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资讯 / 正文

嘉兴王店镇旅游景点(嘉兴王店镇旅游景点大全)

发布时间:2025-10-12 浏览量:2 次 作者:admin

嘉兴,这座位于浙江省东北部的城市,自古以来就有“江南水乡”的美誉。而王店镇,作为嘉兴下辖的一个小镇,更是以其独特的风情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江南水乡的韵味,感受古韵文化,品尝美食佳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嘉兴王店镇,探寻这座美丽画卷中的点点滴滴。

一、王店镇简介

王店镇位于嘉兴市南湖区,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上海,南濒杭州,西接苏州,北靠无锡。全镇总面积约48平方公里,人口约4万。王店镇历史悠久,早在南宋时期就已形成村落。这里水网密布,风景秀丽,被誉为“江南水乡明珠”。

二、旅游景点推荐

1. 王店古镇

王店古镇是王店镇的核心景区,这里保存着众多的古建筑和文化遗产。漫步在古镇的石板路上,仿佛穿越回了明清时期。以下是一些值得一游的景点:

景点名称 简介
王店古牌楼 古镇入口处的标志性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王店古民居 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展示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
王店古街道 保存完好的古街道,两旁商铺林立,热闹非凡。
王店古码头 古代船只停靠的地方,见证了古镇的历史变迁。

2. 江南水乡公园

江南水乡公园位于王店镇中心,是一座集休闲、娱乐、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公园内水景优美,绿树成荫,是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以下是一些公园内的景点:

景点名称 简介
江南水乡博物馆 展示江南水乡的历史、文化、民俗等。
王店镇历史文化长廊 介绍王店镇的历史变迁、名人轶事等。
江南水乡风情园 模拟江南水乡的风景,游客可以在这里拍照留念。

3. 王店美食街

王店美食街位于古镇附近,是一条集美食、购物、娱乐于一体的商业街。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各种地道的嘉兴美食,如:粽子、酱鸭、豆腐花等。

4. 王店生态园

王店生态园位于王店镇西部,是一个集生态农业、休闲观光、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生态园区。园区内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是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嘉兴王店镇,这座充满江南水乡韵味的古镇,以其独特的风情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成为了游客们探寻江南水乡魅力的重要目的地。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古韵文化,品尝美食佳肴,享受宁静的田园生活。不妨趁周末时光,带上家人朋友,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

嘉兴市秀洲区有哪些镇

嘉兴市秀洲区包括以下几个镇:

1.王店镇

*王店镇是嘉兴市秀洲区的一个镇,位于嘉兴市的北部地区。该镇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化的产业,是秀洲区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

2.洪合镇

*洪合镇同样位于秀洲区内,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镇子。这里不仅保留了许多传统的手工艺和文化习俗,还积极发展现代产业,尤其是纺织和服装产业。

3.新塍镇

*新塍镇是秀洲区的一个重要的农业镇,以种植水稻、蔬菜等农产品为主。近年来,该镇也在积极发展工业和服务业,推动了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4.油车港镇

*油车港镇以其独特的水乡风貌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著称。这里有许多古老的村落和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同时,该镇的农业产业也非常发达。

嘉兴市秀洲区包含多个镇,每个镇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方向。王店镇是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洪合镇以纺织和服装产业著称,新塍镇是农业和工业并重的发展区域,而油车港镇则以其水乡风光和农业产业闻名。这些镇共同构成了秀洲区丰富多样的经济和社会景象。

嘉兴市王店镇的历史

历史

王店镇名,始于五代后晋天福年间。天福二年(公元937年),嘉兴镇遏使王逵居此,”植梅百亩,聚货交易,始称王店”(《嘉禾志》)。”后簪缨相继,日渐殷庶,遂成巨镇”(《梅里志》)。至明中叶,此地”镇民之居,夹河成聚,为里者三”,成为嘉兴四大镇之一。自唐至清,镇东为大彭乡,镇西为嘉会乡,镇跨两乡之间。”宣统初元,自治之议起,乃划各区以属之,名曰王店镇区”(《梅里备志》)。辛亥革命后,虽几经兵灾,仍为货物集散地,设王店镇。新中国成立后。逐步由商业性城镇发展为以轻纺、家电、轻工为主的工业性城镇。

王逵喜梅,以植梅著称,故镇亦名梅里,梅汇,梅会里。镇形如长龙耸尾。镇中主街,自东而西,长达1.5公里,其尾街由南至北,约800米。市河居中,史称梅溪,溪沿主街西连长水塘。

王店古镇,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彩灯、剪纸及民间工艺享誉一时,灯会是王店镇一大风俗。早在明清两代就已盛行,被誉为”禾城一奇花”。彩灯品种极多,亭灯、台灯、楼灯、阁灯、船灯、塔灯、牛灯、龙灯争奇斗艳,各显其妍。大型灯会自民国以来就有6次,分别是发国二十三年,抗战胜利,1950年,1956,1959年和1976年。著名工匠朱颂清所扎彩灯,自成一家,彩伞灯是他的拿手一绝,1934年举行的灯会中就有他的作品,还有关帝銮灯,行牌师旗灯等,深得观众赞赏。

当代剪纸艺人龚德康先生,自学成材,所创作品,多次在全国性的剪纸比赛中获奖,并被一些工艺美术馆收藏,现为中华剪纸协会会员,浙江省剪纸协会理事。

民间艺人层出不穷,著名木匠朱祥林擅长小木家具,尤精于古典家具,所制家具工艺精美,名闻杭嘉湖一带,著名雕花匠黄生有,精于刻花,浮雕,梅、兰、竹、菊。传统戏文样样精通,1959年国庆10周年时,应为南湖红船雕饰,所雕图案,花纹精工细巧。1960年被评为省级名师巧匠。1969年又雕成小红船,工艺玲珑剔透,与大红船相媲美。被评为”杭嘉湖名雕花师”。

该镇文化事业发展迅猛,有茶馆、书场、影剧院、图书馆、体育场、俱乐部、老年活动室等文化活动场所。镇业余艺术团,每年举办梅里之春演唱会,有十余名艺人多次在省、市、区获奖。各类文化艺术协会――梅里集邮协会、梅里书画社、梅里摄影协会、梅里花卉协会、王店信鸽协会等民间协会极大的丰富了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广播、有线电视网覆盖全镇。全民健身活动深入人心,镇建有游泳池、溜冰场、门球场、篮球场、乒乓室、棋牌馆、羽毛球场等体育设施。歌厅、舞厅、宾馆、饭店一应齐全,文化古迹存有多处,是浙江省的百强旅游镇。

民俗

王店自古风俗淳厚,崇礼重耻。一年之中,有诸多节日,各具旨意。每届除夕,合家团聚,喜辞旧岁;元旦降临,爆竹喧天,欢度新春。或者选择良辰,烧香祀祖,祭天拜地、祈求赐予福泽,俾使商贾获利、五谷丰登;或则同宗共族,邻里好友,相互往来,为婚嫁吉祥作庆贺,为丧葬悲哀作悼慰。凡此习以为常,长此以往形成为风俗传统。

春节――过春节,俗称”过年”,是一年中的大节日,每当过年,家家忙于扫住宅、掸檐尘、办年货、制新衣、祭祖先、吃年饭、走亲友、贺新年。节日期间,亲友互访,俗称”拜年”。农历正月初一子夜零点开始放爆竹,以迎新年。早晨吃甜汤团,以取团团圆圆、甜甜蜜蜜之意。也有吃长寿面,意在长寿。初二开始,亲友之间互相走访拜年。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又称灯节,古时称上元节。旧时有迎龙灯、赛龙舟等习俗,还有吃汤圆的习俗。新年到元宵为止。

二月二――农历二月初二民间有吃撑腰萝卜撑腰糕(年糕)之习。用春节中留下的年糕,油煎拌糖,吃了计个吉利:”走路腰板挺,劳动腰骨硬”。儿童竞放风筝,里人集资演戏酬神(土地神)以取乐。

三月三――农历三月初三,妇女采野菜花插头上,有人夏不头晕之说。清康熙庚子辛丑间(1720-1721),三月三日有佑圣会,届时糜费千金、舣舟万计,男女咸集,娱乐一时.

四月立夏节――镇民喜啖青梅、尝樱桃、做麦饼。儿童最喜爱立夏节,常自带锅碗,结伴到田野烧饭吃,俗称”烧野米饭”。立夏称人,是另一项活动,每到此日,家人皆称体重。小孩增重,爷娘高兴;老人增重,儿孙快乐。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家家吃棕子,吃雄黄豆。门前悬菖蒲、艾叶。用雄黄在儿童额上写”王”字,穿五毒衣,以驱邪。

王店分龙日――原与各地同,因某年五月二十大火,后改为五月二十一日为演龙日,俗称”演龙”。赛龙之日,观众挤满街坊,场面极为热闹。建国后,仍在此日举行消防演习,检查消防设备及效能。

六月初六――俗称”狗汰浴日”此日孩童不下河沐浴,相传能少疾病、增健康。家家翻晒衣裤、被褥、毛毯等,以防霉蛀。

六月初七――俗称”七巧日”,相传农历七月初七夜有牛朗织女鹊桥相会之说。此夜可以从”天河”观看牛朗织女星相移近,里人以为一乐。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俗称中元节,旧时从十二至十六祭死者亡魂,现少数人仍有沿用。

七月三十――农历七月三十日传说是地藏王菩萨诞生。这天傍晚家家户户插香烛于地,谓插蜡烛;以木屑拌油放在瓦上点燃,名曰走路香;用砖叠成塔状点香其上,称灯塔;用纸灯放入水面,随其漂流叫放水灯。现少数人在当日仍插烛于地。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月亮圆,人称中秋佳节。是日吃月饼、南瓜、南瓜籽。半夜看月华,旧时东岳庙有赏月会。月饼又作赠送亲友的礼品。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俗称重阳节。文人雅士喜登高赏菊饮酒吟诗。群众喜吃赤豆糯米饭。

冬至12月22日冬至――节前一日称冬至夜,以酒菜、纸绽祭之亡灵。冬至日有吃什么补什么之说,是日起喜食补、药补者开始冬令进补。

腊月二十三送灶――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俗称小年夜。开始做过年的准备工作。扫屋尘、备年货,烧赤豆糯米饭祀灶君。用红纸湖的纸轿送灶神。以冬春柏枝绕在麻梗上叫”节节高”。用麦芽糖涂在灶君的”嘴”上,说让灶神上天为人间说话。现老式柴灶已为煤球炉、煤气灶取代,送灶神的旧俗已不复存在。

除夕――农历十二月最后一日,俗称年三十。以鸡、鱼、肉、年糕祀神,称请年土地。家人团聚,共进晚餐,称吃年夜饭。是夜通宵达旦不寐,谓守岁。饭后长辈给晚辈小孩压岁钱。此夜任凭果壳丢满地不扫。

名胜

曝书亭位于镇百乐路一号,此亭建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为清代著名学者朱彝尊晚年读书著述之处,现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曝书亭历时250余年,几经天灾兵祸损毁。自清朝民国至今共修葺11次。亭园占地6532平方米,亭、阁、堂、舫、轩布局其中。原有桐阶、菱池、槐沜、荷池、芋陂、青桂岩、钩船舫、绣鸭滩、落帆步、六峰亭、同心兰砌、曝书亭等十二景,现大多湮灭。曝书亭为十二景之冠,留存至今。占地36.39平方米,四周石柱镌有碑碣,西北两石柱上,刻有杜甫诗、汪楫书及两浙督学(学使)阮元重书:”会须上番看成竹,何处老翁来赋诗”。曝书亭亭额为清代严绳孙所书。

园中正厅称”潜采堂”,为朱氏读书,著作、藏书、书写之处。墙上刻有朱氏画像;梁上挂有”研经博物”横匾,原为康熙御笔,因佚由西泠印社张宗祥重写,原堂中藏书甚丰,达8万卷之多;并藏有朱氏爱物端砚,曝书亭全景画卷,亲书条幅,楹联等。

西区舫斋好似游船,楣额”醧舫”一匾,系清初郑簠所写。此斋三面临池,侧有曲桥,池有荷花,坐此斋中,似坐画舫。相传为朱氏与诗友聚会、吟诗之地。六峰阁立于假山之上,六峰是指硖石、横山、及殳、史各两峰,共称六峰。朱氏常登临阁上,抬头眺六峰,低头望园景,怡然自乐。娱老轩为朱氏晚年娱乐之所,与曝书亭遥遥相对,轩中原有清式卷案雕花太师椅等物,因年久已散佚。

亭园中花、木、虫、鱼数百种,朱氏最爱青竹,”徙步十余次,必择有竹之地以居”,因爱竹,以”竹坨”自号。所作诗、词中,咏竹之处,达十次之多。如”北坨也竹、南坨也竹,护吾庐、几丛寒玉”;”昨夜疾见吹拔木,老夫差喜竹平安!”等等与竹同乐。

1989年11月21日,在曝书亭举行”纪念朱彝尊诞生360周年座谈会”,参加有嘉兴市各界知名人士50余人。会上,评价了朱氏生平及著作,印发了《朱氏年谱》、《曝书亭简介》,朱氏学术思想研究论文等,并留有到会人士签名录一幅,书画数幅以作纪念。

嘉兴王店镇到海宁有多少公里

驾车路线:全程约17.0公里

起点:王店镇

1.从起点向正东方向出发,行驶40米,右后方转弯

2.行驶60米,左前方转弯

3.行驶20米,右转进入兴乐路

4.沿兴乐路行驶190米,左转进入嘉海线

5.沿嘉海线行驶7.1公里,直行进入嘉海线

6.沿嘉海线行驶380米,过左侧的河口约270米后,在第2个出口,朝海宁城区方向,稍向左转进入海宁大道

7.沿海宁大道行驶7.5公里,左转进入海州西路

8.沿海州西路行驶1.1公里,调头进入海州西路

9.沿海州西路行驶6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海宁市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风俗人文网

原文链接:https://www.aimoidc.com:443/lvyouzixun/10193.html

标签:
关于我们
扫码关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36842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