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资讯 / 正文

青海湖游记散文(青海湖游记散文精选)

发布时间:2025-09-24 浏览量:7 次 作者:admin

在青藏高原的怀抱中,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青海湖。它不仅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更是地球上最大的高原湖泊。我有幸在金秋时节踏足这片神秘的土地,亲身感受了青海湖的壮丽与宁静。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青海湖的波光粼粼之上,如同给这片大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我站在湖边,迎着微风,聆听着湖水与岸边的低语,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画卷之中。

(一)碧波万顷,天地共舞

青海湖的面积达4583平方公里,湖水清澈见底,湖岸线蜿蜒曲折。据《中国湖泊志》记载,青海湖的湖水含盐量较高,因此形成了独特的咸水湖景观。站在湖边,远望湖面,只见碧波万顷,仿佛与天空融为一体。此刻,我仿佛看到了天地共舞的壮丽场景。

(二)鸟岛奇观,生命的奇迹

青海湖的鸟岛被誉为“鸟的王国”,每年都会有数十万只鸟类在此栖息繁衍。据《青海湖鸟类》一书记载,这里生活着黑颈鹤、斑头雁、赤麻鸭等多种珍稀鸟类。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在鸟岛上时,成千上万的鸟儿纷纷从巢穴中飞出,在天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这一幕景象,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奇迹。

(三)湖畔人家,诗意栖息

在青海湖的湖畔,有着许多藏族人家。他们世代居住于此,与这片土地相依为命。据《青海湖畔的藏族村落》一书记载,这里的藏族人家过着诗意般的生活。清晨,我漫步在湖畔的小路上,看到炊烟袅袅升起,听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意。

(四)神秘传说,探寻历史

关于青海湖,流传着许多神秘传说。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青海湖的传说”。据传,在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因地震而形成湖泊。而湖中的神鸟,则是守护这片土地的使者。这些传说,让我对青海湖的历史充满了好奇。

(五)守护生态,共筑美好家园

青海湖是我国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青海湖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治理。据《青海湖生态环境保护报告》显示,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作为一名游客,我深感责任重大,要积极参与到保护青海湖的行动中来,为这片美丽的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在青海湖度过了美好的时光。当我离开这片土地时,心中充满了不舍。青海湖,这片神秘而美丽的土地,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让我明白了生命的可贵。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青海湖会继续绽放出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更多的人前来探寻、守护这片美丽的家园。

在这篇游记中,我通过描绘青海湖的壮丽景色、讲述鸟岛奇观、展现湖畔人家的诗意生活、探寻神秘传说以及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力求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青海湖的美丽与神奇。通过引用权威资料,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使读者对青海湖有更深入的了解。希望这篇游记能够为读者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

青海湖,圣洁的湖散文

到了青海,不去青海湖,那是无论如何说不过去的。此次去青海,我就是奔着青海湖而去的。因为它就是青海的象征,就是青海的一张自然名片。

在到达西宁的当天晚上,导游告诉我们说,青海湖气温很低,估计这个时候也就是3至5度,尤其是途中经过的日月山,由于海拔高,不但气温低,风还非常大,所以呢,明天去的时候一定记得多穿些衣服,别着了凉。这次出来我只带了短衣,听导游这么一说,吃罢晚饭,我和同事小魏只好从住处三江源宾馆打车去市中心买秋衣。在这个六月中旬的夏季时分,要想买到一件秋衣其实是不可能的事,我们俩个在街上转了个遍,也没有看到一件秋衣。没有办法,小魏只好将就买了一件花格子长袖T恤,我买了一件运动卫衣,我们终于有了御寒的衣服了,心里感觉踏实了许多。

我们七点叫早,七点半从宾馆出发,在期待了一个晚上,我们终于向青海湖进发了。当汽车行驶在青藏公路的时候,我的心情开始变得激奋起来。青海的夏季不像我们内地来得那么热烈,阳光淡淡的,空气里夹带有丝丝的凉意,感觉就像江南十一月份的天气。

导游说,我们的汽车正行驶在黄土高原上,等过了日月山,就进入了青藏高原了。在我们经过日月山的时候,导游安排我们作了短暂的停留。正如导游说的,日月山的气温真的很低,还刮着冷冷的风。即便是穿上在西宁买的运动卫衣,我仍然感觉到丝丝的寒意。停车场有藏民兜售各种民族饮品,我们刚一下车就有藏民上前问我们是否需要租用大衣。我们顶风走上日月山,山下是淡黄的草原,山顶上插有五颜六色的经幡,风吹幡响,犹如藏民在昼夜不停的在诵经。

过了日月山,我们就进入了青藏高原。车窗外是无边无际的草原,低低的泛黄的草,还有星星点点的牛羊,这样的画面如同复制了一般在我面前一次又一次掠过。这就是我读中学时在心里默念过无数次的青藏高原吗?有点像,又有些不像。我在想:还是想象中的青藏高原美丽许多。

正在我心存疑或的时候,导游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跟我们介绍说,看青海湖最好的季节是在每年的七月份。每年七月前后,青海湖一带,正是油菜花大量盛开的时候。一片片浓艳的黄花,紧围着青海湖大半圈湖岸,足有百万亩。在高原深蓝的天空下,金灿灿的繁花,一簇簇,嵌镶在湛蓝的青海湖岸上,无际无边,就像一片黄色的海洋。只可惜,我们没有这样的福分观看到这样美丽的景致。不过,错过了油菜花开也没有关系,导游说,来青海湖任何时候都有它的美丽。

随着汽车的行进,我们离青海湖越来越近了。透过玻璃窗,路的前方开始出现一大片蓝色,这时,有同事惊呼说:看到了,看到了,青海湖!是的,我看到了,前方天边有海的颜色,淡淡的、蓝蓝的、像天上的云,如青花瓷上的彩。当汽车在景区餐馆停下的时候,我们便迫不及待的跳下车,一个个青海湖扑去,急得导游赶紧叫住我们说,大家别急!我们先吃中饭,然后再看青海湖。远去的同事一个个又无奈地回到了餐馆,草草的吃完饭,然后急急的走进青海湖景区。

在没有来青海之前,青海湖就已经在我心中深深的扎了根。不过,那个时候青海湖于我只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没有具像,也不带更多的感情。只知道它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是大的咸水湖。如今身临其境来到青海湖,我才真正感受到它的温情与美丽。静静的站在湖边,眼前是一片的蓝,湖水是那么的清澈,弯下腰,掬一把湖水送入舌尖,有淡淡的咸味在口腔里弥漫开来。远处的湖面上空有几只海鸟在飞翔,洁白、轻盈,那应是守候青海湖的精灵。这里没有商业,没有买卖,没有尘世的喧闹,四周是如此的.安静,甚或有一种别样的孤寂。漫步在青海湖步,静心聆听湖水的声音,内心一片圣洁。眼前的湖水,在烟波中起伏荡漾,在阳光下变幻着深深浅浅的蓝,每一种颜色的淡出和淡入仿佛都和应着自然的声息。在这里,不想漂泊、不想惆怅、不想恩恩怨怨的纠缠,不想生生死死的烦忧。此时的心情就如禅定般充盈而淡然。世世生长的马兰花,安静的守候在碧蓝的湖畔,冬枯夏长,花香满湖。

青海湖就像一位隔世的女子,超凡脱俗,纤尘不染。她在高原独守一份千年的宁静。

这时候,我想起了王洛宾的一首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

有位好姑娘

人们走过了她的帐房

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我愿做一只小羊

跟在她身旁

愿她每天拿着皮鞭

不断轻轻打在我的身上……

我仿佛看到一位赶着羊群的姑娘正微笑着向我走来,她的眼晴是那么的清澈,就像青海湖的水,幽蓝幽蓝……

迷人的青海湖是散文吗

是散文。

文学体裁一般按四分法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散文一类,是指小说、诗歌、戏剧文学之外的一切文学体裁。它的范围很广,属于抒情类的抒情散文可以归入这一类,属于叙事类中的游记、杂记、报告文学、传记等也可以归入这一类,甚至还包括夹叙夹议的杂文、小品等。

布达拉宫游记散文_布达拉宫游记散文欣赏

住进布达拉宫,就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是世间最美的情郎。下面是有布达拉宫游记 散文 ,欢迎参阅。

布达拉宫游记散文:达拉宫

布达拉宫可以说是最能代表西藏的象征,怎么评价它也不过份。去西藏不去布达拉宫,等于没有去西藏。

布达拉宫座落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中心、古城西北约2公里的红山上,最高处海拔3767.19米,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代宫殿。

布达拉宫由红山南麓奠基,缘山而上,依势迭砌,从平地直达山顶,几乎占了整座玛布山(红山)。布达拉宫高117米,东西长360米,外观13层,实为9层,面积约12万平方米,殿宇巍峨,金顶辉煌,共有佛堂、经堂、灵塔殿、习经室15000多间(按西藏建筑计算办法以柱计算)。整个建筑系石木结构。用块块方石垒砌,高大宽敞的殿堂墙上绘有各种色彩鲜艳的壁画,室内陈设有几十万个用金、银、铜、玉和檀香木等雕铸的大小佛像,造型生动。集中体现了藏族人民高度的建筑成就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就是世界 文化 遗产之一――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游记散文: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是天上的宫殿。它的前面是宽阔的广场,后面是一座娱乐、休闲的公园,在西藏叫“林卡”。它在一座高高矗立的红山上。它很古老,是唐朝修建的。居然有一千间房子!布达拉宫还分为红宫和白宫,很奇怪吧?在夕阳的照耀下,布达拉宫会发出耀眼的金光,真美!

布达拉宫是中国的骄傲!宫殿里拥有无数珍宝:有闪闪发光的黄金珠宝;有高贵稀有的翡翠玛瑙;有价值连城的文物古董;有神秘莫测的佛像灵塔;还有精美绝伦的壁画经书,确实是无与伦比,真让人眼花缭乱、惊叹咋舌。

当所有的人站在布达拉宫上面,可以俯瞰全城,一片蓝天,一脉雪山,一条河流,幢幢高楼,棵棵大树,和着灿烂的阳光绘成了一幅“高原城市图”。

朋友啊,难道布达拉宫不算是中国的骄傲吗?

布达拉宫游记散文: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俗称“第二普陀山”,屹立在西藏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红山上,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最初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的,17世纪重建后,布达拉宫成为历代__喇嘛的冬宫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

整座宫殿具有鲜明的藏式风格,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布达拉宫中还 收藏 了无数的珍宝,堪称是一座艺术的殿堂。1961年,布达拉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4年,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公元641年布达拉宫由吐蕃松赞干布兴建。当时修建的宫殿有999间,加山上修行室共1000间,后因雷击和战乱受严重破坏。1959年以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布达拉宫的维修和保护,除常年拨给专门维修经费外,1988年国务院决定拨出巨款对布达拉宫进行大规模的维修,并于次年10月隆重开工,在藏汉族工程技术人员的团结协作下,工程历经五年,胜利竣工,布达拉宫这一民族文化瑰宝,以新的魅力,吸引着千千万万的国内外游客。

布达拉宫外观13层,高110米,自山脚向上,直至山顶。由东部的白宫,中部的红宫组成。红宫前面有一白色高耸的墙面为晒佛台,在佛教的节日用来悬挂大幅佛像挂毯。

布达拉宫整体为石木结构宫殿外墙厚达2~5米,基础直接埋入岩层。墙身全部用花岗岩砌筑,高达数十米,每隔一段距离,中间灌注铁汁,进行加固,提高了墙体抗震能力,坚固稳定。

布达拉宫游记散文:漂泊在布达拉宫

公元二0一二年八月二十四日清晨,不经意实现心中夙愿,进藏,朝觐布达拉宫。

站在山脚,抬头仰望,眼前就是宏伟壮丽的布达拉宫,虔诚和敬畏之心驱策我拾级而上。沿着历代__喇嘛的足迹,我默念着哦玛尼玛尼呗呗弘,扶着厚重粗朴的宫墙,追寻活佛的灵魂。

五世__喇嘛罗桑嘉措建立的白宫,还是1300多年前的模样,作为活佛日常办公、修行和住宿的场所,只有维护,没有增减,每一间楼阁都不曾改变。宝座上,活佛曾经身披的衣物散发着神圣的气息,曾经读过的经卷还摆放在修行的斗室。千百年来,佛前的长明灯从没有熄灭。我仿佛看到了您正在撩拨灯芯,添加酥油,那如豆青灯,照耀着您不倦的容颜。

盘腿坐在您的经房,闭上眼睛,听磬声缭绕,闻梵音弥漫,我不忍撤步、心静无娱。睁开眼睛,是您在香雾中指点迷津。

来到红宫,我在每一尊佛前伫足祈祷,重复着不变的诉求。我想,您是不会觉得烦腻的,因为您一定知道我只为让您印象更加深刻。年轻的喇嘛将一件件法器擦拭得一尘不染、明净照人。满墙的经格中,古老的经卷整齐的陈列,我把额头抵在经格上,感受您遗存的温暖。

看着那些高大、圣洁的灵塔,我知道你不在其中。青海湖畔,你留下了最后的佛影。你是活佛,却眷念人间。你本该为众生抄写经书,却为一个人写下无数的 情书 。你写尽俗世最浪漫的情愫,我品出佛心最挚热的情音。彩蝶翩然醉花径,我自相随堕凡尘。看着世间最美的樱花,自有一袭淡雅,自此无花开放。佛,也总是要有一个角落让自己沉沦,只是我也沉沦在了和你一样的角落。

那一天,真的转过了所有的经筒,不为触碰你的指尖,只为你平安幸福。

看过布达拉宫游记散文的人还看了:

1. 布达拉宫游记散文

2. 布达拉宫散文

3. 西藏感悟散文

4. 布达拉宫的夜景散文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风俗人文网

原文链接:https://www.aimoidc.com:443/lvyouzixun/5973.html

标签:
关于我们
扫码关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36842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