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白马寺,位于我国山西省晋城市城区西北部的白马山南麓,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千年古刹。自唐代创建以来,白马寺历经风雨,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成为了研究佛教文化、探讨地方历史的重要场所。本文将从历史渊源、建筑特色、文化传承等方面,对晋城白马寺进行深入剖析。
一、历史渊源
晋城白马寺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相传,当时有一位印度高僧玄奘法师来华传教,经过晋城时,见此地风景优美,便在此地创建白马寺,以纪念其坐骑白马。此后,白马寺逐渐成为佛教圣地,吸引了众多信徒前来朝拜。
二、建筑特色
晋城白马寺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融合了南北建筑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其主要建筑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等。
1. 山门:山门是白马寺的入口,气势恢宏,飞檐翘角,雕刻精美,体现了唐代建筑的风格。山门上方题有“白马寺”三个大字,为唐代书法家欧阳询所书。
2. 天王殿:天王殿位于山门之后,是白马寺的主体建筑之一。殿内供奉着四大天王,形象威猛,栩栩如生。天王殿两侧分别为钟楼和鼓楼,钟鼓楼相呼应,更显庄严。
3. 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白马寺的核心建筑,供奉着三世佛像。殿内佛像高大雄伟,雕刻精细,堪称艺术珍品。
4. 藏经阁:藏经阁位于寺内东北角,是白马寺的藏书之地。阁内收藏了大量的佛教经典和珍贵文献,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三、文化传承
晋城白马寺不仅是一座佛教圣地,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白马寺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佛教文化:晋城白马寺作为佛教圣地,承载着丰富的佛教文化内涵。寺内供奉的佛像、壁画、经文等,均为佛教艺术的瑰宝。
2. 民间文化:晋城白马寺周边的民间文化丰富多彩,如戏曲、剪纸、年画等。这些民间文化在白马寺得到了传承和发展,成为了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学术研究:晋城白马寺吸引了众多学者前来研究佛教文化、地方历史。寺内藏经阁收藏的大量文献,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晋城白马寺作为一座千年古刹,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在新时代背景下,晋城白马寺将继续传承和发展佛教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我国的文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晋城白马禅寺简介:晋城白马禅寺是位于晋城市市区北侧五公里的白马寺山顶上的寺庙。白马寺山又名司马山,相传北魏司马懿封长平候曾登临此山而得名。后因山顶建寺名白马禅寺,故而更名为白马寺。白马禅寺内具有“白马寺拖缰”、“白马禅寺”、“景公塔”、“石佛像”、“黑龙潭”、旅游滑道等著名景点。1994年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白马禅寺破土动工,先后完成了藏经楼、玉佛殿、地藏殿、大雄宝殿、天王殿、诵经堂、九龙壁的复修工程。寺内最宏大的建筑毗卢宝殿的建设也已接近尾声。景区内的白马禅寺存有缅旬僧人赠送的六尊“玉佛像供奉于玉佛殿内,由台湾佛教基金会赠送的四十多箱《大藏真经》经书安放于藏经楼上。大雄宝殿内的三世佛贴金塑像,庄严肃穆,仅佛头就有2米多高,蔚为壮观。
晋城白马寺的景点有景公塔、白马禅寺、石佛岭、黑龙潭、小析山等。
1、景公塔
白马寺山的“景公塔”,位于白马禅寺前。塔身全为青砖修砌,七级,高23米,矗立在正山顶,远距几十里都可以看到。修建原因,没有记载,也仅为传说,但巍巍的七级浮塔高高矗立在白马寺山山顶,不仅成为一大景观,而且也成为晋城白马寺山的象征。景公塔是白马寺山最高的建筑,立于其上,晋城市的市貌和周围的美景都可尽收眼底。
2、白马禅寺
白马禅寺位于白马寺山上,白马寺山又名司马山,相传魏司马懿封长平侯曾登临此山而得名。后山顶建寺,因寺而更名为白马寺山。总面积约10多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010米。山上森林茂密、灌木丛生、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登山俯瞰,晋城市区一览无余,令人赏心悦目。
3、石佛岭
在白马寺山后约1公里多的山崖上,有一处摩岩造像群,古称石佛岭。据史料记载,原有造像500余尊。传说一和尚,为了搞清佛像的数量,数了十多遍,每次都不一样,不得已,他用了三天的时间将每尊像都贴上编号,才总算得以数清。由于各种原因,石佛岭造像破坏较大,现仅存30余龛,90余尊,以北齐造像为多,有少量的唐宁元造像,十分珍贵。
4、黑龙潭
位于白马寺山西北山脚、城区西上庄办事处牛山村东北。为泽州古八景之一“龙潭夜雨”之所在。此地清雅静谧,“潭”由齐整的大砂石条砌就,八边形。黑龙潭配合其所在的牛山村百亩玫瑰园的开发,九将会成为森林公园独具特色的一道靓丽风景。
5、小析山
在白马寺山之阴,又名淅山。泽州古八景之一“淅山爽气”所在地。原有汤帝庙一座,为古人祷雨之所,元皇庆年间(1312-1313年)大旱,诏天下立成汤庙,而泽州多山,硗确易旱,立祠独众。成汤戾外旧有嘉润三池,“娘娘池”内至今仍有细泉涓涓淌。现汤帝庙已毁,但此处风光特异,清新爽人,略加开发,就可成为白马寺森林公园的又一处游览胜地。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白马寺山森林公园
晋城四大名胜古迹分别是:1、白马脱缰;2、珏山吐月;3、松林积雪;4、孔子回车。1、白马脱缰
白马拖缰是古泽州(晋城)八大景观之一,历史传说故事,它在晋城城区以北15公里处有司马山,又名白马寺山。山上有卵石,外坚中空,摇有摇响声,名马铃石。
2、珏山吐月
珏山吐月,为晋城四大景观之一。珏山风景素以险峻、雄奇驰名,古有“晋魏河山第一奇”、“小华山”、“小武当”之美称,其势之凌峥,确可与华山的奇伟峭险,武当山的秀媚风光相媲美。
3、松林积雪
松林积雪是古泽州(今晋城)四大名景之一,它位于晋城市郊西南的晋普山南麓,大箕镇境内的松林寺。“松林积雪”是因寺周围岩石发白,远望宛如常年积雪而得名。
4、孔子回车
孔子回车是古山西泽州府(今晋城)八大景观之一,它的故址在今山西省泽州县晋庙铺镇境内。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风俗人文网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