人使用的,第四区由普通公民使用,最后一区则是给底层妇女使用,全部是站席。在观众席上还有用悬索吊挂的天篷,这是用来遮阳的;而且天篷向中间倾斜,便于通风。这些天篷由站在最上层柱廊的水手们像控制风帆那样操控。建筑特点斗兽场的看台用三层混凝土制的筒形拱上,每层80个拱,形成三圈不同高度的环形券廊(即拱券支撑起来的走廊),最上层则是50米高的实墙。看台逐层向后退,形成阶梯式坡度。每层的80个拱形成了80个开口,最上面两层则有80个窗洞,观众们入场时就按照自己座位的编号,首先找到自己应从哪个底层拱门入场,然后再沿着楼梯找到自己所在的区域,最后找到自己的位子。整个斗兽场最多可容纳9万人,却因入场设计周到而不会出现拥堵混乱,这种入场的设计即使是今天的大型体育场依然沿用。斗兽场表演区地底下隐藏着很多洞口和管道,这里可以储存道具和牲畜,以及角斗士,表演开始时再将他们吊起到地面上。斗兽场甚至可以利用输水道引水。248年在斗兽场就曾这样将水引入表演区,形成一个湖,表演海战的场面,来庆祝罗马建成1000年。建筑特征罗马斗兽场是在72年,罗马皇帝韦帕芗为庆祝征服耶路撒冷的胜利,而强迫沦为奴隶的八万犹太和阿拉伯俘虏修建而成的。还有一种说法是,将俘虏来的奴隶卖给当地的罗马人,获得了巨大的收入,从而得以支持斗兽场建造的庞大支出。而真正建造这座建筑的人,更多是拥有相当技艺的建筑师和有专业知识的工人。地理坐标41°53’25.38″N 12°29’32.47″E围墙共分四层,均有柱式装饰,依次为塔司干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和科林斯壁柱式,也就是在古代雅典看到的三种柱式。科洛西姆斗兽场以宏伟、独特的造型闻名于世。罗马斗兽场是古罗马时期最大的圆形角斗场,建于公元72至80年间由4万名战俘用8年时间建造起来的,现仅存遗迹。斗兽场专为野蛮的奴隶主和游氓们看角斗而造。从功能、规模、技术和艺术风格各方面来看,罗马斗兽场是古罗马建筑的代表作之一。它的施工速度之快也是一个奇迹。斗兽场平面式长圆形的,相当于两个古罗马剧场的观众席相对合一。斗兽场长轴188m,短轴156m,中央的“表演区”长轴86m,短轴54m。观众席大约有60排座位,逐排升起,分为五区。前面一区是荣誉席,最后两区是下层民众的席位,中间是骑士等地位比较高的公民坐的。荣誉席比“表演区”高5m多,下层观众席位和骑士席位之间也有6m多的高差,社会上层的安全措施很严密。最上一层观众席背靠著外立面的墙。观众席总的升起坡度接近62℅,观览条件很好。罗马斗兽场由弗拉维王朝的三个皇帝建造,它的建造是这个新王朝的家族为提高自身在公众中的地位而发起的一系列运动的一部分。韦帕芗(公元69—79年)是这个王朝的缔造者,他的出身并不高贵;在尼禄自杀后的一年中,罗马又经历了三个短命皇帝(伽尔巴、奥托、维泰里乌斯)的失败的统治,韦帕芗随后坐上了皇位。那时尼禄并未被遗忘;他所吞噬的广袤的土地和其他的奢侈物已经激起民愤。因此,当韦斯帕西恩决定填平那属于尼禄的豪华金色宫殿的人工湖.将其变成公共娱乐场所的时候,几乎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这个用石头建起的罗马斗兽场(长188米;宽156米;高57米),由石灰华(10万立方米,采自提维里附近的采石场,通过一条特殊的马路运至罗马)构成,它是罗马最大的环形竞技场了。人们相信大约300吨的铁被用来制造将石头连线起来的抓钩。从外部看,这座罗马斗兽场由一系列3层的环形拱廊组成,最高的第4层是顶阁。这3层拱廊中的石柱根据经典的标准分别设计(由地面开始,多利安式样,爱奥尼亚式样和科林斯式样)。在第4层的房檐下面排列著240个中空的突出部分,它们是用来安插木棍以支撑“Velarium”的,Velarium是露天剧场的遮阳帆布,皇家舰队的水兵们负责把它撑起以帮助观众避暑,避雨和防寒,这样一来大斗兽场便成为一座1世纪的透明园顶竞技场。罗马斗兽场能容纳的观众大约九万余人。共有3层座位;下层,中层及上层,顶层还有一个只能站着的看台,这是给地位最低下的社会成员准备的:女人,奴隶和穷人。但即使在其他层,座位也是按照社会地位和职业状况安排的:皇室成员和守望圣火的贞女们拥有的、特殊的包厢。身着白色红边长袍的元老们坐在同一层的“唱诗席”中;然后依此是武士和平民。不同职业的人也有特殊的席位,例如士兵、作家、学者和教师,以及国外的高僧等。观众们从第一层的80个拱门入口处进入罗马斗兽场,另有160个出口遍布于每一层的各级座位,被称为吐口,观众可以通过它们涌进和涌出,混乱和失控的人群因此能够被快速的疏散(据说这里只需十分钟就可以被清空)。角斗是斗兽场的主要节目,是一天中娱乐的高峰。当时还出现了专门培训角斗士的角斗学校。由斗兽场来为4所角斗学校提供资金,这4所学校可以容纳2000名角斗士,实际上这些角斗学校不过是训练营和监狱的组合体,因为绝大多数的角斗士都是来自罗马帝国各个地方的奴隶和俘虏,他们没有任何自由和权力,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对于罗马贵族来说,最残酷的格斗毫无疑问也是他们最为激动的。打斗者带有戟或短剑。大部分斗士都是奴隶和犯人。也有为了挣钱而自愿前来格斗的,他们都受过专门训练。格斗分许多种:最有名的是决斗,这种决斗的一方是持三叉戟和网的角斗士,对手是带刀和盾的罗马武士,带网的角斗士要用网缠住对手再用三叉戟把他杀死,另一角斗士带着头盔,手持短剑盾牌,拚命追赶想战胜他的对手。最后,失败的一方要恳求看台上的人大发慈悲,这些观众们决定着他的命运,假如他们挥舞着手巾,他就能被免死;假如这些人手掌向下,那就意味着要他死。许多世纪前,这个竞技场由于地震部分倒塌了,但如今仍可看到当时斗士们格斗所用的场地。总体风格位于罗马中心的壮观的斗兽场是古罗马当时为取悦凯旋而归的将领士兵和赞美伟大的古罗马帝国而建造的。斗兽场的建筑设计并不落后于现代的美学观点,而事实上,大约2000年后的今天,每一个现代化的大型体育场都或多或少的烙上了一些古罗马斗兽场的设计风格。如今,通过电影和历史书籍等媒介,我们能更深切地感受到当时在这里发生的人与兽之间的残酷格斗和搏杀,而这一切,只是为了给作壁上观的观众带来一些原始而又野蛮的***。罗马斗兽场的内部结构斗兽场在建筑史上堪称典范的杰作和奇迹,以庞大、雄伟、壮观著称于世。虽只剩下大半个骨架,但其雄伟之气魄、磅礴之气势犹存。斗兽场平面呈椭圆形,占地约2万平方米,外围墙高57米,相当于现代19层楼房的高度。该建筑为4层结构,外部全由大理石包裹,下面3层分别有80个圆拱,其柱形极具特色,按照多立克式、爱奥尼式和科林斯式的标准顺序排列,第4层则以小窗和壁柱装饰。场中间为角斗台,长86米,宽63米,仍为椭圆形,相当于一个足球场那么大。角斗台下是地窖,关押猛兽和角斗士。角斗台周围的看台分为3个区。底层的第一区是皇帝和贵族的座席,第二层为罗马高阶层市民席,第三层则为一般平民席,再往上就是大阳台,一般观众只能在此处站着观看表演了。场内看台共可容纳观众约9万多人,底层地面有80个出入口,可确保在15分钟至30分钟内把场内5万观众全部疏散离场。斗兽场的建筑师究为何人,还是个未知数。有人认为可能是后来建筑多米斯亚诺宫的建筑师拉比利奥,但已无从查考。公元80年斗兽场工程竣工之时,举行了长达100天的庆祝典礼。古罗马斗兽场位于义大利首都罗马市中心威尼斯广场的东南面,是古罗马帝国和罗马城的象征,是罗马古迹中最卓越、最著名的代表,是当今世界八大名胜之一。斗兽场又名竞技场,也有人称它为露天大剧场。称它为斗兽场,是因为这里曾是古罗马角斗士与猛兽搏斗、厮杀以博取皇帝、王公、贵族一笑的地方。称之为竞技场,是因为场中可以竞技、比赛、歌舞和阅兵。斗兽场的全称叫“科洛塞奥大斗兽场”。“科洛塞奥”,语出义大利文,为“高大”、“巨大”之意。当年这里是罗马帝国暴君尼禄的御花园,斗兽场建在一个小湖之中,因为湖边建有高120英尺的尼禄镀金铜像,罗马人叫它巨大金像,斗兽场因此而得名“科洛塞奥”。当年的花园、草坪和小湖早已踪迹渺然,但我们还可从周围的萋萋芳草、行行绿树和低洼地势之中寻觅和察知一些历史遗迹。从建筑时间来看,罗马斗兽场历史悠久,它是欧洲也是全世界保存至今的最古老、最宏伟的斗兽场、竞技场。斗兽场建于古罗马弗拉维王朝。公元72年,韦帕芗皇帝为庆祝征服耶路撒冷的胜利,强迫8万名犹太俘虏修建,由他的儿子提图斯揭幕。公元80年落成,工程历时8年。公元3世纪和5世纪重新修缮。在文艺复兴时期,罗马大兴土木,斗兽场的许多石块被挖去建造宫殿和教堂。此后又经过多次修整,才使这座古老而雄伟的建筑得以保留至今。斗兽场从始建至如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了。公元80年斗兽场工程竣工之时,举行了为期100天的庆祝典礼。古罗马统治者组织、驱使5000头猛兽与3000名奴隶、战俘、罪犯上场“表演”、殴斗,这种人与兽、人与人的血腥大厮杀居然持续了100天,直到这5000头猛兽和3000条人命自相残杀、同归于尽。无怪乎有人说,只要你在角斗台上随便抓一把泥土,放在手中一捏,就可以看到印在掌上的斑斑血迹。当年,古罗马著名的奴隶起义首领斯巴达克就是一名角斗士,他最初率领78个角斗士起义,很快发展到 9多万人,在罗马各地坚持战斗达2年之久。这次奴隶起义给了罗马奴隶制沉重的打击,马克思曾赞誉斯巴达克是“整个古代史中最辉煌的人物”。位于斗兽场西侧的君士坦丁凯旋门,是古罗马凯旋门中最大、最著名、也是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法国巴黎的凯旋门就是以它为蓝本加以设计、构建的。这座凯旋门是在公元315年,为了庆祝君士坦丁大帝在城北米尔维奥桥击败暴君马克森提而建立。凯旋门为三拱式,门高21米,宽度超过25米,中拱高而大,侧拱矮而小,均以哥林多式石柱作为框饰,同时还将以前古罗马纪念门上的雕像和浅浮雕装饰在此门上。在靠近拱门的路基上可以看到一个圆圈,据说这里曾有一个建于公元1世纪的名叫麦达苏丹特的锥形喷泉。于今旧迹犹存,但喷泉早已干涸,位于今天的义大利罗马市中心,是古罗马时期最大的圆形角斗场,建于公元72至82年间,现仅存遗迹。斗兽场内部近距离坑道兽场情况现代兽场现代古罗马斗兽场可以说是罗马乃至整个义大利的象征。斗兽场终年游人如织,来自全世界的游客纷沓而至。门票价格是12欧元(9欧+3欧元不固定场内展览费),如果是欧盟国家居民(需拥有欧盟国家颁发的护照)且年龄在18至26岁之间,可以享受4.5欧元+3欧元的优惠票节。有捷运和公车可以直达斗兽场,捷运价格为每次1欧元公车价格也是1欧元。捷运票和公交票是相同的,(每张车票可以在限制时间内无限次使用,但是只能进入捷运一次,每天的使用时间截至午夜12点),在售票机和街边商店都可以买票。虽然罗马是一个充满艺术的都市,但是由于大量非法移民以及国内犯罪控制不足,偷窃十分猖狂!请广大国人一定保护好自己的随身物品!现存兽场古罗马时代的斗兽场修建了很多,遍及地中海周边沿岸城市,但是留存下来保存完整的屈指可数。斗兽场的规模按照楼层数来分别介绍: 1四层斗兽场全世界只有一座,就是义大利罗马市的“大斗兽场”(Colosseum) 2三层斗兽场保存完好的主要有两座:克罗地亚的“普拉竞技场”(Pula Arena)建于公元前27年至公元68年;突尼西亚“杰姆的圆形竞技场”(Amphitheatre of El Jem),建于公元3世纪。 3二层斗兽场保存比较好的主要有三座:法国尼姆竞技场(Arènes de Nîmes)建成于公元70年;法国阿尔勒竞技场(Arles Amphitheater)建于公元前46年;义大利维罗纳竞技场,建于公元一世纪初。另外,在义大利的卡布亚也有残存的竞技场( Antica Capua),轮廓清楚,但四壁只剩部分残垣;在英国威尔斯的纽波特(Newport)的古罗马卡利恩要塞,有圆形竞技场残迹(Caerleon Amphitheatre);西班牙梅里达也有竞技场残迹(Mérida Anfiteatro)。维护保护维护公元217年斗兽场遭雷击引起大火,受到部分毁坏,但是很快在238年又修复,继续举行人与兽或人与人之间的搏斗表演,这样的活动一直到公元523年才被完全禁止。公元442年和508年发生的两次强烈地震对斗兽场结构本身造成了严重的损坏,在中世纪时期该建筑物并没有受到任何保护,因此损坏进一步加剧,后来干脆被用来当作碉堡。15世纪时教廷为了建造教堂和枢密院,竟然拆除了斗兽场的部分石料。1749年罗马教廷以早年有基督徒在此殉难为由才宣布其为圣地,并对其进行保护。约翰·保罗二世教皇生前每年都会在此举行仪式纪念这些殉难的烈士,但是却没有历史证据显示确曾有基督徒在此殉道。 19世纪的修复大角斗场在19世纪初被用作马车夫的庇护所、火药厂仓库,这使得游客无法踏足,几次地震导致角斗场破坏严重,直到1804年***才下令禁止对角斗场的滥用,清除了过量负载的碎石,并建造了木结构支撑即将倒塌的部分。第一次对大角斗场的系统修复发生在1806年,这次修复方案由斯特恩(Raffaele Stern,1774-1820)等人制定,工程是在破损部分的后面砌筑扶壁,在破损的拱内砌墙以在内部加固他们,建造交叉墙提供侧面支撑,讲扶壁、柱子、拱与建筑内部结构联接起来,这次工程是19世纪第一次大规模工程,有意识地以保护的每个碎片为目标,对将来遗址的干预和现代保护理论有很大的影响,这个扶壁支撑工程也让当时的教皇十分满意,被当时视为教皇国最重要的建筑项目之一。斯特恩(RaffaeleStern)第一次修复时建造的扶壁角斗场的第二次修复是在1824年,由瓦拉迪埃(Giuseppe Valadier,1762-1839)主持,这次修复主要是在建筑的西区进行,从每个细节上都模仿了原有的文物,但新增加的部分用砖代替了石头,还在建筑表面覆盖了古旧色泽的壁画。这两次修复代表了截然不同的修复思想,前者是对原始材料的纯粹保护,后者是按照推测忠实重建建筑缺失的部分,再现遗址的建筑形态。瓦拉迪埃主持的第二次修复,新建的部分用不一样的材料进行了复刻第三次修复由路易吉·卡尼那(Luigi,1795-1856)主持,1844年在角斗场南段重建了八个拱门,这次修复被认为是瓦拉迪埃早期工作的延续,新建部分也使用了砖,只有结构上的重要部分使用凝灰石,只不过没有仿制的壁画。1852年,在北出口上部的一些小区域也用凝灰石进行了重建。保护罗马这个古老的斗兽场每年吸引全球四百万左右的游客,这样的破坏并不陌生,而其损失最严重的高峰期是在1930年前后。 2015年3月,两名美国女游客因为在罗马著名古迹——斗兽场墙壁上刻下了自己名字,并拍照留念,被义大利警方拘捕,并被控破坏历史和艺术价值建筑罪名。这两名女子被发现在斗兽场二楼西边的一个砖墙上,刻下了自己名字的首字母“J”和“N”,字母长约20厘米。而她们在被捕前的***行为,是为了跟墙上刻下的名字首字母合照留念,炫耀涂鸦。路易吉·卡尼那主持的第三次修复时重建的拱门斗兽场的负责人也对媒体解释称,“他造成的毁坏对于这一历史遗迹是极为明显的。”罗马生活 2014年年11月,有一名俄罗斯游客因为在罗马斗兽场的砖上刻下了“K”字被捕,后来因为造成(斗兽场)被严重破坏的罪名被处20000欧元罚款,缓期4个月执行。这个类别的内容提供全面详细的罗马生活事实和信息包括罗马人的日常生活、贵族、平民、法律、参议院、参议员、惩罚、食品、膳食和古代食谱,在法庭的影响下生活和在***工作的一类人,一系列的工作,奴隶们的事,怎样的房屋会被喜欢,如何阅读罗马数字,字母,名字,硬币和日历。公民生活中的特殊事件,如婚姻、婚礼和葬礼有趣的事实和有关罗马人生活的信息。罗马生活谁是罗马人呢?罗马的生活小节提供了历史、古罗马人生活的事实和信息。生活中政客、妇女、儿童、家庭、婚姻、教育和食品的事实和信息。那些他们花了时间、生命的地方如家园、法庭、剧院和罗马斗兽场。它还包括古罗马的贵族和平民生活的事实和信息,罗马公民,奴隶和参议员,活动和娱乐。罗马生活——贵族和平民罗马人的生活是依赖于他们的阶级结构。罗马人被分成三个部落,人们最初分为两个等级(或称阶级)。小统治阶级的贵族被称为贵族,下层阶级被称为庶民。骑士是贵族中最底层。罗马生活——食物和食谱当罗马人的帝国统治增强起来,他们喜欢令食物变得更加豪华和精致。罗马食谱提供的信息是关于这个时代和海关周围的菜,罗马食谱、食物的类型和罗马人吃得甜品以及对于罗马食物食谱肉类、鱼类和甜点的选择。罗马生活——罗马的***,政治家,论坛和参议院生活质量的古罗马人依赖***工作如何工作。究竟什么是参议院参议员做什么。谁是另外那些罗马政治家?罗马生活——法律,犯罪和惩罚法律在罗马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民法和刑法。十二表法是基于古代法来制定的。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财富的增加,因为犯罪,基于很多机会给新法律的诞生。犯罪和惩罚的描述也详细地在这些文章中记录。罗马生活——朱利安日历、数字、硬币和度量衡关于罗马人如何度过一生厄历史、事实和信息。他们的数字和数字系统,罗马人的名字,星期和月份,重量、措施和硬币的名字。这些都是关于在古代罗马生活的全面的事实。
意大利著名景点介绍
意大利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意大利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欧洲民族及文化的摇篮,,那这里有什么景点呢?本文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意大利著名景点介绍,欢迎参考借鉴。
罗马
意大利首都罗马是有着辉煌历史的欧洲文明古城,由于它建在7座山丘之上并有悠久的历史,故被称为“七丘城”和“永恒之城”。罗马位于亚平宁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总面积为1507.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08平方公里。罗马市现由55个居民区组成,人口约264万多。
罗马也是世界最著名的游览地之一。占城区面积40%的古罗马城多规模宏大的古代建筑(如弗拉维安半圆形剧场、科洛西姆大斗兽场、大杂技场、潘提翁神庙、戴克里先公共浴场等)和艺术珍品。城西北的梵蒂冈为罗马教廷所在地。有教堂、宫殿、博物馆、大学(建于1303年)、科学院和图书馆等。
特莱维喷泉
特莱维喷泉别称“少女喷泉”,但它最著名的名字还是“许愿泉”。据说背对着喷泉、从肩上投出一枚硬币,如果能投进水中,就能梦想成真。游人排着队来到泉边,背对着泉池,把硬币抛进水里,许下今生能够重返罗马的’愿望。它位于西班牙广场南方,是罗马最具知名度最大的喷水池。Trevi亦作Trevio,意谓“三条道路集中的地方”。这座喷泉于西元一七六二年完工,工程建造前后花了三十年,水池背后为波里侯爵宫殿。特莱维喷泉又称“许愿池”,是罗马最后一件巴洛克式杰作。喷泉的位置曾是公元前19年修建的一条引水渠的终点。喷泉的装饰花了三十年时间在1762年完成。以波里候爵府的一面后墙作背景,中间是海神尼普顿指引两个水神驾驭两匹带翼的海马,一只难以驯服,另一只温顺安祥,以此象征着大海的两面性。两侧的女神分别代表“富足”和“健康”。
万神殿
公元前27年兴建、公元120年重建的万神殿(pantheon),被米开朗基罗赞叹为“天使的设计”。万神殿pantheon的pan是指全部,theon是神的意思,指必须供奉罗马全部的神。由于608年它被献给教会作为圣母的祭堂,所以罗马时代独创的建筑物中保存得最好的。正面的16根圆柱让人联想到古希腊建筑。殿堂内部比例协调,十分恰当:直径与高度相等,约四十三米。大圆顶的基座从总高度的一半的地方开始建起。殿顶圆形曲线继续向下延伸,形成一个完整的球体与地相接。这是建筑史上的奇迹,表现出古罗马的建筑师们高深的建筑知识和深奥的计算方法。万神殿还是第一座注重内部装饰胜于外部造型的罗马建筑。神殿入口处的两扇青铜大门为至今犹存的原物,高7米,宽且厚,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青铜门。
锡耶纳
锡耶纳位于南托斯卡纳地区,佛罗伦萨南部大约50公里,建在阿尔西亚和阿尔瑟河河谷之间基安蒂山三座小山的交汇处。锡耶纳建立于公元前29年,历史上是贸易、金融和艺术中心,现为锡耶纳省的首府。其老城中心区在1995年被列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如果说佛罗伦萨是文艺复兴的摇篮,那么锡耶纳本身就是一件艺术精品。这座中世纪古城在恬美的托斯卡纳乡村的环抱之中,历经千年的洗礼仍保持着蓬勃的生机,其中自然凝聚了锡耶纳人对家乡的无限热爱。自12世纪以来,锡耶纳人一直固守着一个哥特式梦想,并因此与佛罗伦萨在城市建设方面展开了持久的竞争。
锡耶纳大教堂
位于古城最高处,表面镶嵌着黑白相间的大理石。教堂正面体现了两个时代的建筑风格:下半部的三个GiovanniPisano式的大门属于罗马式风格(始建于13世纪末),而上半部是哥特式风格。教堂内部的装饰更是引人入胜,花上整整一小时来细细欣赏绝对必要。其整个地面由56块精美绝伦的大理石镶嵌画铺成。
;
跪求一篇关于国外旅游景点的英文介绍!
Old_astles_f_reat_nterest
1._amburgh_astle_as_uilt_n6th_entury_n_orthumberland._t_as_uilt_n__igh_liff._t_s_urrounded_n_hree_ides_y_he_ea._any_ilms_ere_ade_ere.
2._arlisle_astle_as_uilt_t_he_nd_f_he11th_entury_y_illiam_ufus._t_s_ear_cotland._t_irst,_t_as__ooden_astle._n1122,_enry__uilt_alls_f_tone.
3._over_astle_as_riginally__ort,_uilt_y_he_elts._hen_he_omans_uilt__ighthouse,_hich_ou_an_till_isit._ater,_ishop_do_f_ayeus_uilt_he_reat_over_astle.
4._dinburgh_astle_as_uilt_n_dinburgh,_cotland._n_he7th_entury,_ing_dwin_uilt__ortress_n__ig_ock._ater,_t_ecame__reat_astle.
英国的古老城堡名胜
1._嗖┏潜そㄓ诠6世纪,坐落于诺森伯兰郡的一个高耸的悬崖上,三面环海。很多电影都在这里取景。
2._ɡ扯潜び陕掣ニ_威廉于公元11世纪末建成。它邻近苏格兰。最早它只是一座由木头修建的城堡。之后1122年,亨利一世修建了石墙。
3._喾鸪潜ぷ钤缡且桓鲇煽厝诵藿ǖ囊H缓螅蘼砣诵藿_艘蛔扑庖彩窍衷谀憧梢匀ゲ喂鄣木暗恪V螅驮嫉亩虻轮鹘贪阉ǔ闪艘蛔畚暗亩喾鸪潜
4._”こ潜ぷ溆谒崭窭及”ぁ97世纪,埃德温国王在一巨石上修建了一座要塞。之后,这座要塞成了一个大城堡。
图片说明: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分别为Bamburgh_astle,Carlisle_astle,Dover_astle和Edinburgh_astle_
介绍罗马的英语作文
There’s no escaping it: Rome means history. There are layers of the stuff- Etruscan(伊特鲁里亚的) tombs, Republican meeting rooms, Imperial temples, early Christian churches, medieval bell towers, Renaissance(文艺复兴) palaces and baroque basilicas(长方形基督教堂). In this city a phenomenal concentration of history, legend and monuments coexists(共存) with an equally phenomenal concentration of people busily going about their everyday life. It’s hard to say what you’ll find most breathtaking(惊人的) about the eternal city- the arrogant opulence of the Vatican(梵蒂冈)or the timelessness(永恒) of the Forum(古罗马广场).
Rome is halfway down Italy’s western coast, about 20km inland. It’s a vast city, but the historic centre is quite small. Most of the major sights are within a reasonable distance of the central railway station. It is, for instance, possible to walk from the Colosseum(罗马圆形大剧场), through the Forum, up to Piazza di Spagna(西班牙广场) and across to the Vatican in one day, but you wouldn’t really want to. All the major monuments are west of the train station, but make sure you use a map. While it can be enjoyable to get off the beaten track(平坦的路) in Rome, it can also be very frustrating and time-consuming.
Most of the budget(便宜的) places to stay are clustered around Stazione Termini; this area is rife with pickpockets(扒手) and gangs of thieving children, so beware- do your best to look like you know where you’re going. It is only slightly more expensive and definitely more enjoyable to stay closer to the city centre.
Rome’s mild climate makes it visitable year-round; however, spring and autumn are without doubt the best times to visit, with generally sunny skies and mild temperatures. Unfortunately, these times are also the peak tourist season, when the tour buses pour in(川流不息的涌入) and tourists are herded around like cattle. July and August are unpleasantly hot, and Romans traditionally desert the stiflingly hot city in August, with many businesses closing; try to avoid visiting at this time. From December to February there is briskly cold weather, although it’s rarely grey and gloomy.
Events-wise, Italy’s calendar bursts year-round with cultural events ranging from colourful traditional celebrations with a religious and traditional flavour, through to cultural events. Summer is definitely the best time to visit if you want to catch the best of the festivals; however, the Romaeuropa festival is now a feature of the autumn calendar, the Roma opera season runs from December until June and the classical and contemporary music scene is lively all year round.
求意大利以下旅游景点的英文简介,急用,谢谢~~~~~~~~
威尼斯: Venezia
圣马可广场:Piazza San Marco
庞贝古城:Pompei
佛罗伦萨: Firenze
米兰市: Milano
米兰大教堂: Duomo di Milano
罗马市: Roma
罗马斗兽场: Colosseo
意大利的民俗: Dogana italiana
世界旅游景点中英文对照
下面我为大家带来旅游英语之世界旅游景点中英文对照,欢迎大家学习!
世界旅游景点中英文对照1:
notre dame de paris, france法国巴黎圣母院
effiel tower, france法国艾菲尔铁塔
arch of triumph, france法国凯旋门
elysee palace, france法国爱丽舍宫
louvre, france法国卢浮宫
kolner dom, koln, germany德国科隆大教堂
leaning tower of pisa, italy意大利比萨斜塔
colosseum in rome, italy意大利古罗马圆形剧场
venice, italy意大利威尼斯
parthenon, greece希腊巴台农神庙
red square in moscow, russia莫斯科红场
big ben in london, england英国伦敦大笨钟
buckingham palace, england白金汉宫
hyde park, england英国海德公园
london tower bridge, england伦敦塔桥
westminster abbey, england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monte carlo, monaco摩洛哥蒙特卡罗
the mediterranean地中海
niagara falls, new york state, usa美国尼亚加拉大瀑布
bermuda百慕大
honolulu, hawaii, usa美国夏威夷火奴鲁鲁
panama canal巴拿马大运河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usa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statue of liberty, new york city, usa美国纽约自由女神像
times square, new york city, usa美国纽约时代广场
the white house, washington dc., usa美国华盛顿白宫
world trade center, new york city, usa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
central park, new york city, usa美国纽约中央公园
yosemite national park, usa美国尤塞米提国家公园
grand canyon, arizona, usa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峡谷
hollywood, california, usa美国加利佛尼亚好莱坞
disneyland, california, usa加利佛尼亚迪斯尼乐园
las vegas, nevada, usa美国内华达拉斯威加斯
miami, florida, usa美国佛罗里达迈阿密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city, usa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acapulco, mexico墨西哥阿卡普尔科
cuzco, mexico墨西哥库斯科
世界旅游景点中英文对照2:
the himalayas喜马拉雅山
great wall, china中国长城
forbidden city, beijing, china北京故宫
mount fuji, japan日本富士山
taj mahal, india印度泰姬陵
angkor wat, cambodia柬埔寨吴哥窟
bali, indonesia印度尼西亚巴厘岛
borobudur, indonesia印度尼西亚波罗浮屠
sentosa, singapore新加坡圣淘沙
crocodile farm, thailand泰国北榄鳄鱼湖
pattaya beach, thailand泰国芭堤雅海滩
babylon, iraq伊拉克巴比伦遗迹
mosque of st, sophia in istanbul(constantinople), turkey土耳其圣索非亚教堂
suez canal, egypt印度苏伊士运河
aswan high dam, egypt印度阿斯旺水坝
nairobi national park, kenya肯尼亚内罗毕国家公园
cape of good hope, south africa南非好望角
sahara desert撒哈拉大沙漠
pyramids, egypt埃及金字塔
the nile, egypt埃及尼罗河
great barrier reef大堡礁
sydney opera house, australia悉尼歌剧院
ayers rock艾尔斯巨石
mount cook库克山
请用英文简单地介绍一下罗马
梵蒂冈城是罗马城中的50公顷孤立的地区,靠近蒂伯河南岸,位于贾尼库隆山的北部,并延伸过梵蒂冈山的一部分。梵蒂冈城大约建立于公元325年,康斯坦丁大帝在包括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遗址的上建立了第一座天主教大教堂。梵蒂冈历史上起宗教与管理功能,现为主权国家。
在城的中心位置坐落着圣彼得巴西里佳风格的教堂,教堂装饰着双柱廊,正面环绕着与宫殿和花园毗邻的广场。这座巴西里佳风格的教堂矗立在圣徒彼德的陵墓上,是天才勃拉曼特、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贝尔尼尼和马德尔纳的共同成果。
圣彼得教堂高136米,由米开郎基罗设计的炮塔直径达42米,到达塔顶约330级台阶,从塔顶可俯瞰整个圣彼得广场,令人留恋往返的罗马景色也尽收眼底。教堂内有众多名家的杰作:贝尔尼尼设计的高达29米的青铜华盖,米开郎基罗设计的Pietà,Canova设计的克莱门特八世的陵墓以及位于门廊入口处中上方、由乔托设计的Navicella镶嵌图案。
收藏于梵帝冈博物馆的艺术品多为绘画作品,其历史悠久、数量众多,包括了从古至今艺术品中的珍品。西斯廷教堂是意大利绘画史的里程碑,旅游者很值得到此一游。
圣彼得教堂原属于梵帝冈城,根据拉特兰条约,Costantin帝国于公元320年建立了独立的梵帝冈城,邻近包括殉难圣徒墓地的大墓场,现在仍向游人开放。1450年前后,重修工程由Bernardo Rossellino担任,然后转交给设计了希腊基督教风格的Bramante,然后移交给设计建造拉丁基督教风格的拉斐尔。由Bramante重修的部分于1547年再次由米开朗基罗来扩大其规模。 1626年决定正式的永恒保留之前,由Carlo Maderno进行了最后一次修整,并将教堂定为拉丁基督教风格。
圣天使堡(Castel Sant’Angelo)从圣彼得广场沿着Via della Conciliazione就到了圣天使堡。国家博物馆是由独特的纪念式房屋组成,馆内除了收藏有stuccoes,frescoes和罗马教皇的住宅家具外,古代的武器也是这里的一项重要的珍贵藏品。Tosca,Giacomo Puccini歌剧中的主角,在俯瞰罗马中心的著名露台跳下去后,圣天使堡便闻名于歌剧爱好者当中了。
圣天使堡是建立在台伯河岸的一座陵墓,由Hadrian皇帝(公元二世纪)设计并亲自指挥建造,作为他自己以及其继承者的安息之地。几个世纪过去了,圣天使堡也经历了一些变化:首先作为阻止西哥特人和东哥德人入侵的要塞,然后是作为监狱,最后改建成一座华丽的罗马教皇宫殿。
纳佛那广场 Piazza Navona
从空中看,竞技场状的纳佛那广场非常明显。事实上,广场是建立在Domitian的露天运动场上的,这个运动场的遗迹仍然可以从邻近的位于Agone的Sant’Agnese的教堂看到。由著名建筑师Francesco Borromini设计的教堂是罗马巴洛克式建筑的典范。纳佛那广场有三个喷泉:摩尔人喷泉,Nettuno喷泉和位于中心位置的Fiumi喷泉。四座象征意义的雕像演绎着尼罗河、恒河、多瑙河和拉巴拉他河,象征着世界的四个角。一直以来,从十二月初到主显节,广场上总是摆满了卖糖果和玩具的小摊。
大约公元86年,Domitian大帝在现有的尼禄时期的圆形剧场建立了一座大型露天运动场。几个世纪后,广场成为了游戏、比赛和游行的场所。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广场常常被充满水,王子和教士贵族们在烟花的衬托下游船玩乐。
万神殿Pantheon
万神殿是古罗马精湛建筑技术的典范,它包括一个宽度与高度相等的巨大圆柱体,上面覆盖着半圆形的屋顶。拉斐尔等许多著名艺术家就葬在这里,同时葬在这里也有意大利君主专制时期的统治者。
万神殿对面是罗通达广场,由Giacomo Della Porta设计的美丽喷泉置于其中。
万神殿是众神所在的神殿,由Marcus Agrippa建于公元前25年。后来,约公元120年由Hadrian重建。几个世纪以来,万神殿经历着历史的变迁:公元609年作为基督教的教堂,中世纪成为了制敌要塞。
西班牙广场Piazza di Spagna
西班牙广场作为罗马人和各地游客的聚集地,以其由Francesco De Sanctis所创造的充满戏剧色彩的阶梯和由Pietro Bernini和他的儿子Gian Lorenzo于1629年创作的破船喷泉而闻名,该喷泉恰如一只挺立在水中半隐半现的小船。
西班牙台阶的顶部是建于1502年法国国王路易七世时期的三位一体教堂。再远一点,左边是梅第奇别墅,现在是法国高等学府。街道两旁的精品店一间接着一间,但游人仍能感受到历史的气息以及从西班牙广场折射出的罗马文化的光辉。从这一点来讲,康多提大道Via Condotti的希腊咖啡馆Caffè Greco不可不去。
西班牙广场最初是以阶梯顶部的宏伟的圣三山教堂命名的,该教堂是罗马的法国教堂之一。到了17世纪,西班牙大使馆在此建立,Palazzo Monaldeschi才改名为西班牙广场,以此来对抗法国,争取圣三山的所有权。
罗马圆形大剧场The Colosseum
罗马圆形大剧场的名字来源于过去曾经矗立在这里的一座巨大的青铜雕塑,该雕塑高35米,是尼禄大帝的塑像。作为罗马的象征,世界闻名的罗马圆形大剧场由弗拉维亚王朝的统治者们于公元72到80年建造。这里曾经是著名的金宫的人工湖所在地,金宫是尼禄大帝所建的综合了住宅与花园的大型宫殿,现在已成为一片废墟,但它那华丽的装饰启发了文艺复兴时期画家们的灵感。这座罗马帝国最大的圆形剧场用掉了从Tivoli采石场开采的多达100,000立方米的石料。罗马圆形大剧场可容纳70,000多人,观众在这里可观看角斗士的搏斗、狩猎,最初,人们在这里观看海军表演:在注满水的竞技场进行的海军战斗。据说设计罗马圆形大剧场的建筑师被活生生的扔给了野兽“作为他工作的奖赏”。建筑师用自己的生命开始了他所设想的充满鲜血与残忍的故事,也开始了这座建筑的漫长历史。
中世纪的罗马圆形大剧场被用于制敌要塞。随后,剧场的一部分被拆除,它变成了建筑材料的采石场,最后,被用做医院,互助会和工艺协会。一直到18世纪中期,罗马教皇本尼迪克特14世下令这里为“神的所在地”,才停止了对这里的掠夺和破坏。
古罗马广场The Roman Forum
古罗马广场是罗马境内考古学者重要的研究场所,它所在的区域从主神殿山扩展到Palatine。一直到公元前7世纪,古罗马广场一直是政治、经济和宗教生活的中心。随后,在古罗马广场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帝国广场:恺撒广场、奥古斯都广场、内尔瓦广场、韦斯帕夏诺广场以及最令人留恋往返的图拉真广场,在这人们仍可以看到市场上巨大的柱子。
主神殿和维托里安诺 The Capitol and the Vittoriano
最初,卡彼托山就是作为市政府的所在地,并被选做举行庄严的公共庆典的地方。米开朗琪罗所设计的卡比托利欧广场被三座贵族宫殿环抱着:中间的市政厅是市政当局的所在地,两旁分别是康塞巴托里宫殿美术馆和新宫,寄存着首都博物馆的众多财宝。罗马神殿画廊陈列着从14到18世纪的200多件绘画珍品,这些作品的作者都是非常出色的画家如提香、毕也特洛伊、米开朗基罗、圭尔奇诺、鲁宾斯等等。马可·奥里利乌斯大帝的青铜骑像矗立在广场上,由于他被认为是基督教的君主而没有遭到破坏。庄重的方形底座是由米开朗基罗设计的。原物可到邻近的博物馆瞻仰。一条新的连接卡比托利欧广场和维托里安诺露台的通道,从这上面可以俯瞰城市美景,感受惊心动魄。维托里安诺是为了纪念意大利的第一个国王维克托·伊曼纽尔二世而建的,现在已经免费向游人开放,它内设武装力量旗帜圣殿博物馆Museum-Sanctuary of the Flags of the Armed Forces和复兴运动博物馆Museum of the Risorgimento。纪念碑落成于1911年,以纪念意大利统一15周年,从1921年开始成为无名烈士公墓。
意大利旅游景点英文介绍
威尼斯:
venezia
圣马可广场:piazza
san
marco
庞贝古城:pompei
佛罗伦萨:
firenze
米兰市:
milano
米兰大教堂:
duo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风俗人文网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