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这座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的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曾经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如今,惠州红色景点成为了人们缅怀先烈、传承红色精神的重要场所。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惠州,探寻那些红色足迹。
一、惠州红色景点概述
惠州红色景点众多,主要分布在惠城区、惠阳区、博罗县等地。这些景点包括革命烈士陵园、纪念馆、历史遗址等,它们见证了惠州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的英勇斗争和无私奉献。
二、惠州红色景点推荐
1. 惠州革命烈士陵园
惠州革命烈士陵园位于惠城区红花湖公园内,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陵园内有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烈士纪念馆等设施。这里安葬着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们,是缅怀先烈、传承红色精神的重要场所。
景点名称 | 位置 | 特色 |
---|---|---|
惠州革命烈士陵园 | 惠城区红花湖公园内 | 安葬革命烈士,缅怀先烈 |
2. 惠州市博物馆
惠州市博物馆位于惠城区桥西街道,是一座集收藏、展览、研究、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馆内设有革命历史陈列馆,展示了惠州地区革命斗争的历史和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景点名称 | 位置 | 特色 |
---|---|---|
惠州市博物馆 | 惠城区桥西街道 | 革命历史陈列馆,展示革命斗争历史 |
3. 叶挺将军故居
叶挺将军故居位于惠阳区叶挺镇,是叶挺将军的出生地。故居内陈列了叶挺将军的生平事迹和革命文物,是了解叶挺将军生平和革命历程的重要场所。
景点名称 | 位置 | 特色 |
---|---|---|
叶挺将军故居 | 惠阳区叶挺镇 | 叶挺将军出生地,了解叶挺将军生平 |
4. 博罗县革命烈士陵园
博罗县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博罗县罗浮山风景区内,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陵园内有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烈士纪念馆等设施,是缅怀先烈、传承红色精神的重要场所。
景点名称 | 位置 | 特色 |
---|---|---|
博罗县革命烈士陵园 | 博罗县罗浮山风景区内 | 安葬革命烈士,缅怀先烈 |
5. 惠东县稔山镇红色教育基地
惠东县稔山镇红色教育基地位于稔山镇人民政府附近,是纪念抗日战争时期稔山人民英勇抗日的历史。基地内有抗日战争纪念馆、抗日烈士纪念碑等设施,是了解抗日战争历史的重要场所。
景点名称 | 位置 | 特色 |
---|---|---|
惠东县稔山镇红色教育基地 | 惠东县稔山镇人民政府附近 | 纪念抗日战争,了解抗日历史 |
惠州红色景点是革命历史的见证,是传承红色精神的重要载体。走进这些景点,让我们铭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忆东湖峥嵘岁月·继承革命薪火
东湖旅店(“营救中国文化名人陈列馆”)引领游客穿越历史,感受革命精神。紧接着,前往水东街,这里是省旅游休闲街区。参观朝京门,随后游览国家5A旅游景区惠州西湖。参观纪邓山庄、飞鹅岭公园、留丹亭和丰山公园,感受湖光山色中的革命情怀。
寻访红色故土·感受魅力乡里
横沥镇的墨园村和黄沙洞村,保留着丰富的红色历史遗迹。三栋镇坝山口黄泥坎村是东团、东纵抗日革命夜校的遗址。邓演达故居则是一处不可错过的红色景点。
走进将军故里·感悟革命精神
叶挺纪念馆内有叶挺故居、育英楼和腾云学堂,游客可深入了解这位将军的生平。参观古树公园、田间堂书屋、叶亚来主题文化展示馆和香港秘密大营救在惠阳陈列展。最后,游览榴兆楼和秋长谷里,体验亚维浓生态园的科研和科普活动。
寻根老城文脉·追忆红色历史
邓承修故居和邓仲旧居主题文化展示馆,崇雅书院以及淡水老城墙都是必访之地。游客还可以参观崇林世居、黄氏宗祠,这里曾是中共惠紫河博地委的成立旧址。黄竹沥古荔枝公园内有13株600年以上树龄的荔枝树,红美荔生态农业公司则提供丰富的荔枝系列产品。魁星阁和卢伟如故居则让人缅怀革命先烈。
走访东江红都·弘扬红色精神
高潭老苏区革命纪念堂、马克思列宁街和高潭革命烈士纪念碑是纪念革命先烈的重要场所。中洞革命纪念广场的百庆楼和粤赣湘边纵队纪念园,罗仲霍故居则为游客提供了更深入的了解。
步行红色古道·游览红色古村
多祝镇八维村、皇思扬古围村和郭氏宗祠是红色古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墩黄沙小学和安墩大布村忠义堂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司令部的旧址。
追寻红色足迹·传承东纵精神
罗浮山风景名胜区内的罗浮山东江纵队纪念馆和东江纵队对外联络处旧址,让游客深入了解东江纵队的革命历程。元帅楼和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冲虚观则展示了东江纵队的历史。
红色精神洗礼·体验美丽茶园
平安山生态旅游风景区和罗塘村茶园栈道,让游客在茶香中感受革命精神。光华凉果厂、高桥古榄园和三棵松战斗遗址则是不可错过的景点。石岗农夫驿站和博东县政府旧址(陂头神村)则提供了丰富的红色教育和休闲体验。
重走红军路·过政治生日
芒派红色村内的龙从人民保乡队活动旧址和雷公背革命斗争陈展中心,以及芒派村革命烈士纪念墓,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红色教育体验。地派镇党史学习教育共建点的地派温泉、均隆围和龙门县政治生活馆、龙门县文化馆的农民画创作中心和惠州市家风家教实践基地,则提供了更多的文化体验。
坚定初心使命·唤醒红色乡愁
惠州市龙门县龙华镇水坑村是江北地委青年干部训练班的旧址。绳武围是一处中国传统古村落。龙华镇党史学习教育共建点的香溪堡旅游区和功武村古建筑群,则是游客了解红色历史的重要场所。南昆山党史学习教育共建点的南昆山红船广场和一叶桃园度假酒店,以及永汉低冚红色村,则是革命传统教育和乡村振兴战略实践基地,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1、中洞革命遗址:遗址于2002年大规模修复后,接待能力大幅增强,已成为惠东县乃至惠州市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高潭苏维埃政府旧址:高潭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在罗氏宗祠挂牌办公,1995年6月6日被确定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中洞革命遗址:中洞革命遗址有百庆楼、百祥楼、红军井、兵工厂、俱乐部、红军医院、炮台、军装厂、练兵场等10多处遗址。遗址于2002年大规模修复后,接待能力大幅增强,已成为惠东县乃至惠州市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高潭苏维埃政府旧址:高潭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在罗氏宗祠挂牌办公,1980年,罗氏宗祠由祠裔集资重修,1987年10月,被惠东县人民政府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6月6日被确定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东江纵队领导抵达罗浮山后,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革命火种在罗浮山一带点燃。罗浮山成为华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指挥中心。
4、东江纵队司令部纪念馆:2003年12月,东江纵队纪念馆在罗浮山建成开馆。东江纵队纪念馆三面环山,前面是白莲湖,右侧不远处为东纵司令部旧址冲虚古观。
5、叶挺将军纪念园:叶挺将军纪念馆和叶挺故居,以及育英楼-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旧址,都在今天惠阳秋长周田村叶挺将军纪念园内。叶挺故居毗邻叶挺将军纪念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惠州目前惟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惠州8个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红色文化成为大课堂
在第一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阶段,红色烽火遍布惠州大地,留下了一批铭记红色历史的纪念馆、烈士纪念建筑物、革命战争中重要战役和战斗纪念设施等。梳理惠州市现有的20个市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含省级4个、国家级1个),记者发现,有关红色烽火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8个,分别为惠东高潭苏维埃政府旧址、中洞革命遗址、百丘田-平山三次农民起义遗址,罗浮山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东江纵队纪念馆,惠阳秋长叶挺将军纪念馆和叶挺故居、育英楼-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旧址,惠州丰山东江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
高潭中洞革命遗址——红军井。来源:东江时报
惠东高潭
中洞革命遗址有10多处
惠东县高潭镇是惠州最东面一个乡镇,是中国建立最早的区级苏维埃政权所在地,是“东江红都”,也是惠州经典的红色旅游路线。
惠东县委党史研究室提供的资料显示,高潭镇有革命旧(遗)址27处,战斗旧(遗)址1处,纪念设施7处、名人故居5处,每一处都记录着一段峥嵘岁月。
高潭镇中洞革命遗址位于海(丰)陆(丰)惠(阳)紫(金)五(华)5县边界的接合部。早在1924年,经“农民运动大王”澎湃派人组织发动,中洞村成立了农会的自卫队。1926年中洞村成立了两个党支部,有22个党员,并建立了共青团。
高潭中洞革命遗址——百庆楼。来源:东江时报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洞人民在中共广东区委和东江特委领导下积极参加了东江三次武装起义。10月,南昌起义余部1200多人进入中洞并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红二师)。中洞设立了红军医院、兵工厂、军装厂、印刷厂、电话所等,成为东江地区武装斗争的指挥中心。
1928年1月,广州起义军余部改编的红四师抵达东江与红二师会合时,途经高潭中洞,中洞村组织了大量物资和派人接应,并全力接收伤员。从3月开始,中洞人民与海陆惠紫人民、红军一起,抗击国民党数万军队的进犯,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反“围剿”斗争。
1929年9月,红十一师四十九团成立,坚持以中洞为中心恢复和发展根据地。1931年5月,红军独立第二师在中洞成立。1933年由于国民党军阀的疯狂“围剿”和党内肃反扩大化,中洞革命根据地受到严重摧残,革命逐渐转入低潮。1946年东纵北辙,中洞党组织与上级失去联系,1948年得到恢复。
在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中,中洞人民为中国革命付出巨大代价,作出重大贡献。仅1928年-1933年被敌人杀害的有700余人,绝户160户。中洞人民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部光辉的革命斗争历史。
中洞革命遗址有百庆楼、百祥楼、红军井、兵工厂、俱乐部、红军医院、炮台、军装厂、练兵场等10多处遗址。遗址于2002年大规模修复后,接待能力大幅增强,已成为惠东县乃至惠州市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高潭苏维埃政府旧址。来源:东江时报
高潭苏维埃政府旧址为罗氏宗祠
见证中国建立最早的区级苏维埃政权的高潭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高潭镇黄洲村黄坑村民小组,原为高潭罗氏宗祠,是仿清末建筑,上三间下三间两头横屋的砖瓦结构,祠内8条石柱顶两架梁把上三间连成一体,建筑面积200平方米。
据相关史料记载,1927年,为巩固取得的革命成果,高潭人民在中共东江特委和东江革命委员会领导下,迅速进行苏维埃政权创建工作。
1927年11月11日,高潭圩召开近万人大会,庄严宣告高潭区苏维埃政府成立。会议前,隆重纪念俄国十月革命10周年,并把高潭圩的两条老街分别命名马克思街和列宁街。会议讨论通过了《没收分配土地》《镇压反革命》《铲除封建势力》《取消苛捐杂税》《妇女解放问题》《严禁盗贼和禁绝烟赌》《改良工人农民士兵生活》等决议案。高潭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在罗氏宗祠挂牌办公,至1928年3月初敌人进犯高潭圩时,搬进杨梅水、中洞等地,一直坚持到1933年夏。高潭区苏维埃在惨烈的白色恐怖中,领导群众坚持斗争长达7年之久。
惠东县委党史研究室相关负责人介绍,1980年,罗氏宗祠由祠裔集资重修,1987年10月,被惠东县人民政府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6月6日被确定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冲虚古观)。来源:东江时报
博罗罗浮山
东纵司令部进驻罗浮山
1943年12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整合过往的游击力量正式成立,成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东东江地区创建和领导的一支抗日军队,也是开辟华南敌后战场、坚持华南抗战的主力部队之一。
1944年8月,中共广东省临时工作委员会和东江军政委员会在广东大鹏半岛召开联席会议,决定东江纵队在巩固和发展惠东宝抗日根据地的基础上,集中主力向北挺进,创建罗浮山以北,翁源以南,东江、北江之间的抗日根据地,同时积极组织力量向东发展,创建东江、韩江之间的抗日根据地,全面开展东江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随着东江纵队不断发展壮大,1945年5月,中共广东省临时工作委员会领导机关和东江纵队司令部、政治部以及后勤机关先后进入罗浮山,司令部设在罗浮山朱明洞冲虚古观,政治部设在白鹤古观。东江纵队领导抵达罗浮山后,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革命火种在罗浮山一带点燃。罗浮山成为华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指挥中心。
1945年7月6-22日,中共广东省临时工作委员会在冲虚古观召开干部扩大会议,传达了党的“七大”精神和中央关于华南战略方针的指示,总结了抗战以来广东党组织的经验教训。这次会议是广东党组织历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史称“罗浮山会议”。会议一致通过了几项重要决议,如撤销中共广东省临时工作委员会和东江军政委员会,成立中共广东区委员会;迅速北上,创立战略根据地;大力发展党员,扩大主力军,巩固民主政权,积极领导人民群众进行自发性的武装斗争,开展华南民主运动等。
东江纵队纪念馆里展示的《前进报》印刷机。来源:东江时报
东江纵队纪念馆遥接历史
罗浮山一度成为中共在华南的“红色心脏”和抗日中心。2003年12月,东江纵队纪念馆在罗浮山建成开馆。
东江纵队纪念馆三面环山,前面是白莲湖,右侧不远处为东纵司令部旧址冲虚古观。该纪念馆占地面积5584平方米,其中建面3300平方米,设“序幕厅”“陈列厅”“英烈厅”“影视厅”等4展示厅,以及3条长60多米、宽3米参观走廊。值得一提的是,馆内展示了500多幅真实的历史照片,陈列了98件文物(主要是东纵战士生活用具)以及缴获的武器,东江纵队、粤赣湘边纵队当年出示的布告等。
2014年9月,国务院公布第一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东江纵队纪念馆被纳入其中。当时因全省仅两处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入选,东江纵队纪念馆受到省内多批媒体记者的探访和关注。
“来罗浮山景区参观的游客,10个人至少有8个会进东江纵队纪念馆参观。”罗浮山风景名胜区游客中心主任、东江纵队纪念馆馆长曾庆香介绍,近年来,东江纵队纪念馆参观人数逐年上升,红色旅游越来越受游客青睐。例如很多家长节假日带着小孩前来了解东纵历史。截至2015年底,开馆以来共接待参观人数约2210万人次,其中未成年人约1200万人次。
据悉,已有近60个单位或团体把东江纵队纪念馆定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目前正在申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曾庆香介绍,东江纵队纪念馆取得显著的社会教育效果,纪念馆也会安排道德讲堂、邀请老战士讲述抗战经历等活动,发挥纪念馆作用。
叶挺故居。来源:东江时报
惠阳秋长
叶挺故居为“国保”单位
叶挺将军纪念馆和叶挺故居,以及育英楼-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旧址,都在今天惠阳秋长周田村叶挺将军纪念园内。
叶挺将军纪念馆原来在淡水叶挺中路,是1986年经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建立的。在1991年9月10日,叶挺诞辰95周年之际开馆,展示叶挺将军爱国为民的戎马一生。
叶挺故居毗邻叶挺将军纪念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惠州目前惟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叶挺故居是叶挺祖父叶沛林1884年所建,是一幢规模较小的客家围屋。1980年7月1日经维修后对外开放。2003年5月故居门前建2000平方米叶挺故居广场,广场中央竖立一座叶挺铜像。
叶挺将军纪念馆展厅一景。来源:东江时报
2011年9月10日,叶挺将军诞辰115周年之际,叶挺将军纪念园建成对外开放,由“一轴、二水、三广场、六景区、二十四景点”组成,含叶挺故居、腾云学堂、读书亭、练武堂、育英楼、会水楼、聚源堂、古井等历史建筑和叶挺将军纪念馆、纪念广场、叶挺铜像、牌坊、碑林、广场、农田、果园、山林、溪流、湖泊等。也就是说,叶挺将军纪念馆新馆、叶挺故居以及育英楼,都在该纪念园内。
育英楼-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旧址。来源:东江时报
育英楼是东纵摇篮
叶挺故居后面有座独立式客家民居,白墙灰瓦,门额题“育英楼”。育英楼是极其普通的一所客家民居,但又是一座不普通的房子。它是叶挺将军的胞弟叶辅平故居,它还是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旧址。
1938年10月12日,日本侵略军在大亚湾登陆,开始了对广东陆地的侵略。1938年12月2日,在惠阳秋长周田村育英楼,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成立,曾生任总队长,周伯明任政治委员,郑晋任副总队长兼参谋长,在惠阳、宝安沿海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与东宝惠人民抗日游击大队(1939年1月成立,由王作尧任大队长)两支队伍在东江流域开展抗日活动,先后收复淡水、葵涌、沙鱼涌和宝安县城南头等地,在淡水建立东江流域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特别是收复葵涌、沙鱼涌,恢复了内地与香港、南洋的重要交通口岸。
1940年9日,这两支队伍整编成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1943年12月又编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在广东乃至中国的抗战史上书写浓重一笔。惠阳党史部门如此评价育英楼,它是惠阳地区抗日战争代表性建筑,为研究惠阳地区抗日战争史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实物资料。
百丘田-平山三次农民起义遗址
惠东平山百丘田村位于惠东县城南郊高耸连绵的樟山脚下。1927年“四·一二”大屠杀以后,国民党军队在惠州“清党”。在中共东江特委和惠州地委指挥下,何友逖、朱观喜领导下的平山区农军爆发了3次平山武装起义,而百丘田是总指挥部所在地。抗日战争时期,百丘田建立了东江纵队交通站;解放战争时期,百丘田又建立了情报站。
前些年,为纪念平山起义,缅怀先辈功绩,惠东县在百丘田建立了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开辟了百丘田革命历史展览长廊,塑立了东江农民运动的领导人之一朱观喜石像;修复了百丘田农会、交通站、情报站等旧址;开通了党员宣誓、农军活动、物资储藏山洞等10多个革命活动纪念景点。
丰山东江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来源:东江时报
丰山纪念碑铭记先烈功绩
1984年,中共惠阳地委、惠阳地区行署为纪念红军战士、东江纵队等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在市区西湖丰山建立了东江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用长方形花岗石砌成,碑身高16.7米、宽1.8米、底座宽6.4米。碑的正面镌刻着聂荣臻手书的碑名。碑座正面镶嵌着铜铸碑文,讲述东江地区革命斗争历史;碑座其余三面是铜铸的梅花、苍松、红棉图案,象征着革命烈士的崇高品质和革命情操。东江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是公园的主要建筑物,是省级重点保护烈士纪念建筑物,也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东江时报记者候县军)
来源于中国文明网网页链接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风俗人文网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