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中国第一座官办寺院,有“中国佛教第一寺”之称。自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创建以来,白马寺历经风雨,见证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今天,让我们走进这座千年古刹,感受其独特的历史与文化魅力。
一、白马寺的起源与发展
据《洛阳伽蓝记》记载,东汉明帝刘庄夜梦金人,于是派使者前往西域求法。使者将佛经、佛像带回洛阳,明帝为纪念此事,在洛阳西门外建寺,取名白马寺。此后,白马寺逐渐发展成为佛教中心,吸引了众多信徒前来朝拜。
白马寺历经沧桑,多次重建与扩建。唐代,白马寺达到鼎盛时期,寺内建筑规模宏大,僧侣众多。宋代以后,白马寺逐渐衰落,但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历史遗迹。
二、白马寺的主要景点
1.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白马寺的核心建筑,供奉着三世佛。殿内气势恢宏,雕刻精美,是白马寺的标志性建筑。大雄宝殿两侧,还设有钟鼓楼,钟声悠扬,令人心生敬意。
2. 三宝塔
三宝塔是白马寺的又一重要景点,塔内供奉着佛教三宝:佛、法、僧。三宝塔造型古朴,雕刻细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3. 普贤殿
普贤殿供奉着佛教四大菩萨之一的普贤菩萨,殿内壁画栩栩如生,展示了古代佛教艺术的魅力。
4. 慧日阁
慧日阁位于白马寺北院,是明代建筑。阁内供奉着观音菩萨,周围环境幽静,是游客休息、品茶的好去处。
5. 集贤院
集贤院是白马寺内的一处园林景点,环境优美,古树参天。院内有古井、石桥等景观,是游客拍照留念的好地方。
6. 望月台
望月台位于白马寺山顶,可以俯瞰整个洛阳城。每当明月高悬,游客在此观赏月色,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古人的情怀。
三、白马寺的文化内涵
1. 佛教文化
白马寺作为佛教圣地,承载着丰富的佛教文化。寺内供奉的佛像、壁画、经文等,都是研究佛教文化的重要资料。
2. 历史文化
白马寺历史悠久,见证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寺内古迹众多,如大雄宝殿、三宝塔等,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3. 民俗文化
白马寺周边地区民俗风情浓郁,如洛阳牡丹、少林武术等,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
白马寺,这座千年古刹,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走进白马寺,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古代文明的瑰宝。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领略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还可以感受中华民族的历史底蕴。让我们携手走进白马寺,开启一段难忘的历史与文化之旅。
晋城白马寺的景点有景公塔、白马禅寺、石佛岭、黑龙潭、小析山等。
1、景公塔
白马寺山的“景公塔”,位于白马禅寺前。塔身全为青砖修砌,七级,高23米,矗立在正山顶,远距几十里都可以看到。修建原因,没有记载,也仅为传说,但巍巍的七级浮塔高高矗立在白马寺山山顶,不仅成为一大景观,而且也成为晋城白马寺山的象征。景公塔是白马寺山最高的建筑,立于其上,晋城市的市貌和周围的美景都可尽收眼底。
2、白马禅寺
白马禅寺位于白马寺山上,白马寺山又名司马山,相传魏司马懿封长平侯曾登临此山而得名。后山顶建寺,因寺而更名为白马寺山。总面积约10多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010米。山上森林茂密、灌木丛生、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登山俯瞰,晋城市区一览无余,令人赏心悦目。
3、石佛岭
在白马寺山后约1公里多的山崖上,有一处摩岩造像群,古称石佛岭。据史料记载,原有造像500余尊。传说一和尚,为了搞清佛像的数量,数了十多遍,每次都不一样,不得已,他用了三天的时间将每尊像都贴上编号,才总算得以数清。由于各种原因,石佛岭造像破坏较大,现仅存30余龛,90余尊,以北齐造像为多,有少量的唐宁元造像,十分珍贵。
4、黑龙潭
位于白马寺山西北山脚、城区西上庄办事处牛山村东北。为泽州古八景之一“龙潭夜雨”之所在。此地清雅静谧,“潭”由齐整的大砂石条砌就,八边形。黑龙潭配合其所在的牛山村百亩玫瑰园的开发,九将会成为森林公园独具特色的一道靓丽风景。
5、小析山
在白马寺山之阴,又名淅山。泽州古八景之一“淅山爽气”所在地。原有汤帝庙一座,为古人祷雨之所,元皇庆年间(1312-1313年)大旱,诏天下立成汤庙,而泽州多山,硗确易旱,立祠独众。成汤戾外旧有嘉润三池,“娘娘池”内至今仍有细泉涓涓淌。现汤帝庙已毁,但此处风光特异,清新爽人,略加开发,就可成为白马寺森林公园的又一处游览胜地。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白马寺山森林公园
中国的佛教文化传承悠久,而作为“中国第一古刹”洛阳白马寺,也在经历了千年时光的打磨下,吃保存至今。作为中国佛教的发源地,这里的香火旺盛,更有不少的香客慕名前来祭拜。而关于白马寺内的各个景点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下吧!
白马寺介绍
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在佛教文化传入华夏之后,我国修建的第一座寺院,而正是由于白马寺的修建,我国传统的“僧院”才更名改变成为现在的“寺院”因此白马寺也被大家称之为是“”中国第一古刹,中国佛教文化的发源地,地位、权重和分量都是很高的。
白马寺传承至今已有1900余年的历史了,寺庙前期历经了元朝、明朝、清朝三个鼎盛时期,在寺庙内更是保留着许多的珍贵文物。其中包括了大量于元代筑造的夹_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这不仅是寺庙内的文化体现,更是对于我国古文化研究的重要参考标准。
至近现代中国发展以后,白马寺入选中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归纳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后期修缮和改建后,寺庙内的建设设施也变得更加完善起来。
白马寺景点介绍
山门
山门就是指大家进入白马寺看到的第一座门,在上面正正好的镶嵌着“白马寺”的匾额,是白马寺的形象代表。就如同我们大家的名字一样。该匾额是由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笔力苍劲有道,也是十分值得一赏的。
钟鼓楼
钟鼓楼是于1991年6月开始兴建的,该钟楼的建设,其主要作用是在晨曦和傍晚时分进行敲钟,以此来提醒寺庙内僧人们的作息时间,也是在有佛事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而“马寺钟声”也是被誉为洛阳八大景之一,不少香客都会前来观赏聆听一番,感受寺庙的幽静质朴也感受这钟声的宁静悠远。
白马寺植物园是晋城市最大的植物综合公园,位于晋城市泽州北路,屋厦桥与白马寺山森林公园广场中段,是白马寺山森林公园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园依据地形特色而建,突出湖光翠影,百花争妍,层林尽染。园区内种植有油松、白皮松等大常青树,以及国槐、栾树、银杏等大落叶乔木和大花灌木3万余株,小灌木15万余株,种植树种近300种。
园内共有10条小径,每条小径的两边都种植了不同的花。看,这条路的两边是小丽花,那条路的两边是月季花,每条小径都各具特色.园内建有月季园、樱花园、紫薇园、向阳花园、牡丹园、竹园等20多个专类园,不同的季度有不同的花在开放,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园区不仅增加了城市绿地面积,也有效改善了市区生态环境,对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在每天来植物园游玩的人络绎不绝,这里俨然成了市民休闲、赏花、健身、消夏的重要场所。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风俗人文网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