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资讯 / 正文

小浪底(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发布时间:2025-09-24 浏览量:6 次 作者:admin

小浪底,一个听起来充满诗意的名字,却承载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历史与辉煌。自1991年开工以来,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历经20年的艰苦建设,于2011年全面建成。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土石混合坝,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不仅实现了防洪、发电、灌溉、航运等多重效益,更成为我国水利工程的典范,为世界水利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一、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背景

1.地理环境与水文条件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黄河中游的峡谷地带。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但同时也是洪涝灾害频发的地区。为了解决黄河流域的防洪、发电、灌溉、航运等问题,我国政府决定建设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2.国内外水利工程建设经验

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葛洲坝、三峡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这些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施工难度大、投资成本高、环境保护压力大等。为了总结经验、创新发展,我国政府决定建设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二、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特点

1.技术创新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我国科研人员攻克了一系列世界级难题,如大坝设计、施工技术、材料创新等。其中,土石混合坝技术为世界首创,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2.环境友好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水质净化等。工程建成后,为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了有力保障。

3.经济效益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实现了防洪、发电、灌溉、航运等多重效益。据统计,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减少洪涝灾害损失数十亿元,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启示

1.科技创新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关键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成功,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要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攻克世界级难题,提高工程质量。

2.环境保护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任务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3.国际合作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途径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过程中,我国积极与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接轨,为世界水利事业做出了贡献。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水利工程的奇迹,它不仅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更为世界水利事业树立了典范。在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发扬小浪底精神,推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小浪底的来历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干流上的一座集减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现已以她雄伟壮观的坝体和风景秀美的库区风姿吸引着海内外宾朋的到来。小浪底是黄河南岸紧邻黄河的一个小山村,这个原不见经传的小山村由于枢纽工程的修建而家喻户晓。那么,小浪底之名做早是从何而来的呢?

小浪底作为村名,早在乾隆版的《孟津县志》上就有了记载,由此推断其得名时间甚为久远。当地村民关于小浪底名字的由来有多种不同的的说法,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种:其一说是由早年在此居住的郎姓居民而得名,其二说是因黄河的变迁而得名。经过长时间的调查访问当地各方人士,搜集考证地方史志,认为前一种说法仅为民间的传说,无可靠史料证明,加之现今小浪底村民中无一郎姓居民,故而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后一种说法经过考证后认为是可靠的。

在现在的小浪底村民中仍然流传着一个“夜失丹阳”的传说。据说黄河原不流经小浪底,那时的小浪底和今天的黄河北岸的廖邬村(隶属济源市,位于小浪底下游1.5公里处)相连,叫作丹阳城。后来由于地壳变动,黄河由中条山改道太行山,一夜之间,滚滚而来的黄河水将丹阳城分为两半,其南岸只剩下一小片,就成了后来的小浪底。黄河改道后,从宁夏南流至潼关,折向东流,过了三门峡就在两山峡谷中激荡奔流,向下直到垣曲这一段,水急浪高,两岸山势雄伟称为“大山河”;过了垣曲,水势稍缓,但流经新安县,过八里胡同,也颇惊险,这一段称之为“小山河”。直到流过孟津县铁谢镇后,黄河进入下游,水流平缓,被称为“坡河”。小浪底位于鉄谢上游25公里处,是山河和坡河的过度地段。

自古以来,黄河船工,只有过了小浪底,才敢长长出一口气——大浪过了,小浪也到底啦。因为小浪底是黄河上最后一个两山对峙的峡谷,过此之后,两岸崖滩互现,河床较宽,水流平缓,过了平阔的马粪滩、王庄滩,鉄谢已经在望了。

由此可见,小浪底之名固然同黄河的变迁有关,但实出于黄河船工之口,具有黄河船标的性质,同时这个名字还蕴含着历代黄河船工的忧喜苦乐。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将过去的忧患一扫而去,这条伟大的母亲河正为她的子孙们提供着更多的财富和资源,而中华儿女治理黄河的丰功伟绩,也将由小浪底这个美丽的名字流传下来,青史永驻!

黄河小浪底在哪里

黄河小浪底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地跨洛阳、三门峡、济源三市,总面积126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296平方公里),全长175公里(上至三门峡大坝上游9公里,下至小浪底大坝36公里处)。由于该大坝位于洛阳市孟津县小浪底村,故而以小浪底命名了该工程。它由小浪底大坝、荆紫山、八里峡、三门峡大坝四个片区、13个景区、113个景点组成。310国道、207国道、连霍高速和二广高速从风小浪底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景区边缘通过,陇海铁路、焦枝铁路、洛阳机场近在咫尺,交通十分便利。风景区位于黄金旅游线路——河南“0一线”上。地跨黄河南北两岸,南岸为崤山的东北余支,西接汾、渭盆地,东临华北平原,北岸有太行山和王屋山。风景区融小浪底工程文化、山水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一体。

景区介绍

黄河小浪底水利风景区位于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处,南距河南省洛阳市40公里(小浪底大坝位于洛阳市孟津县小浪底村,距离洛阳市孟津县县城7公里),北距河南省济源市30公里。310国道、207国道、连霍高速和正在建设中的太澳高速从景区边缘通过,陇海铁路、焦枝铁路、洛阳机场近在咫尺,交通十分便利。景区又处在国家黄金旅游线路河南“0一线”的中心部位,该景区地跨南北两岸,南岸为崤山的东北余支,西接汾、渭盆地,东临华北平原。北岸有太行山和王屋山,景区是以小浪底工程为依托,以山、水、林、草为特色的

生态园林。南岸黄鹿山为该景区最高点,从这里可俯视大坝全景,又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小浪底风景区景色优美壮观。

小浪底水利枢纽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属国家“八五”重点项目,工程于1997年截流,2001年底竣工。小浪底位于河南洛阳以北40公里的黄河干流上,上距三门峡水库130公里,下距郑州花园口115公里,是黄河干流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

小浪底水库位于穿越中条山、王屋山的晋豫黄河峡谷中,库区全长130公里,总面积278平方公里。小浪底大坝截流后,晋豫黄河峡谷与库区的柏崖山、红崖山、黄鹿山等20多个风景点及雄伟的水库大坝交相辉映,形成湖光山色、千岛星布、“高峡出平湖”的自然景观,使得小浪底水库同时成为由山水自然风光和水利工程组成的大型旅游区。

小浪底水库内大量的半岛、孤岛、险峰,使自然景观近有曲折蜿蜒的河湾,远有烟色浩淼的湖面。从码美丽的小浪底

头登舟,击水搏浪,出入高峡平湖,观赏沿岸山水风光,尽情领略母亲河的风采,以景观上的美、幽、奇、胜、典满足人们高尚的享受和回归自然的追求,在风格上既有田园风情的古朴典雅,又有现代时尚的豪华气魄。

黄河三峡是小浪底与王屋山所孕育的精华,位于小浪底水库大坝上游20公里处,总面积40平方公里,是小浪底风景区的精华所在。八里胡同位于黄河中下游最窄处,两岸断壁如削,中间河水奔涌,三条峡谷各具风采:孤山峡鬼斧神工,千切壁立;龙凤峡盘龙走蛇,曲折迂回;大峪峡开阔舒展,气象万千。特别是九蹬莲花栈,九蹬九级,次第升高,望之若莲花盛开,似出水芙蓉,号称“鲧山禹斧”。而且还有隋唐古栈道、陈谢大军黄河渡等多处丰富的文化胜迹,自然人文景点多达60余处,是我国北方少有的山水景观,完全可以和长江三峡媲美。

小浪底水库截流后,已经吸引了大量慕名而来的观光游客,他们对壮美秀丽的景色赞叹不已,将小浪底誉为“小千岛湖”,认为小浪底集三峡之险与漓江之秀于一体,必将成为新兴的旅游目的地。

游览小浪底,可以由山西、河南两侧进入景区。小浪底库区总面积278平方公里,涉及山西的垣曲、夏县、平陆三个县,其中,垣曲县正位于水库回水区中段,水域面积占到库区总面积的60%。

小浪底库容

小浪底工程坝址控制流域面积69.42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2.3%。水库总库容126.5亿立方米,调水调沙库容10.5亿立方米,死库容75.5亿立方米,有效库容51.0亿立方米。小浪底工程的开发目标是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等。

小浪底工程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小浪底景区内最具特色的风景线之一。小浪底大坝位于洛阳孟津县小浪底镇,距离济源市30公里。小浪底大坝不仅是中国治黄史上的丰碑,而且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最具有挑战性的杰作,也是我国跨世纪第二大水利工程。总装机容量为180万千瓦(6台30万千瓦混流式发电机)地下发电厂房,高160米,长1667米的粘土斜心墙堆石坝,巍峨的进水塔,壮观的出水口,在不足一平方公里范围内拥有纵横交错的108条洞群等,使小浪底具备了防洪、防凌、发电、排沙等多项功能,是旅游者观赏黄河沧桑巨变的一大景观。一年一度的调水调沙活动,气势雄伟,媲美钱塘潮。水库蓄水后在大坝上游所形成的浩淼水面、曲折河巷与雄伟山势竞相生辉,构成了“北国山水好风光——黄河小浪底”。

黄河三峡,融小浪底与王屋山和荆紫山的山水文化与历史文化于一体,是景区精华之一。位于小浪底水库大坝上游20公里处,总面积40平方公里。三条峡谷各具风采:八里峡位于黄河中下游最窄处,两岸断壁如削,中间河水奔涌;孤山峡鬼斧神工,千仞壁立;龙凤峡盘龙走蛇,曲折迂回。特别是九蹬莲花栈,九蹬九级,次第升高,望之若莲花盛开,似出水芙蓉,号称“鲧山禹斧”。峡谷景观独特,兼具我国山水风光中“南雄北秀”两大特色。

河洛文化是小浪底风景区黄河历史文化的代表。位于小浪底大坝下游15公里处。河洛文化景区由汉光武帝陵、龙马负图寺、王铎故居等景点组成。王铎故居收藏有王铎书法代表作品《拟山园帖》石刻90帧,综合展示了王铎书法艺术。龙马负图寺又名“伏羲庙”,是中华人文之祖、人根之祖伏羲氏的祭祀地,更是河洛文化源头,每年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寻根问祖。汉光武帝陵是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的陵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园内现存隋唐古柏1458株,其独有的“四绝三奇”,千百年来为观者称奇乐道。小浪底

-黄河小浪底风景区是以黄河中下游水利枢纽工程、峡谷河流为主要特色,体现黄河山水风光和历史文化的大型山岳湖泊型风景区,是开展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的最佳场所。

全国一流生态旅游精品,国家水利风景区,河南省十大旅游热点景区,北国山水好风光——黄河小浪底,热情欢迎您的到来。

用时参考

1-2小时

交通

包车或自驾前往,或在洛阳火车站铁对面的长途汽车站乘坐前往小浪底的班车。

门票

60元

景点位置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

小浪底镇:小浪底镇位于孟津县境西北部,属丘陵山区,东与城关镇,白鹤镇毗邻,南与常袋乡、横水镇连接,西与新安县接壤,北隔黄河和济源市相望。全镇东西总长达16.4公里,南北宽13公里,总面积111平方公里,总人口4.2万人,11784户,耕地面积4865公顷,人均耕地0.21公顷。小浪底镇现辖28个行政村。现有党支部39个,其中农村党支部28个,企业支部1个,镇直支部10

河南小浪底景区在哪里

河南小浪底景区在哪里

1.介绍

河南小浪底景区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东北部的漕河流域,距离南阳市区约15公里,是南阳市的重点风景区之一。河南小浪底风景区以“文苑山水”、“小浪底故里”、“群峡南行”、“魂牵汉水”4大景区为主要特色,共有近30个景点。

2.交通路线

从南阳市区乘坐公交车或出租车均可到达河南小浪底景区。如果自驾前往,可抵达南阳市宛城区,再沿着指示牌前行即可。

3.景点介绍

小浪底故里是景区内最受欢迎的景点,从这里可以俯瞰漕河和小浪底大桥,还可以游览鲁迅、茅盾、郭沫若等文化名人的故居。文苑山水区是一个文化景观区,这里集合了大量的文化遗迹和自然风光。群峡南行区则是一个被群山环绕的峡谷景区,可以漂流、徒步等各种方式探索。

4.游玩建议

建议游客提前购票,避免排队等候。同时,游客需要注意安全,特别是在峡谷等危险地带。此外,景区内有多个特色小吃,可以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品尝当地美食。

5.住宿推荐

如需在景区内住宿,有多种选择。旅游度假区内有多家酒店,价格从几百元到一千元不等,游客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此外,附近还有农家乐、民宿等选择。

6.总结

河南小浪底景区是南阳市的重要景点,拥有多个特色景区和景点,不仅具有自然风光,而且融合了文化遗产和文化名人的故居等元素。游客来到这里既可以欣赏山水美景,又能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风俗人文网

原文链接:https://www.aimoidc.com:443/lvyouzixun/6095.html

标签:
关于我们
扫码关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36842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