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资讯 / 正文

龙海旅游景点(龙海旅游景点大全)

发布时间:2025-10-10 浏览量:5 次 作者:admin

龙海,位于福建省漳州市,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这里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龙海,探寻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

一、自然风光

龙海的自然风光美不胜收,以下是一些不容错过的景点:

景点名称 简介
龙海湾 龙海湾被誉为“闽南第一湾”,拥有优美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海洋资源。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日出日落的美景,还可以尝试各种海上活动。
天福寺 天福寺位于九龙江畔,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圣地。寺内建筑古朴典雅,环境幽静,是游客们寻求心灵宁静的好去处。
六鳌岛 六鳌岛是福建省最大的海岛之一,岛上风光旖旎,有“海上仙岛”的美誉。在这里,你可以尽情享受阳光、沙滩、海浪的乐趣。

二、文化遗产

龙海的文化遗产丰富多彩,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景点:

景点名称 简介
龙海古城 龙海古城是福建省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城之一,城内古建筑众多,有“闽南古城明珠”的美誉。
龙海博物馆 龙海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是了解龙海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石码古街 石码古街是龙海市的一条历史街区,街道两旁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是体验闽南风情的好去处。

三、美食佳肴

龙海的美食独具特色,以下是一些不容错过的美食:

美食名称 简介
沙茶面 沙茶面是龙海的特色小吃,以其独特的口味和丰富的配料深受游客喜爱。
鱼丸汤 鱼丸汤是龙海的传统名菜,汤清味美,鱼丸鲜嫩,是品尝闽南美食的必备佳肴。
海蛎煎 海蛎煎是龙海的传统小吃,以其金黄色的外观和鲜美的口感著称。

四、旅游攻略

1. 最佳旅游时间:龙海四季分明,春暖花开,秋高气爽,都是旅游的好时节。建议避开夏季高温和多雨的时期。

2. 交通方式:龙海交通便利,可以乘坐飞机、火车或长途汽车到达。市区内可以乘坐公交车或出租车。

3. 住宿选择:龙海市区内有各种档次的酒店和民宿,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4. 注意事项:在游览过程中,请注意保护环境,遵守景区规定,尊重当地风俗习惯。

龙海,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等待着你的到来。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感受悠久的历史文化,品尝地道的美食佳肴。相信,龙海一定会给你留下难忘的回忆。

龙海旅游景点有哪些

龙海旅游景点有:镇海角,埭美村,白塘湾火山公园,浯屿岛,普照寺。

1、镇海角

福建小垦丁。漳州近海一隅的小小半岛的延伸,在镇海卫伸出海边的凸土地,有两座灯塔成了网红,一新一旧。新的使用,旧的废弃,也是南海黄海的分界线。到达镇海角,眼前是无敌海景,脚下是繁花盛开的草地,远处是红白相间的灯塔,富有诗意。

2、埭美村

水上古村落。位于福建省龙海区东园镇九龙江南溪下游,全村四面环水,被称为水上古村落,村里古厝成群,是闽系红砖建筑文化的杰出代表,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村里红砖瓦灰白墙,典型的闽南建筑风格。

3、白塘湾火山公园

海底兵马俑。位于漳州市龙海区隆教乡白塘村。白塘湾火山公园属于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的一部分,被誉为海底兵马俑,世界罕见的古活山口博物馆,是国内罕见和世界保存完好的海底古火山口之一。古火山口喷落的岩浆,已变成一堆堆千姿百态的黑色礁石。

4、浯屿岛

避世海岛。位于漳州市龙海区。有着中国第一渔村的美誉。军驻扎。岛上的游玩景点有海岛博物馆,百年榕树,天妃宫,后江沙滩,海上田园、邓。早上没有完全开发配套,不是那么完善,但是海很干净,人少景美。

5、普照寺

中西合璧。位于漳州市龙海区201省道附近。坐落在南太武山脚下,面向大海,望向厦门。它的建筑没有用传统的寺庙燕尾飞檐黄瓦红砖的建筑,而是成为全国唯一的具有中西合璧现代建筑风格,每栋建筑均有独特的主色调,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偏东南亚风,适合拍各种照片。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福建沿海八大风浪区百度百科-龙海区

龙海有哪些旅游景点

龙海市境内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有龙佳生态温泉山庄1个,国家地质公园有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牛头山景区)1个;省级水乡渔村有龙佳生态温泉山庄、龙海市钓鱼台休闲农庄2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有埭美水上古民居民;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有九龙江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龙海市级风景名胜区有云盖寺、金仙岩2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礁慈济宫、林氏义庄、天一总局、江东桥等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杨氏大夫第、白礁王氏家庙、木棉亭碑刻、镇海卫古城遗址等4处,龙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29处。

•龙海市十大旅游景点: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白礁慈济祖宫,紫云公园,普照禅寺,镇海卫城,马崎连氏宗祠,江东桥,龙佳生态温泉山庄,南太武山,国家地质公园牛头山古火山口景区

云盖寺:位于龙海市浮宫镇田头村,始建于宋朝,是龙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重建庙宇,创办云盖山佛光文化事业,有佛光文化城、法华院、云盖山旅游风景区等。庙宇分为中、左、右三殿,中殿为大雄宝殿,主神坛供奉南无本释释迦摩尼佛。寺后高山群立,奇石巍然,树木青翠。其南面有座白云水库;西北侧山上有烘炉寨,为郑成功踞守厦门时重要的外围防御据点,现存外寨、内寨、中心指挥台、暗道机关和集义厅等。[22]

金仙岩:位于白水镇庄林村。始建于元至正十九年。岩上供奉如来、观音。金仙岩寺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坐南朝北,建筑依山而建。岩上有明张瑞图手迹金水潭,乡贤王命岳如是,何楷求雨文等摩崖石刻数段。金仙岩内景观众多,分别为渡云桥、迎客松、蓬莱仙阁、滴水成泉、品茶亭、岩潭月影、千年铁树、龙泉石刻八景。

普照禅寺:位于龙海市港尾镇卓岐村的瑞成休闲农庄内。普照禅寺前身是福德寺,又名关刀寺,系以当地古迹石关刀石取名。

白云岩:龙海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龙海市颜厝镇洪坂村的白云山,白云岩禅寺范围内建有紫阳书院。宋理学家朱熹在岩上建紫阳书院,内有卓锡流泉、何有石、百草亭、洗砚池、松涛鸟语、棠荫漏月、晚浦归帆、意果园八景。

南太武山:位于港尾镇东南十余公里处,与金门的北太武遥相呼应,古时曾是军事要地。山上有古刹福兴寺。南太武山又是一座天然中草药库,其中名贵的太武香菇驰名海内外。

紫云公园:位于市区石码镇南郊,是以自然景观为基础,寺庙人文景观为特点,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以休闲、健身、观景、娱乐、度假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性公园。

埭美水上古民居:为福建历史文化名村,位于东园镇埭美村,是一片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也是龙海市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民居建筑群,是闽南古建筑的一个缩影,因此有闽南水上第一村的美誉。

百花村:位于九湖镇。1963年2月17日,朱德委员长到此参观,看到满村花木繁荣、景观瑰丽,赞赏地说:真是个百花村。从此,长福村又称百花村,百花村的花卉和盆景盆栽,不仅畅销国内各省市,更是远销港澳地区、东南亚国家及世界各地。

更多关于龙海有哪些旅游景点,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请问龙海有哪些旅游景点

龙海市境内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有龙佳生态温泉山庄1个,国家地质公园有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牛头山景区)1个;省级水乡渔村有龙佳生态温泉山庄、龙海市钓鱼台休闲农庄2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有埭美水上古民居民;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有九龙江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龙海市级风景名胜区有云盖寺、金仙岩2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礁慈济宫、林氏义庄、天一总局、江东桥等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杨氏大夫第、白礁王氏家庙、木棉亭碑刻、镇海卫古城遗址等4处,龙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29处。

•龙海市十大旅游景点: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白礁慈济祖宫,紫云公园,普照禅寺,镇海卫城,马崎连氏宗祠,江东桥,龙佳生态温泉山庄,南太武山,国家地质公园牛头山古火山口景区

云盖寺:位于龙海市浮宫镇田头村,始建于宋朝,是龙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重建庙宇,创办云盖山佛光文化事业,有佛光文化城、法华院、云盖山旅游风景区等。庙宇分为中、左、右三殿,中殿为大雄宝殿,主神坛供奉南无本释释迦摩尼佛。寺后高山群立,奇石巍然,树木青翠。其南面有座白云水库;西北侧山上有烘炉寨,为郑成功踞守厦门时重要的外围防御据点,现存外寨、内寨、中心指挥台、暗道机关和集义厅等。[22]

金仙岩:位于白水镇庄林村。始建于元至正十九年。岩上供奉如来、观音。金仙岩寺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坐南朝北,建筑依山而建。岩上有明张瑞图手迹金水潭,乡贤王命岳如是,何楷求雨文等摩崖石刻数段。金仙岩内景观众多,分别为渡云桥、迎客松、蓬莱仙阁、滴水成泉、品茶亭、岩潭月影、千年铁树、龙泉石刻八景。

普照禅寺:位于龙海市港尾镇卓岐村的瑞成休闲农庄内。普照禅寺前身是福德寺,又名关刀寺,系以当地古迹石关刀石取名。

白云岩:龙海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龙海市颜厝镇洪坂村的白云山,白云岩禅寺范围内建有紫阳书院。宋理学家朱熹在岩上建紫阳书院,内有卓锡流泉、何有石、百草亭、洗砚池、松涛鸟语、棠荫漏月、晚浦归帆、意果园八景。

南太武山:位于港尾镇东南十余公里处,与金门的北太武遥相呼应,古时曾是军事要地。山上有古刹福兴寺。南太武山又是一座天然中草药库,其中名贵的太武香菇驰名海内外。

紫云公园:位于市区石码镇南郊,是以自然景观为基础,寺庙人文景观为特点,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以休闲、健身、观景、娱乐、度假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性公园。

埭美水上古民居:为福建历史文化名村,位于东园镇埭美村,是一片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也是龙海市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民居建筑群,是闽南古建筑的一个缩影,因此有闽南水上第一村的美誉。

百花村:位于九湖镇。1963年2月17日,朱德委员长到此参观,看到满村花木繁荣、景观瑰丽,赞赏地说:真是个百花村。从此,长福村又称百花村,百花村的花卉和盆景盆栽,不仅畅销国内各省市,更是远销港澳地区、东南亚国家及世界各地。

更多关于龙海有哪些旅游景点,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风俗人文网

原文链接:https://www.aimoidc.com:443/lvyouzixun/7774.html

标签:
关于我们
扫码关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36842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