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资讯 / 正文

万仙山景区(万仙山景区门票价格)

发布时间:2025-11-10 浏览量:2 次 作者:admin

太行山,这座雄伟的山脉,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向往的地方。而在太行山深处,有一个被誉为“太行明珠”的地方,那就是万仙山景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秘的地方,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一、万仙山景区简介

万仙山景区位于河南省辉县市,总面积65平方公里,海拔最高处为1725米。景区以奇峰异石、清溪瀑布、古树名花、历史古迹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特色,是一个集观光、休闲、探险、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二、万仙山景区的四大奇观

1. 奇峰异石

万仙山景区的奇峰异石是其最为著名的景观之一。这里山峰险峻,怪石嶙峋,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其中,最为著名的山峰有南天门大圣峰小黄山等。

表格

山峰名称 描述
南天门 峰顶如门,气势磅礴,是通往仙境的入口
大圣峰 形似孙悟空,生动形象
小黄山 峰顶如黄山,景色秀美

2. 清溪瀑布

万仙山景区内的清溪瀑布是其另一大奇观。这里溪水清澈见底,瀑布飞流直下,声如雷鸣。其中,最为著名的瀑布有九曲黄河一线天等。

表格

瀑布名称 描述
九曲黄河 瀑布如黄河般蜿蜒曲折,气势磅礴
一线天 瀑布从天而降,犹如一条银线

3. 古树名花

万仙山景区内古树名花众多,其中,最为著名的有千年古松迎客松牡丹花等。

表格

植物名称 描述
千年古松 树龄达千年,树冠如伞,气势磅礴
迎客松 形似欢迎客人,寓意美好
牡丹花 花色艳丽,香气袭人

4. 历史古迹

万仙山景区内历史古迹众多,其中,最为著名的有玉皇顶仙人洞一线天等。

表格

古迹名称 描述
玉皇顶 传说中玉皇大帝的居所
仙人洞 仙人修炼的地方
一线天 传说中是通往仙境的通道

三、万仙山景区的特色活动

1. 徒步探险

万仙山景区内山势险峻,是徒步探险的好去处。游客可以沿着山间小路,欣赏沿途美景,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2. 摄影采风

万仙山景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前来采风。在这里,你可以拍摄到美丽的山峰、瀑布、古树等,留下美好的回忆。

3. 夏令营活动

万仙山景区还举办了夏令营活动,让青少年在亲近大自然的锻炼意志,增长知识。

万仙山景区,这座太行山中的仙境,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游览。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体验到探险的乐趣。如果你还没有来过这里,那就赶快行动吧!

万仙山景区在哪里

万仙山景区在河南省辉县市西北部太行山腹地。

万仙山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辉县市西北55公里太行山腹地沙窑乡境内,距新乡市70公里,总面积64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672米,年平均气温比山下低6度。这里群峰竞秀,层峦叠嶂,沟壑纵横,飞瀑流泉,既有雄强而苍茫的石壁景观又有妙曼而秀雅的山乡风韵,集雄、险、奇、秀、为一体。

万仙山景区由中华影视村—郭亮、清幽山乡—南坪组成,是国家攀岩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河南最美景区之一,是著名的攀岩、影视、写生、休闲避暑、户外拓展基地。万仙山被誉为太行明珠、华夏奇观,先后有《清凉寺钟声》、《走出地平线》、《倒霉大叔的婚事》、《战争角落》、《举起手来》、《天高地厚》等80多部影视片在这里拍摄。

河南省特色美食

烩面是中国十大面食之一,也是河南最有名的特色美食之一。烩面色泽白嫩,口感鲜香,一筷子下去,筋道爽口,入口柔润香醇。胡辣汤:汤味浓郁,汤色靓丽,汤汁粘稠,香辣可口,可搭配包子、油条、各种葱油饼,千层饼食用。

牛肉盒子是以牛肉为馅,面粉为皮,经过烙制做出肉盒子。成品外焦里嫩,鲜香四溢,非常美味。蛋灌饼是用鸡蛋、面粉制作的一道小吃,是河南地区的特色小吃之一,是把鸡蛋液灌进烙至半熟的饼内,继续煎烙后烤制而成。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辉县

万仙山景区的景区

由中华影视村——郭亮、清幽山乡——南坪、人间仙境——罗姐寨三个景区组成,被评为国家 AAAA级旅游区、国家攀岩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河南最美景区之一,是著名的影视写生、休闲避暑、户外运动基地。万仙山被誉为“太行明珠”、“华夏奇观”。先后有《清凉寺钟声》、《走出地平线》、《倒霉大叔的婚事》、《战争角落》、《举起手来》、《天高地厚》等 40多部影视片在中华影视村—郭亮拍摄。万仙山景区以优美的自然风光、古朴的风俗民情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同时景区正积极创建国家 5A级景区,以精品旅游品牌服务海内外游客。景区主要景点有红岩绝壁大峡谷、影视村、绝壁长廊、天池、莲花盆、白龙洞、喊泉、日月星石、黑龙潭瀑布、五峰山林海、磨剑锋瀑布、七郎峰、蚂蚁山等 200多处单体景点。郭亮是万仙山景区的主要组成部分,郭亮村,是为纪念东汉义军将领郭亮而取的村名。据载,郭亮带领兵马驻守汉王寨,官兵多次进玫不能取胜,后收买了郭亮的部将周军,周军自以为地形熟悉,用兵守住山口,企图困死郭亮,郭亮在马头山上挂起一只山羊,羊蹄下放一个战鼓,山羊不停的蹬击鼓面,发出击鼓声,郭亮以此为掩护,带兵从回逃战到郭亮休整后,转移到山西省。数日后,山羊饿死,鼓声停止,周军上山一看,原来是中了悬羊擂鼓之计,一气之下吐血而死,被埋葬在山下的周军场。这就是郭亮村的由来,悬羊擂鼓、周军场的典故皆出于此。

郭亮村现有83户,320口人,辖郭亮、另山、回逃站、不跌凹四个自然村。面积7.2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672米。据考证,自秦汉时期,就成为两省客商往来休息的驿站。1939年,太行分局派王云青(王好运)、万景祥、万景德在此开展抗日活动。他们住在村民刘玉奇家中,以贩卖牛羊、棉麻为掩护做地下工作。1941年,皮定均将军率八路军在此驻扎。辉县人民政府也曾在此短住四个月。

郭亮村位于太行腹地,房子倚山崖而建,村前咫尺是百米悬崖,村后是高耸的山峰,自古交通闭塞,出山艰难,只有一条小路通向山外,天梯是郭亮人的必经之路,720级台阶,镶嵌在200米高的绝壁上,最窄处20多公分,险要处须侧身才能通过。多少年来,郭亮人吃的油盐酱醋和日用品都是从天梯下背上来,买来的牛犊、小猪都有是从山下抱上来,长大后,却要绕道30多里经山西地界下山去卖,天梯险峻,不知有多少郭亮人失足落梯,轻者致残,重者丧命。

天梯是郭亮的生命梯,也是郭亮的苦难梯、贫穷梯。1972年,不甘苦熬的郭亮人在党支部书记申明信同志带领下,向绝壁要生路,要通道,全村挑选出13个青壮劳力,组成突击队,用土专家、土办法在红岩绝壁上测出隧道线,聚在天梯下举拳面壁,发誓要凿穿绝壁,打出通向山外的大路。当时的民谣说:“层层石阶级级险,辈辈出山步步难,悠悠岁月年年走,嘘嘘喘息声声叹,赳赳硬骨拳拳心,叮叮铁锤当当钎,铮铮盟誓谔谔言,爷爷不叫孙孙攀。”

修路没有钱,全村卖牛羊,卖药材,卖山果筹资。突击队员每天的伙食费只有1角4分钱,一日三餐喝玉米粥配自家腌的老萝卜。在无电、无机械的条件下,凭手工用五年的时间一锤一钎的凿出1250米长,6米宽,4米高的隧道,开出石方26000产方米,打秃钢钎10多吨,打烂铁锤上千个。上至70岁的老人,下至十几岁的娃娃轮流上工地,清理石碴,人人肩头成茧,十指流血。在工程最困难的时候,辉县教育局100多名教职员工在局长原永同志的带领下赶来援助,加快了工程进度,1977年5月1日竣工通车,郭亮洞是南太行第一个横穿绝壁的隧道,号称太行隧道之父。郭亮隧道外侧的35个天窗,当初是为了便于排碴,如今成为通风透光的观景台。真是:十三壮士出郭亮,抡锤执钎凿太行,打通天堑破石壁,横断千仞穿一廊。郭亮洞被人称为绝壁长廊。国外朋友来郭亮采访,称绝壁长廊为世界第九大奇迹。郭亮洞的开通,为郭亮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末,有40多部影视剧在此摄制,郭亮村被誉为“华夏影视村”。全村群众多次在剧中担任群众演员。许多农家收藏着道具、图片、资料。谢晋、于本正等在郭亮长住数月,并留下墨宝。村里还保存着谢晋居住的房子和用过的物品。在农家留宿,可以看到在郭亮拍摄的影视剧光碟,可听乡亲们讲述导演、演员和拍摄中的趣闻。

当初,郭亮人在开凿绝壁长廊的同时,从山下背沙子、背水泥筑坝修建了郭亮水库,坝高39米,蓄水量9万立方米,成为太行山上最高的一池碧水,被人称为天池,水清见底,倒影青山。在郭亮村内可看到汉柳、红石桥、华山石人、龙王庙、谢晋居、红龙洞、魔岩石画、白龙洞、三叶虫化石等景点,向南沿绝壁行走可看红岩大峡谷全貌,看千米绝壁长廊的雄姿,看雪山潭瀑布的落差,向北在马头山观景台遥看万仙山座座秀峰翘首云天,浓雾天气还可看到罕见的佛光景象,再往北可攀爬天梯,可在凌晨观云海日出,可到大黄窑内看古人在绝壁上打下的30多根木棒,可沿着台阶登临山顶去看五行洞、莲花盆、观音床,聆听优美的神话传说。郭亮村有69家家庭旅馆,有郭亮宾馆、郭亮山庄、翠崖仙居三个宾馆。如果把万仙山比做一幅优美的水墨画,南坪却给这幅画平添了几分生机,几分妩媚。从旅游的眼光看南坪,是一个景点,从村政村务看,它是一个行政村,有11个自然村组成,每一个村都很小,有的只有3户人家,一座座石头房子像星星一样点缀在万仙山南侧的沟沟坡坡中。南坪面积大,景点多,每一次到南坪总觉得不知从哪条路走才好,最合适的路线应该是沿着小双沟步道一直往里走,路过小双村会看到一棵大叶榆树,树干高8米,胸围2.1米,树冠高约20米,这棵榆树长了多少年,谁也说不清,人们称它为唐榆,树下面有一盘石碾,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分区司令员皮定均率部曾在此驻扎,百姓用此碾为八路军碾米面,皮定均将军曾推过这盘碾。民谣说:“八路健儿战太行,农家倾缸筹军粮。追忆当年艰难时,古榆石碾情意长。”沿着小双沟再向里走,就到了磨剑峰瀑布跟前,磨剑峰瀑布高120多米,是万仙山里最高的瀑布,飞流而下的河水变成了一缕缕、一丝丝水线,让人觉得不像一挂瀑布,而更像一束飘丝。磨剑峰是指一个离开绝壁的山峰,从远处看犹似刀劈而开,这座山峰是地质变动而形成,古人却由此编出了许多故事,据说是沉香劈山救母在此磨剑。又说是光武帝刘秀被王莽追杀在此磨剑试剑留下痕迹,试剑时声震如雷,惊得一条鲤鱼从瀑布下冲天一跃,落在峰顶,被后人称为鲤鱼石。

从磨剑峰沿栈道而上,可在河谷中看到一块巨大的圆石,被人称为神龙石,据传,沉香劈山救母,与舅舅二郎神决斗,二郎神用神弓射出弹丸,被太白金星空中收回,放到此处。又说是,玉帝召见红、白、黑、黄、青五龙聚会,达成治水公约,刻在此石上,石上留有五龙的痕迹。神龙石旁边的小村庄叫马庵村,相传,王莽追杀刘秀时,一武将见此处土地肥沃,风景优美,落伍留在此地,用石头垒成石庵作为马厩,垦荒植谷,娶妻荫子,世代繁衍。从马庵村向南步行两小时可直上太行山主峰王莽岭,向东可登上万仙山四大古寨之一的铁打寨,去观看古寨残留的石墙、石阶、石房废墟。

从马庵村绕过五峰山就到了丹分村,五峰山万亩松林是六十年代初栽的人工林,南坪人在老支书崔电亮同志的带领下,抡镢头挖坑栽松籽,苦干二十余年,荒山秃岭郁闭成林,五峰山林海空气湿润,被誉为“太行氧吧”,崔电亮同志是全国劳动模范,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有人写诗赞美南坪人:“躬腰刨坑二十年,汗浸松籽千百万,艰难创业化浓荫,绿山更比移山难。”丹分村的由来,据说是秦汉时,山西河南分省划界,两省在此交接分单,后人反其音念丹分。

丹分村有一个打豹英雄,1959年冬天,青年农民杨富山在黄龙洞下的山崖上赤手空拳与一只豹子搏斗,豹子撕破了他的头皮,抓破了他的胸脯,他用力把豹子摔下山崖,豹子受了重伤,被后来的群众打死。那只豹子重60公斤,首尾长达2.6米,豹皮豹骨捐献给了国家,辉县市人民政府给杨富山授予打豹英雄的称号。近几年,丹分周围山上的植被一年比一年好,豹子、狼、狐狸、野猪时有出没,杨富山的儿子杨林秀养的山羊被豹子叼走好几只,可杨林秀把豹子当作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他说:时代不同了,不能再伤害豹子了,真是:“前辈打豹是英雄,后辈护豹落美名。”

从丹分村一直往西走,就是黄龙洞,洞口有一潭清水,可乘船进入洞内,洞内钟乳石形态各异,石瓮、石罐、石缸排列有序,细细浏览,可悟出水滴石穿,岁月悠悠的真谛。从黄龙洞下山可直达黑龙潭瀑布,黑龙潭水是从双龙泉流过来,瀑布落差60多米,水量随季节变化,历经岁月,瀑布在石板上冲击出一个深潭,水面40平方米。黑龙潭瀑布虽然落差不太高,但它具有太行瀑布的鲜明特点,瀑布的壑口有2米多深,上宽下窄,呈梯形口,这是经过多少万年的冲刷而成,瀑布的中间那一片红色的岩石光滑亮丽,光洁度可与最好的花岗岩石材比美,这是年复一年冲磨的结果,是名符其实的水磨石。黑龙潭有多深呢?1998年夏天,南坪村请某部潜水员来探测水深,因潭底呈螺旋状,不能下潜,无法测准深度。

离开黑龙潭,走出龙潭沟,在停车场旁边可以看到日月星石,1995年,村民宋运林建房凿石,见石上清晰地显着太阳、月亮、星星的图像,老支书崔电亮把这块石头保存下来,作奇石观赏。日月星石属沉积岩,石内有这种图像实属罕见,此石是万仙山的镇山之宝。有人写诗赞曰:“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三宝精华聚南坪”。1999年,某市公园愿出巨款买走这块石头,村里人谢绝了,真是黄金有价石无价。

在日月星石的正北面有一座高89米,游离绝壁28米的孤立石峰,犹似身披盔甲的武士,这就是被称为万仙山守护神的将军峰,将军峰的旁边是练习攀岩的最佳点,1996年,全国第四届攀岩锦标赛曾在这里举行,引来国内外攀岩运动员。从日月星石往西沿着通天河沟可到达山西省的昆山村,这是一个倚山旁水美丽古朴的小山村,到万仙山的许多游客都喜欢跨越省界到昆山村游玩。从昆山村向北走500多米可看到清嘉庆年间竖的省界碑,沿着绝壁再往北走4000米,就是郭亮村。据传,隋唐时期一位叫罗桂香的女将军在此山上筑寨练兵,称为罗姐寨。直到现在,山西一些剧团还在演唱罗桂香的戏。罗姐寨里还有围墙、石阶、房基完整的保存着,罗桂香部下的南营,后来成为南窑村,部下的北营成为北窑村,训马练兵的跑马场成了庄家地,至今还完整的保存着。罗姐寨位于万仙山景区的最北边,面积6.5平方公里,最高山峰蚂蚁山海拔1672米,是万仙山里最高的山峰,罗姐寨有南、北窑、桃花沟、上封丘、葫芦把5个自然村,60户人家,170口人。

上罗姐寨要攀爬500多米高的山峰,古寨设在一个平坦的山峰顶上,登临山顶可环视罗姐寨景区全貌,从罗姐寨向北可看到鸡冠峰,沿三蟒爽到山西省界内,向北是风景秀美的桃花沟。桃花沟内有10几间农舍,石墙青瓦,石院柴门保留着古老山村的风貌,沟内长满了野桃树,每年早春,冰雪未消,满山遍野盛开山花,风吹来,花瓣纷纷,是名符其实的桃花沟。再向西走是明朝嘉靖年间一处寺庙的遗址,旁边是银龟驮杏景点,一座灰白的巨石,形状极似乌龟,背上长着一棵老杏树,石下有一米多深的凹龛。再往北走爬上一面山坡,可以看到蜘蛛窝的全景,在一块高6米,宽3米的青石板上清楚的凸现出石纹,似蜘蛛爬过的脚印,村里人传说古的时候这里曾经是一个蜘蛛洞,洞里的蜘蛛吐出的丝向绳子那样粗,结成的网把往来的人畜都吃光了,玉帝派火龙与蜘蛛精搏斗,雷劈山崖,劈死了蜘蛛,却留下了蜘蛛的足印。

神话归神话,蜘蛛窝其实是一种地质现象,需要地质学家给予科学的解释。从蜘蛛窝爬上去就登上了盘龙山,从盘龙山向西拐可登上蚂蚁山。蚂蚁山以蚂蚁多而出名,蚂蚁的颜色发红,人畜在山上行走,不敢停留,一停下来,蚂蚁就峰涌而上,咬得鲜血直流,有人把一只鸡捆在山上做试验,只用一天时间,被蚂蚁咬得仅剩下骨头。蚂蚁山上几乎看不到野兽,很少看到鸟儿,可见蚂蚁之凶残,这一奇特的自然现象至今是个谜。从罗姐寨向南走,沿绝壁前行,可看到孙膑泉,在风化岩石中有几个圆形的小洞,洞口流出泉水,据传,孙膑和涓在此演练,兵马无水可饮,孙膑用枪在此戳出几个洞,流出了泉水。孙膑泉的奇妙处不在泉水大小,而在那么远那么深的洞是怎么形成的。从孙膑泉往北走,可看到一座孤立的山峰,挺拔而起,高150米,与岩壁间隔不到20米,当地人称它为丘山,外地人叫它南天一柱。但据老年人说,在很早以前,丘山顶上长着一棵老首乌,根块像人一般大小,长出的藤蔓几十丈长,从山顶垂落下来,风一吹发出巨响,人们叫它山神鞭。后来,黄河下游一带发生瘟疫,鞭梢没有了,山神鞭的故事还在传着,有的人仍称它为山神鞭。

再往南走,可登上汉王寨,汉王寨是一座孤立的山峰,山头平坦有5000多平方米,长满了松柏树,山头四周是悬崖峭壁,东西两侧只有一条台阶,据传说,汉代时期,一将领带着大量珠宝在此落草称王,沿山头四周垒砌了围墙,后因内讧自相残杀。珠宝被埋在山上,只留下几句暗语,“东石缝西石缝,十二皮箱两石缝”。自古以来,吸引了豫晋两地不少人来此探宝,仍有人带着先进的探测工具上山寻宝,据老辈人说,曾有放羊娃在山上捡到过金块。汉王寨里的石房全部倒塌,从一个个石堆的间隔看,至少有十几座房子,山顶中间有两个小庙,前后排列,前面的小庙前有一块石碑,可清楚的看出是明朝所刻,后面的石碑已风化的难辨字迹。汉王寨东门的台阶还完好的保存着。从汉王寨一直向西顺山势而上,也可到莲花盆、观音床跟前,如果沿绝壁继续向南走,翻过一道横岭就进入了郭亮景区。罗姐寨景区“养在深闺人未识”,是因为地势偏僻,道路不通。作为风景区,晚一步开发的罗姐寨完整的保留着古朴的自然的村容村貌,村街小道,在袅袅炊烟中,村民们还固守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老生活方式在青山绿水中安静的过着仙界中的生活。万仙山的整体规划给了罗姐寨机遇,全村从2001年冬开始自己动手扩修道路,用了两年时间修成了一条9公里长,3.5米宽的水泥路。2009年9月份正式通车,接待游客,国庆节期间罗姐寨接待了第一批客人。万仙山风景区已决定要集中力量打通郭亮至罗姐寨的道路,使罗姐寨各个景点与郭亮、南坪各景点连为一体,游客沿绝壁行走尽请观赏万仙山秀丽山色。

万仙山旅游攻略是什么

1.坐车:

新乡到万仙山景区的乘车路线:

新乡汽车总站(火车站南临)—辉县

早上:6:30—19:30

每五分钟一班对发,途径50分钟到达辉县汽车东站。在辉县汽车东站换乘赴景区的中巴车

辉县百泉车站——万仙山景区车次:上午:8:00、

10:00;下午:13:00、

15:30

万仙山到景区到新乡的返程车次

万仙山景区——辉县车次:上午:6:00、9:30

;下午:12:00、14:30

百泉车站或辉县客运总站——新乡(每6分钟一班车)

2.住宿:

建议住在景区内,买过门票后,先去看宾馆条件,万仙山好多农家的住宿条件还是可以的,淡季住宿50-60元,还带单独卫生间可以洗澡,还有空调房。

万仙山精品路线推荐:

河南性价比最高的二日游景区

3.两日内可尽览:世界第八大奇迹中华著名影视村神秘溶洞峡谷奇观三大瀑布次生原始森林等

一日游:

A线:日月星石—将军石—黑龙潭瀑布—白龙潭瀑布—丹分沟—五峰山林海—磨剑峰瀑布

B线:绝壁长廊—天池—崖上人家—红岩绝壁大峡谷—乳泉门—影视村{谢晋居}—喊泉—瑶池—白龙洞{自费10元}—豫晋碑—通天河瀑布

红色旅游专线:盘山公路—五峰山林海—绝壁长廊—天池—辉县抗日县政府遗址

户外运动线路:

A线:绝壁长廊—天池—影视村{谢晋居}—炮楼—天梯

B线:绝壁长廊—天池—影视村{谢晋居}—观景台—不碟凹—友谊峰—日月星石

C线:日月星石—黑龙潭瀑布—丹分沟—五峰山林海—磨剑峰瀑布

休闲两日游:

D1:世界第八大奇迹之绝壁长廊—天池—崖上人家—红岩绝壁大峡谷—红石桥—乳泉门—中华影视村郭亮(谢晋居等)—鸳鸯石—喊泉—瑶池—白龙洞(自费10元)—珍珠泉—豫晋碑—通天河瀑布

D2:清幽山乡南坪—日月星石—将军石—黑龙潭瀑布-白龙潭瀑布—峡谷奇观丹分沟—五峰山林海之次生原始森林—悬空栈道-磨剑峰瀑布

景区开通了手机(移动、联通)、有线电话服务,精品景点区有公共电话和IC卡电话。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风俗人文网

原文链接:https://www.aimoidc.com:443/lvyouzixun/21795.html

标签:
关于我们
扫码关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36842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