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资讯 / 正文

镇江景点排名(镇江景点排名前十)

发布时间:2025-10-10 浏览量:6 次 作者:admin

镇江,这座位于江苏省中部的江南名城,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向往之地。这里山清水秀,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镇江有哪些景点值得一游呢?下面,就让我为大家盘点一下镇江的景点排名,带您领略这座江南水乡的魅力。

一、金山寺

金山寺,位于镇江市区西北的金山上,是江南四大名寺之一。寺内建筑宏伟,风景秀丽,被誉为“江南第一山”。金山寺始建于东晋,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寺内主要景点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等。

排名:第一名

二、焦山

焦山,位于镇江市区东北的长江之中,是一座四面环水的孤岛。焦山风景秀丽,历史悠久,是镇江的著名景点之一。焦山的主要景点有焦山寺、焦山碑林、焦山古炮台等。

排名:第二名

三、北固山

北固山,位于镇江市区西北,是镇江的三大名山之一。北固山风景秀丽,历史悠久,是镇江的著名景点之一。北固山的主要景点有北固楼、甘露寺、金山寺等。

排名:第三名

四、西津渡

西津渡,位于镇江市区西南的长江边上,是一座古老的渡口。西津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镇江的著名景点之一。西津渡的主要景点有西津渡古街、古码头、古炮台等。

排名:第四名

五、南山风景区

南山风景区,位于镇江市区东南,是镇江的著名风景区之一。南山风景区风景秀丽,空气清新,是游客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南山风景区的主要景点有南山寺、南山湖、南山公园等。

排名:第五名

六、镇江博物馆

镇江博物馆,位于镇江市区东南,是镇江的著名博物馆之一。镇江博物馆馆藏丰富,展示了镇江的历史文化。镇江博物馆的主要展品有青铜器、陶瓷器、书画等。

排名:第六名

七、镇江园博园

镇江园博园,位于镇江市区东北,是镇江的著名园林之一。镇江园博园以江南园林风格为主,园内景点众多,是游客游览的好去处。镇江园博园的主要景点有江南园林、亭台楼阁、假山流水等。

排名:第七名

八、金山湖

金山湖,位于镇江市区西北,是金山寺附近的一个湖泊。金山湖风景秀丽,湖水清澈,是游客休闲度假的好去处。金山湖的主要景点有金山湖公园、金山湖游船等。

排名:第八名

九、金山公园

金山公园,位于金山寺附近,是镇江的著名公园之一。金山公园风景秀丽,空气清新,是游客休闲度假的好去处。金山公园的主要景点有金山公园广场、金山公园游乐园等。

排名:第九名

十、镇江老街

镇江老街,位于镇江市区东南,是镇江的著名老街之一。镇江老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游客体验江南水乡风情的好去处。镇江老街的主要景点有老街古建筑、老街小吃、老街商铺等。

排名:第十名

镇江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江南名城,拥有众多值得一游的景点。以上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镇江景点排名,希望对您的旅行有所帮助。在游览这些景点的也希望大家能够深入了解镇江的历史文化,感受这座江南水乡的魅力。

镇江旅游景点排名前十

镇江旅游景点排名前十的分别是:句容茅山、镇江三山风景区、江苏茶博园、伏热花海、江苏禾木农博园、开心休博园、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中国镇江醋文化博物馆、中国米芾书法公园。

1、句容茅山

茅山景区峰峦叠嶂,云雾缭绕,气候宜人,山上景点多,有九峰、十九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胜景,是中国的一座道教名山,是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被道家称为“上清宗坛”,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美誉。

2、镇江三山风景区

镇江三山风景区是镇江最好玩的地方之一,由金山风景区、焦山风景区、北固山风景区组成风景各异的三山风景区。金山名胜古迹甚多,俯拾皆是。玲珑秀丽的慈寿塔立于金山西北山巅之上,高30米,和整个金山及金山寺配合的恰到好处。

3、江苏茶博园

园内有40多个主题景点,已形成了两条“茶”旅游线路:一条是由习茶院、茶叶知识长廊、茶与健康长廊、竹长廊、天下第一壶、茗苑广场、百茶园、百竹园、百药园、茶史馆、茶学院等多种景观组合而成的茶竹林科普文化景观。

4、伏热花海

伏热花海,不容错过。伏热花海是一座以“缤纷花海,亲子乐园”为主题的花卉亲子植物园区。花卉造景借鉴北海道花海景观风格,依托江南丘陵地貌建设纯美花卉景观。

5、江苏禾木农博园

江苏禾木农博园是集实习实训、科研开发、生产经营、科普教育、农业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农林科技示范园。

6、开心休博园

开心休博园由开心乐之岛、动物园与农趣园融合而成,是镇江好玩的游乐园。开心乐之岛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有摩天轮、惊险大摆锤、狂欢交响曲,以及为小孩子们打造的游乐区。

7、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

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分为老码头文化园、小码头民俗历史文化街区、环云台山商业步行街、云台山景区、伯先公园、镇江博物馆。

8、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

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是镇江好玩的景区,素有“林麓之美,峰峦之秀,洞壑之深,烟霞之胜”四大奇景,主要景点有观景台、拜经台、秦淮之源、天龙福地广场、山龟听经、慈舟墓、将军洞、隆昌寺。

9、中国镇江醋文化博物馆

中国镇江醋文化博物馆是一个集文化遗产保护、科普教育、工业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主题展馆,分醋史馆、老作坊、陈列馆三大主体展馆,以及一个体验馆。全馆采用声、光、电等现代表现形式,全面展示醋文化、解读醋文化、品味醋文化。

10、中国米芾书法公园

中国米芾书法公园占地面积450公顷,根据场地自然特征和景观特色,分为书法体验区、书法展示区、书法教研区和文化休闲区四大功能区域。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镇江市

镇江景点排行榜前十名

镇江旅游景点排名前十分别是:镇江三山景区、茅山风景区、镇江市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镇江博物馆、镇江市中国镇江醋文化博物馆、镇江南山风景区、江苏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天地石刻园、中国米芾书法公园、江苏南山国家森林公园。

1、镇江三山景区

镇江三山景区由金山风景区、焦山风景区、北固山风景区组成,三山形态各异,景观独特,以长江为纽带,互为对景,水光山色,江山相映。金山以绮丽著称,寺宇金碧辉煌,肩摩踵接,一塔拔地而起,直指云天,无论近观远眺,总见寺而不见山,向有“金山寺裹山”的说法。

2、茅山风景区

茅山位干江苏省句容市,以它的道教圣地而著称,是中国的一座道教名山,是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被道家称为“上清宗坛”,有“笛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美誉。茅山景区有九峰、十八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胜景,主要景点有茅山道院九宵万福宫、乾元宫、华阳洞等。

3、镇江市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

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位于镇江市润州区西津渡街,是中国历史较久、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古渡历史街区,也是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所在,景区包括五十三坡、待渡高、观音洞、救生会、老码头文化园、民国遗迹、卷门、蒜山、铁柱官、西津雅苑、小码头遗址等。

4、镇江博物馆

镇江市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现在的馆舍落成于1890年,占地70余亩,西依云台山麓,北邻浩荡长江,东毗西津渡古街,是英国在中国沿海沿江建造的最早的领事馆之一,共5幢,建筑风格为东印度式。

5、镇江市中国镇江醋文化博物馆

中国镇江醋文化博物馆是国内首个专业性主题醋文化博物馆,也是镇江市第一个集文化遗产保护、科晋教育、工业旅游等功能丁一体的主颗展馆。博物馆分醋史馆、老作坊、陈列馆三大主体展馆,以及一个体验馆。全馆采用声、光、电等现代表现形式。

6、镇江南山风景区

南山风景名胜区,位于镇江市润州区竹林路,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也是自然景观优美、人文景观丰富的著名省级风景名胜区。

7、江苏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

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宝华镇,是国家AAAA级景区、省级自然保护区。公园因春天黄花漫山而得名,后因南北朝梁代高僧宝志来此结庵讲经,遂易名宝华山。

8、天地石刻园

丹阳是南朝齐梁帝王故里,是一座拥有6000多年文明史、2400多年建城史文化古城,亚洲最大的石刻文化游园—天地石刻园就坐落在这里。湖光山色环抱中的天地石刻园,景色宜人,明净的湖水倒映着青山白云,晴空树影,整体建筑以凤凰为原型。

9、中国米芾书法公园

中国米芾书法公园,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丹徒新城十里长山文化园西北侧,占地面积450公顷,园区根据场地自然特征和景观特色,分为四大功能区域:书法体验区、书法展示区、书法教研区和文化休闲区。

10、江苏南山国家森林公园

江苏南山国家森林公园是招隐山、黄鹤山、夹山、九华山等诸山的统称,面积约1000公顷。南山风景名胜区距市中心2.5公里,由招隐景区、竹林景区,鹤林景区和文苑组成,这里山峦起伏,绿树葱茏,人文暑观与自然暑观相得益彰,既是国家森林公园,也是著名的省级风景区。

镇江旅游景点大全排名是怎样的

金山风景区、焦山风景区、句容茅山景区、北固山景区、镇江南山风景名胜区等。

1、金山风景区

位于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金山路62号。门票价格60元/人。开放时间为06:00~18:00。属于国家5A级景区。金山这座青螺般的小山,金山佛寺建筑风格独特,构成了一种金碧辉煌”寺裹山”的奇特风貌。主要景点有法海洞、妙高台。

2、焦山风景区

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东吴路底。门票价格60元/人。开放时间为07:30~17:00。属于国家5A级景区。焦山是万里长江中唯一四面环水的岛屿,碧波环抱,林木蓊郁,绿草如茵,让你置身于山水寺院之间。

3、句容茅山景区

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万福路。门票价格66元/人。开放时间为07:30~17:00。属于国家5A级景区。茅山是一座道教名山,是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美誉。百姓为纪念西汉陕西咸阳茅氏三兄弟而改名为三茅山。主要景点有:九霄万福宫、元符万宁宫、老子神像、新四军纪念馆等。

还有北固山景区、镇江南山风景名胜区等,也是镇江旅游推荐的景点。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风俗人文网

原文链接:https://www.aimoidc.com:443/lvyouzixun/7551.html

标签:
关于我们
扫码关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36842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