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资讯 / 正文

鼓浪屿景点(厦门必去4个景点)

发布时间:2025-10-28 浏览量:1 次 作者:admin

鼓浪屿,这座位于福建省厦门市的小岛,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而闻名遐迩。这里被誉为“音乐之岛”,每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游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漫步在这座小岛上,感受它的魅力吧!

一、鼓浪屿的历史与文化

鼓浪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但真正兴起是在清朝末年。当时,这里成为了外国商人和传教士的聚集地,留下了许多风格迥异的建筑。这些建筑融合了中西文化,成为了鼓浪屿的一大特色。

二、鼓浪屿的景点

1. 日光岩

日光岩是鼓浪屿的标志性景点之一,位于岛的东南部。登上日光岩,可以俯瞰整个鼓浪屿的美景。日光岩还有许多历史遗迹,如郑成功纪念馆、胡里山炮台等。

景点名称 简介
日光岩 鼓浪屿的标志性景点,可以俯瞰整个小岛的美景,还有许多历史遗迹
郑成功纪念馆 记念民族英雄郑成功,展示其生平事迹
胡里山炮台 清朝末年修建的炮台,见证了鼓浪屿的历史

2. 菽庄花园

菽庄花园是鼓浪屿的另一处著名景点,位于岛的南部。这里原是清朝官员黄宗羲的私家园林,后来被改为公共园林。菽庄花园以山水景观著称,园内有假山、亭台、池塘等,景色宜人。

3. 钢琴博物馆

钢琴博物馆位于鼓浪屿的西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钢琴博物馆之一。馆内收藏了世界各地的钢琴,包括古董钢琴、现代钢琴等。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各种风格的钢琴演奏,感受音乐的魅力。

4. 毓园

毓园位于鼓浪屿的西北部,是为纪念著名教育家陈嘉庚而建。毓园内有陈嘉庚的雕像、纪念馆等,是了解陈嘉庚生平事迹的好去处。

三、鼓浪屿的特色美食

来到鼓浪屿,怎能不品尝当地美食呢?以下是一些不容错过的特色美食:

1. 海蛎煎:鼓浪屿的海蛎煎色泽金黄,口感鲜美,是当地非常有名的小吃。

2. 花生汤:花生汤是鼓浪屿的传统甜品,口感绵软,香甜可口。

3. 沙茶面:沙茶面是厦门的特色美食,鼓浪屿的沙茶面味道地道,值得一试。

四、鼓浪屿的住宿与交通

1. 住宿:鼓浪屿的住宿选择很多,从豪华酒店到青年旅社应有尽有。建议游客提前预订,以免旺季时找不到合适的住宿。

2. 交通:鼓浪屿与厦门本岛之间有轮渡相连,游客可以选择乘坐轮渡前往。岛上交通以步行为主,部分路段有电瓶车。

鼓浪屿,这座充满魅力的“音乐之岛”,等待着你的到来。在这里,你可以漫步在古老的街道上,感受历史的沧桑;可以欣赏美丽的风景,聆听动人的音乐;还可以品尝地道的美食,享受悠闲的时光。快来鼓浪屿,开启一段难忘的旅程吧!

厦门鼓浪屿有哪些景点

鼓浪屿全岛的绿地覆盖率超过40%,植物种群丰富,各种乔木、灌木、藤木、地被植物共90余科,1000余种。代表景点有: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毓园、鼓浪石、鼓浪屿钢琴博物馆、郑成功纪念馆、海底世界、天然海滨浴场、海天堂构等。

鼓浪屿(英文:Kulangsu)原名“圆沙洲”,别名“圆洲仔”,南宋时期命“五龙屿”,明朝改称“鼓浪屿”。因岛西南方海滩上有一块两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当涨潮水涌,浪击礁石,声似擂鼓,人们称“鼓浪石”,鼓浪屿因此而得名。因涨潮水涌,浪击礁石,声似擂鼓而得名。鼓浪屿街道短小,纵横交错,是厦门最大的一个屿。

厦门的鼓浪屿景点介绍

厦门鼓浪屿位于厦门市的厦门思明区鼓浪屿景区内,这里与厦门隔海相望,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每年吸引着来自中内外的游客不下百万人次。

鼓浪屿,原名“圆沙洲”,别名“圆洲仔”,南宋时期名“五龙屿”,岛西南有一海蚀岩洞受浪潮冲击,声如擂鼓,自明朝雅化为今名称“鼓浪屿”。

它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街道,面积1.88平方公里,与厦门岛隔海相望,制高点为日光岩,与厦门岛上的厦门世茂海峡大厦、厦门大学等隔海相望。

交通线路

1、岛上观光车路线

景区交通:鼓浪屿已修好一条环岛路,全长6公里,由道路、隧道、曲桥组成,以电瓶车代步。

2、公交线路

厦门市内乘2、3、4、8、10、19A、19B、25、29、30、31、32、51、71、97、107、116、118、127、139、655、841、946、950等路线,到达轮渡邮局站、轮渡站下车,即可从厦门轮渡码头乘坐轮渡,约5分钟即可到达鼓浪屿钢琴码头。

鼓浪屿主要景点有哪些

厦门鼓浪屿哪几个景点好玩。

日光岩

日光岩日光岩又名晃岩,为鼓浪屿最高点,顶端海拔96米。山上巨石嵯峨,叠成洞壑。树木葱郁,亭台掩映。拾级而登,先至莲花庵,“一片瓦”巨石嵌空,形成殿堂,庵旁巨石镌刻“鼓浪洞天”、“鹭江第一”;庵后有“鹭江龙窟”、“古避暑洞”诸胜,中间即郑成功龙头山寨和水操台遗址,有蔡廷锴、蔡元培赞郑题咏。登临绝顶,山海奇观,风光无限,厦门、鼓浪屿、大担、二担诸岛尽收眼底。

菽庄花园

菽庄花园在日光岩南麓海滨。台湾富商林尔嘉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携眷内渡,寓居鼓浪屿,1913年始建此园,以寄托对台北板桥故园的怀念,并以其号“叔臧”谐音为园名。园主铜像,现屹立园中。全园借山藏海,巧为布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令人流连忘返。有壬秋阁、四十四桥、叠石、假山、谈瀛轩、顽石山房诸景,为厦门名园之最。左侧港仔后海滨浴场,沙清水净,可容数千人游泳。附近有延平公园,为纪念郑成功而建,其中有指净泉,俗称“国姓井”,相传是郑氏屯军时开设的水井。

皓月园

皓月园位于鼓浪屿东部的覆鼎岩海滨,占地3万平方米,沿鹭江之滨铺开,这是以海滨沙滩、岩石、绿树、亭阁展布的庭园。始建于1985年,园以《延平二王集》中”思君寝不寐,皓月透素帏”诗句取名”皓月园”。园内有长13.7米、高4.7米、耗铜18吨的一座郑成功及其部将巨型铜雕像。

这座巨型铜雕,除郑成功及其分立左右的部将陈泽、陈广、陈永华、杨朝栋比真实体量略大外,其余各路兵马都朝两侧延伸,图幅宽广,颇引人注目。

园内更突出的是矗立在覆鼎岩上的郑成功巨型花岗岩雕像,这个巨像于1985年8月27日落成,高15.7米,重1617吨,由23层625块“泉州白”花岗岩精雕而成,十分威武。

古避暑洞

古避暑洞是个很有特色的山洞,两旁石壁支起从天而降的花岗岩巨石,给人泰山压顶之感,十分险峻。上面“古避暑洞”四个字是清末台湾文人施士洁题写的。石洞明亮干燥、通风清爽。穿过古避暑洞,向左拐,有一座窈窕小亭,撑起细细腰骨,把岩石当作凉台,名叫“伞亭”可供游客遮阳避雨。旁边的岩石顶,有一个仙人洗脚的石盆,长年累月盛着水,一旁还有仙人的脚印。其实,“仙人印”、“洗脚盆”都是海浪冲蚀而成的海蚀地貌,在遥远的地质年代,这里还处于海浪的冲蚀下,后来由于地壳上升,于是这些海蚀地貌就出现在山顶上了。

龙头山寨

日光岩又称龙头山,与厦门的虎头山隔海相望,一龙一虎把守厦门港,叫“龙虎守江”。这里原有一座“旭亭”早已毁坦。台湾石国球写一篇《旭亭记》,描写日光岩“山罗海绕,极目东南第一津,水光接天,洪波浴日,皆为梵刹呈奇”。蹬道巨石夹峙,森严壁立,海风穿弄,顿有“九夏生寒”之意,凉意自然来自“鹭江龙窟”。“九夏”即夏季,“龙窟”乃龙住的地方,因鼓浪屿传说中曾住五条龙。这个寨门是郑成功当年屯兵鼓浪屿的“龙头山寨”的寨门,岩石上的圆孔是士兵搭架帐篷开凿的,前国民党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错将军见景生情,命笔写下了七律:“心存只手补天工,八闽屯维今古同;当年古垒依然在,日光岩下忆英雄。”对郑成功赞美异常。蔡元培先生也有一首七律:“叱咤大风镇海涛,指挥若定阵云高。虫沙猿鹤有时尽,正气斌斌不可淘。”“虫沙猿鹤”指从军战死者。

郑成功纪念馆

郑成功纪念馆1962年1月28日为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00周年而创设。郑成功,原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石井人, 1624年出生于日本平户海滨。南明隆武在福州即位,见他忠心朝廷,赐他姓“朱”,改名“成功”,所以民间叫他“郑国姓”,永历皇帝封他为延平王。其父郑芝龙暗中降清,郑成功出走金门,誓死抗清。他以金门、厦门为根据地,与清军厚战多年,曾一度打到南京城下,因骄兵致败。1661年4月煌日,郑成功经过充分准备,率战船数百艘,官兵25000人,从金门科罗湾出发,收复被荷兰侵占38年的台湾,并历奋开发台湾。郑成功于1662年7月病逝于台湾,年仅39岁。300多年来,闽台人民十分敬仰郑成功,尊他为民族英雄,台湾人民尊他为“开台圣王”。郑成功纪念馆共分七个部分,展出各种文物、资料、照片、模型等300余件。其中,关防、漳州军钢等系当年原物,颇为珍贵。进馆参观,可比较系统地了解郑成功不平凡的一生。

水操台

水操台是郑成功为收复台湾,操练水师的遗址。巨崖上“闽海雄风”四个字,圆润饱满,酣畅刚健。右前侧另一巨石上,刻着郑成功手书的一首五绝:“礼乐衣冠第,文章孔孟家。南山开寿城,东海酿流霞。”据说,这首诗是临摹郑成功的笔迹而刻的,底下还刻着“郑森私印”和“成功”两方印章,站在水操台,总会令人联想当年郑成功在此处指挥若定,受江上挂旗猎猎,百舸争游,壮士们为祖国的统一而摩拳擦掌的壮观的场面。

鼓浪洞天

日光岩胜景闻名四方,古往今来,一直吸引着许多文人墨客,他们陶醉于这天风海涛中,吟诗作赋,留下不少珍贵的手迹。走过日光岩寺山门,抬头可以仰望到一个巨大的山崖。巨崖上的题刻——“鼓浪洞天”为日光岩仙境般的景色做了精彩的概括,是明朝万历元年了一中所写的;“鹭江第一”则点出日光岩是厦门第一胜景,是清代道光元年林诚所书;“天风海涛”恰到好处指出日光岩的特点,是民国四年许世英所写。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风俗人文网

原文链接:https://www.aimoidc.com:443/lvyouzixun/15107.html

标签:
关于我们
扫码关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36842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