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这座位于江苏省的古城,以其秀美的山水、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闻名于世。在这里,你可以漫步在古街小巷,感受江南水乡的韵味;可以欣赏古典园林的精巧布局,领略古代工匠的智慧;还可以品尝苏州美食,享受悠闲的生活节奏。下面,就让我带你一起走进苏州,探寻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
一、苏州园林:古典园林的瑰宝
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被誉为“人间天堂”。以下是一些不可错过的苏州园林:
| 序号 | 园林名称 | 简介 |
|---|---|---|
| 1 | 拙政园 | 拙政园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作,以山水景观为主,以拙政为意,寓意着“拙者智也”。 |
| 2 | 留园 | 留园以山水、建筑、园林三者结合,被誉为“江南园林之冠”。 |
| 3 | 网师园 | 网师园以水景为主,以园林建筑为辅,展现了江南园林的秀美。 |
| 4 | 沧浪亭 | 沧浪亭以山石、亭台、楼阁为主,展现了江南园林的雄伟。 |
| 5 | 狮子林 | 狮子林以假山、水池、亭台为主,展现了江南园林的幽深。 |
二、苏州古街:感受江南水乡的风情
苏州的古街小巷,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所在。以下是一些不可错过的苏州古街:
| 序号 | 古街名称 | 简介 |
|---|---|---|
| 1 | 山塘街 | 山塘街是苏州最著名的古街之一,被誉为“江南第一街”。 |
| 2 | 平江路 | 平江路是苏州最古老的街道之一,保留了众多的古建筑和传统商铺。 |
| 3 | 观前街 | 观前街是苏州的商业中心,汇集了众多美食、购物和娱乐场所。 |
| 4 | 沧浪亭街 | 沧浪亭街以沧浪亭为中心,周边有许多古建筑和传统商铺。 |
| 5 | 虎丘路 | 虎丘路以虎丘为中心,周边有许多古迹和景点。 |
三、苏州美食:品味江南水乡的味道
苏州美食以其独特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口味而著称。以下是一些不可错过的苏州美食:
| 序号 | 美食名称 | 简介 |
|---|---|---|
| 1 | 苏式月饼 | 苏式月饼是苏州的传统糕点,以皮薄馅多、甜而不腻而著称。 |
| 2 | 松鼠桂鱼 | 松鼠桂鱼是苏州的传统名菜,以酸甜口味、外酥里嫩而闻名。 |
| 3 | 白汁肉丝 | 白汁肉丝是苏州的传统名菜,以清淡口味、鲜嫩可口而著称。 |
| 4 | 糖粥 | 糖粥是苏州的传统甜品,以甜而不腻、口感细腻而受欢迎。 |
| 5 | 蟹粉小笼包 | 蟹粉小笼包是苏州的传统小吃,以鲜美的蟹粉和嫩滑的肉馅而著称。 |
四、苏州周边景点:拓展旅游视野
除了苏州市区内的景点,周边还有一些值得一游的地方:
| 序号 | 景点名称 | 简介 |
|---|---|---|
| 1 | 周庄古镇 | 周庄古镇位于苏州吴中区,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被誉为“东方威尼斯”。 |
| 2 | 同里古镇 | 同里古镇位于苏州吴中区,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以其秀美的水乡风光而著称。 |
| 3 | 木渎古镇 | 木渎古镇位于苏州吴中区,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以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而著称。 |
| 4 | 虎丘景区 | 虎丘景区位于苏州姑苏区,以虎丘塔、剑池、千人石等景点而著称。 |
| 5 | 沧浪山风景区 | 沧浪山风景区位于苏州姑苏区,以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而著称。 |
苏州,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等待着你的探索。在这里,你可以尽情感受江南水乡的韵味与风情,体验古典园林的精巧布局,品尝苏州美食,享受悠闲的生活节奏。快来苏州,开启一段难忘的旅程吧!
江苏苏州旅游的著名景点有静思园、木渎古镇、甪直古镇、寒山寺、网师园、狮子林、留园、同里古镇、周庄古镇、拙政园等。
1、静思园
静思园位于江苏苏州吴江区近郊,是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江南地区古典园林风格建筑。始建于1993年,占地一百多亩。园中建筑小巧别致,有鹤亭桥、小垂虹、静远堂、天香书屋、庞山草堂、苏门砖雕和盆景园。
2、木渎古镇
木渎古镇,别名渎川,胥江,雅称香溪,位于江苏省东南部,苏州古城西部,地处太湖流域,是江南著名的风景名胜区,素有“吴中第一镇”、“秀绝冠江南”之誉。
3、甪直古镇
甪直古镇隶属苏州市吴中区,位于苏州市东部,西距苏州城区18公里,东距上海58公里。甪直古镇是具有2500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水多,桥多,巷多,古宅多,名人多。主要的景点有保圣寺、叶圣陶纪念馆、江南文化园等。
4、寒山寺
寒山寺位于苏州市姑苏区,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寒山寺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三千四百余平方米。
5、网师园
网师园始建于南宋时期,旧为宋代藏书家、官至侍郎的扬州文人史正志的“万卷堂”故址,花园名为“渔隐”,后废。至清乾隆年间,退休的光禄寺少卿宋宗元购之并重建,定园名为“网师园”。
6、狮子林
狮子林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是中国古典私家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属于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狮子林同时又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7、留园
留园,是苏州古典园林,位于苏州阊门外留园路338号,始建于明代。清代时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后改为“留园”。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名园。
8、同里古镇
同里古镇属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宋代建镇。镇区内始建于明清两代的花园、寺观、宅第和名人故居众多,“川”字形的15条小河把古镇区分隔成七个小岛,而49座古桥又将其连成一体,以“小桥、流水、人家”著称。
9、周庄古镇
周庄古镇四面环水,因河成镇,依水成街,以街为市。主要景点有富安桥、双桥、沈厅等。井字型河道上完好保存着14座建于元、明、清各代的古石桥。800多户原住民枕河而居,60%以上的民居依旧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
10、拙政园
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始建于明正德初年,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四百多年来,拙政园几度分合,或为“私人”宅园,或做“金屋”藏娇,或是“王府”治所,留下了许多诱人探寻的遗迹和典故。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狮子林百度百科-拙政园
1、白马涧龙池景区(国家4A级)
白马涧龙池景区位于苏州高新区枫桥街道西部,是苏州西部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地1.5平方公里,是整个高新区的一块原生态“绿肺”。离市中心16公里,区域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经济发达,由国内著名的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规划定位为苏州城区内的自然生态型休闲度假区,突出生态园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特点。
2、同里古镇(国家5A级)
苏州市同里古镇景区同里镇位于江苏吴江市东北,距上海80千米,距苏州20千米,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典型水乡风格的同里镇古镇。同里旧称“富土”。唐初改为“铜里”。宋时将旧名拆字为“同里”。
3、周庄古镇(国家5A级)
周庄位于苏州城东南,昆山的西南处,有“中国第一水乡”的美誉,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周庄是一个具有九百多年历史的水乡古镇,而正式定名为周庄镇,却是在清康熙初年。周庄在苏州管辖的昆山之西南,古称贞丰里。
4、苏州古运河
苏州古城河,作为大运河的组成部分,犹如玉带一般环绕着美丽的苏州古城。古运河风貌保护带,不仅是苏州的一条环城绿廊,并将苏州的许多历史文化遗存联结了起来,成了中外游客的热点旅游线。
5、虎丘风景区(国家5A级)
苏州虎丘山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悠久历史,素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称,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的千古名言,使虎丘成为旅游者到苏州必游之地。虎丘是历史文化名城苏州的标志、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单位,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达230多万人次。
6、玄妙观(全国文保单位)
玄妙观,位于苏州市古城中心观前街,创建于西晋咸宁二年(公元276年),最初名叫“真庆道院”,后来曾改称为“开元宫”、“天庆观”。公元1295年元朝皇帝下令改为玄妙观。玄妙观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其主殿三清殿是苏州仅存的一座南宋木构殿宇式建筑,规模宏伟,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所以被称为“江南第一古观”。
7、苏州园林博物馆
苏州园林博物馆最早位于拙政园住宅区域内,于1992年秋天建成开放,是中国第一座园林专题博物馆。苏州园林博物馆新馆现位于拙政园西侧,始建于2005年10月,建筑面积3390平方米,在原来二层小楼的基础上新建了一层建筑。整个新馆分成序厅、园林历史厅、园林艺术厅、园林文化厅和结束厅几个部分,其中园林艺术厅详细展示了叠山、理水、花木、建筑等造园手法。
8、拙政园(国家5A级)
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拙政园的命名是引用了西晋潘岳的《闲居赋》:“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最初的拙政园是宋元高古的造园风格,尽管经历了多次改造,但高古散淡的气息仍能够被依稀辨识到,这也是拙政园最宝贵的亮点。
9、虞山尚湖景区(国家5A级)
虞山尚湖旅游风景区位于常熟城区西部,区域总面积42平方公里,独占建城区“半壁江山”,是常熟山、水、城独特城市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熟历史、文化和环境个性的承载主体。
10、沙家浜风景区(国家5A级)
沙家浜是大片的湿地公园,景区内部很大,建议到码头乘船游览芦苇荡,横泾老街很有特色,后面的水道很棒。香薰岛是农家乐,有可口美味的饭菜,景区入口处可领用轮椅车和儿童车,轮椅押金500元,使用免费。景区内多是柏油马路,非常适合推行,方便老人及儿童,在这可以足足逛上一整天,建议仔细阅读地图,逐个游览。
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自古就是旅游的好去处,小编特收录了今年09年,苏州旅游景点排行榜,希望对你的旅游有指导作用哦
NO.1启园
启园
启园,俗称席家花园。始建于1933年,由旅沪工商业者席启菘个人出资建造工程费时三年,耗资10万银圆。园林位于太湖之滨,依山傍水,风景独好,为江南少有得山麓湖滨园林,园内藏山纳湖,异步易景,既融苏州园林小巧玲珑,曲折幽深的艺术特色,又具脉接七十二峰,波连三万六千顷的粗犷气魄。整个园内厅堂轩榭、廊舫斋馆,花径曲桥,散落其间,与天然山水浑然一体,风光旖旎,令人心旷神怡!
其主建筑为”镜湖厅”,雄视于层林山水之间,端庄典雅。凭栏远眺,青山为背,绿水铺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确能添人游兴。厅前一湖名:镜湖,四周置满假山。湖前为花园及小景,再往前就是太湖大堤,中以石桥两座连接太湖和园内环河及镜湖。人立石桥,但觉太湖碧波滔滔,近在脚下,远处水天一色,大有海阔天空之感。
NO.2雕花楼
雕花楼
雕花楼原名春在楼,典出苏州清代诗人俞樾名句“花落春仍在”。座落在苏州东山古镇上。
雕花搂占地二亩,始建于1922年,为上海富商、东山人金锡之宅第,耗资十七万银元(合黄金3741两),历时三年才得以竣工。
整个建筑处处有精美绝伦的雕刻。以质地论,有木雕、砖雕、石雕、金雕;以技法论,有浮雕、圆雕、镂空雕、阴阳雕等。春在楼是整幢大楼的主体建筑,厅内有金雕、砖雕、石雕、木雕,其分布密度堪称天下之最。而据专家鉴赏,雕刻艺术价值最高的是正对着春在楼的砖雕门楼。它分上、中、下三栏:上栏为“八仙上寿图”,以喻寿;中栏为“鹿十景”,以喻禄(鹿与禄谐音);下栏为“郭子仪拜寿”,七子八婿,子孙满堂,以喻福。三根望柱分别雕福、禄、寿三星坐像,以示“三星高照,恩泽万代”。中坊门额是砖雕阳文“隶修厥德”四个隶书大字;左右两兜独雕“尧舜禅让”以喻德,“姜太公遇文王”以喻贤。在不足三平方米范围内,雕刻的内容如此广泛而又和谐同意,且造型古朴,结构严谨,雕工精湛,至今仍保存完好的作品,实极少见。
紫金庵
紫金庵位于东山古镇的紫金庵创建于梁陈时期,唐贞元年间复建,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
大殿左右两壁十六尊泥塑彩绘罗汉像,相传为南宋民间雕塑名手雷潮夫妇的作品;后壁八尊塑像,则是邱弥陀在明代末年增塑。
殿内十六尊泥塑彩绘罗汉像,比例适度,容貌各异,各显妙相,姿态生动;它们面部表情细腻,富于性格特征,衣褶流转自如,能表现质感。称颂它们“精神超忽,呼之欲活”实不为过。三尊大佛,形制古朴,为同类塑像中少见。观音像神态安详庄严,有唐塑“吴带当风”之势。殿内“慧眼”、“华盖”、“经盖”三宝著称于世,表现了我国古代雕塑艺术写实和传神的优秀传统,显示了古代匠师们的高超艺术创造才能。罗汉群像等彩绘装銮工艺精湛,是清朝苏州塑物彩画方面的代表作品。世人称紫金庵泥塑彩绘罗汉为“天下二堂半”之一堂,是我国雕塑美术史上少有的佳作。
NO.4天池山
天池山
“姑苏名山无多少,唯有天池形势好。四面山光施彩色,松柏常被白云绕。”清代诗人王珏的一首七言绝句,是对天池山的最好的演绎。
位于苏州西南藏书镇境内的天池山,与姑苏名山天平、灵岩一脉相连,是浙江天目山的余脉。因半山坳中有天池,故而得名。景区以山林、石景、泉水而著称,山明水秀,环境清幽,这里有水底烟云–半山中的天池清澈见底、蓝天白云、怪石嶙峋、林木葱郁,皆倒映水中,浮影若现,美不胜收。这里还有奇峰秀石:巍然兀立,状似含苞的莲花峰;形象逼真,妙趣横生的金蟾峰;峰岚缺口,奇石林立的天门嵝,让人目不暇接。
景区内最具历史文物价值的,莫过于寂鉴寺内的三座石屋石佛,据考证,三座石屋相继建于元代至正十七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此外,东西石屋内,还设有石佛,两座石佛均因石制宜,天然浑成。石屋石佛,是研究元代建筑与雕刻艺术的珍贵材料。
NO.5穹窿山
穹窿山
穹窿山景区历史悠长,集政治、军事、宗教、文化于一山,丰富的人文景观是其又一资源优势。古代大军事家孙子隐居在此,并写出了中国历史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十三篇》。清帝乾隆六次临山,留下无数鲜为人知的趣闻轶事;西汉大臣朱买臣,曾在此砍柴、读书;抗金名将韩世忠与部下更相聚于此观景赏月。全长12公里的盘山公路蜿蜒曲折,直达山顶,贯穿各个景点,著名景点有:孙武苑、朱买臣读书台、望湖园、上真观、宁邦寺、玩月台等。
穹窿山景区是我们秉承吴中区“做美太湖山水,打造吴中新城”的重点项目工程,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旅发公司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景区风貌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后的开发建设将在加强景区基础配套的基础上,更着眼于旅游景区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的合理搭配,更注重于景区文化内涵的拓展和延伸。相信随着景区的深度规划策划,穹窿山景区一定能成为一座以自然生态资源为基础,以孙子文化为主题,以宗教文化、皇家文化、休闲文化为补充的太湖第一名山、圣山。
NO.6拙政园
拙政园
此地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朝时为大弘(宏)寺。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明代弘治进士、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将其买下,聘著名画家、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历时16年建成,借用西晋文人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音:yù,<书>卖)蔬,以供朝夕之膳(馈)……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取园名。暗喻自己把浇园种菜作为自己(拙者)的“政”事。园建成不久,王献臣去世,其子在一夜豪赌中,把整个园子输给徐氏。400多年来,拙政园屡换园主,曾一分为三,园名各异,或为私园,或为官府,或散为民居,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才完璧合一,恢复初名“拙政园”。拙政园全园占地78亩(52000平方米),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现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
NO.7狮子林
狮子林
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江苏省苏州市城区东北角的园林路23号,占地1.1公顷,开放面积0.88公顷。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僧天如禅师为纪念其师中峰禅师建菩提正宗寺,元末名僧天如禅师维则的弟子“相率出资,买地结屋,以居其师。”因园内“林有竹万固,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又因中峰禅师曾倡道天目山狮子岩,取佛书“狮子吼”之意,易名为狮子林。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73岁的大书画家倪瓒(号云林)途经苏州,曾参与造园,并题诗作画(绘有《狮子林图》),使狮子林名声大振,成为佛家讲经说法和文人赋诗作画之胜地。清乾隆初,寺园变为私产,与寺殿隔绝,名涉园,又称五松园。1917年为颜料买办商人贝润生购得,经9年修建、扩建,仍名狮子林(园东为贝氏家祠、族学和住宅)。由于林园几经兴衰变化,寺、园、宅分而又合,传统造园手法与佛教思想相互融合,以及近代贝氏家族把西洋造园手法和家祠引入园中,使其成为融禅宗之理、园林之乐于一体的寺庙园林。
NO.8苏州虎丘公园
苏州虎丘公园
远古时代,虎丘曾是海湾中的一座随着海潮时隐时现的小岛,历经沧海桑田的变迁,最终从海中涌出,成为孤立在平地上的山丘,人们便称它为海涌山。“何年海涌来?霹雳破地脉,裂透千仞深,嵌空削苍壁。”宋人郑思肖的诗句形象地道出了虎丘的由来。如今虎丘虽已远离大海,人们依然能感受到海的踪影,海的信息。人们来到虎丘,未踏进头山门,就看到隔河照墙上嵌有“海涌流辉”四个大字;进山门后,一座石桥跨过环山河,桥被称作“海涌桥”;上山路旁的一些怪石,圆滑的石体是因为海浪冲刷而致;憨憨泉因为潜通大海,又被称作“海涌泉”;拥翠山庄月驾轩内立有清代学者钱大昕书写的“海涌峰”石刻。虎丘曾有过望海楼、海泉亭、海宴亭等胜景。在历代文人笔下,更可见虎丘与海的渊源,“海当亭两面,山在寺中心。”(白居易)“宝刹近城郭,峰从海涌来。”(顾瑛)“尝疑海上峰,涌起自天外。
望采纳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风俗人文网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